许多人都记得《永不瞑目》里悲欣交加的肖童,在欧阳兰兰(袁立饰)和欧庆春(苏瑾饰)之间,在爱与义之间,阳光帅气的新晋小生陆毅一下子坐到一个最适合的位子,他就红了。
上海戏剧学院1995级表演系毕业的陆毅有过“资深”的童星经历:1981到1994年间曾拍过《泉水叮咚》、《荒雪》、《第五梯队》、《毛毛和他的伙伴》、《匿名电话》、《第一诱惑》等多部电影,但在中国,真正能从童年走红到成年的明星却寥寥无几,有人说童星出身的演员大多演技不行,其实是因为凡童星走红的,绝对不需要什么演技,而可以一招鲜吃遍天,有的会哭有的会笑,只要长了一张可爱的小脸,就到哪儿都有人缘。但这也是曾经的许多童星最后只能当童星而无法长红下去的原因。
只有0.1%的童星有陆毅的幸运,可以在刚刚步入成年之后就遇到海岩、赵宝刚和《永不瞑目》。当然,还有一部分所谓的童星从少年长成青年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他们可以做明星的资本——形象,这在许多当年都相当走红的小女孩身上可以得到印证。但陆毅的幸运更在于,到《永不瞑目》时代,他的阳光帅气一时无出其右。所以,《永不瞑目》让陆毅获得巨大成功又看似浑然天成。
九十年代未期,是大众偶像的黄昏季节,陆毅抓住了偶像时代的一条小尾巴,他让以悬疑、畸情为特色的海岩剧一下子注入了旺盛的青春气息,而其实与陆毅演对手戏的苏瑾已经过了女人最妩媚、最妖娆的年龄,居然也被这股青春气所感染,《永不瞑目》之后有一段时间,苏瑾还曾成为电视剧界的一时之宠。
陆毅可能是四大天王没落之后最有港台偶像气质的内地明星,他的出现证明娱乐圈从来不会缺少对那种青春靓丽、一尘不染的青春偶像的欣赏,之前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直到现在,无论是海岩还是赵宝刚都曾发出过“找不到第二个陆毅”的感慨,又新鲜、又帅气、又乖。他们最知道陆毅本身的“材质”就可以作为一部剧集提前成功的保证,当然这也是他们眼中的陆毅现在的发展已经不甚理想的证明。
《永不瞑目》之后,很多人把《壮志雄心》和《浮华背后》作为陆毅演艺事业的第二个拐点,其实在此之前那部小成本制作的偶像剧《海洋馆的约会》同样是一部不能忽视的标志性剧集。沙颂编剧、凌云导演的这部剧集里,陆毅(饰杜伟)是一位海洋馆里的白马王子,与俗世俗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只向往简单的生活,梦想自己就是一只海豚,就是一条鱼,海洋馆就是他的生命,也常常为生命短暂而感叹。为抢救一只海豚的生命,跳水运动员罗刚不幸身亡,就此改变了海洋馆所有人的生活轨迹……这是一部在小众圈子里被久为传颂的剧集,剧中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陆毅让人联想到当时最红的另一部电视剧《流星花园》里的花泽类,在剧集后程,杜伟在爱情、友情、对动物的爱、爱人和被人爱的纠葛折磨中,再找不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一度悲观无奈,一度认为只有海豚和鱼才能理解他的心情之后,终于选择了真正的勇气和精彩,再次把爱奉献给人生……《海洋馆的约会》虽有明显的日韩偶像剧的痕迹,但它诉诸的主题如此新鲜和纯净,而陆毅本人和杜伟的形象又如此契合,也正应了那句话:非陆毅莫属。
《海洋馆的约会》之后,陆毅和中国的偶像剧都提前从青年步入中年。
热播于2000年前后的《少年包青天》系列曾让陆毅做了一把另类偶像,但在与周杰和邓超的“黑脸大PK.”中,其实陆毅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已经隐隐有迹象显示这位有着超级明星资质的阳光男孩未来的前途或许会受到演技和戏路的妨碍;2008年,陆毅和周杰合作的赵宝刚的另一部剧集《夜幕下的哈尔滨》播出,两代“少年包黑子”又成为戏中的一对好朋友——中国人王一民和日本人玉旨一郎,这时你才能真正领略时间对人的改变力量有多大。
或许是童年成名和青年成功都太顺了,陆毅事业攀上一个高峰之后接连遭遇到的都是艰难的演技挑战。唐季礼的《壮志雄心》想向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中国足球队致敬,想法是真诚的,但太过实在的路子,并没有让电视剧本身和主演得到太多的分。陆毅发挥的余地非常小,而受到的约束却非常大,陆毅想通过饰演一个中国球王来完成形象转型的用意落空了。但与此同时,陆毅在另一部电视剧《浮华背后》中饰演罗亮和方巍两个角色却能给人印象深刻。原因很简单,人们还是怀念《永不瞑目》的肖童。
作为新生代电视剧导演汪俊的早期作品,《浮华背后》的长处在于它有显著的风格,正如它的名字,华丽而大气,比海岩剧里的人物至少“级别”要高出许多,而且多了更复杂的商战戏和官场戏,在4个主演宋春丽、陆毅、袁立和孙红雷里,陆毅的戏份显然是最重的,以整容为界,他先后以罗亮和方巍两个形象现身,许多粉丝曾经为上唇一抹小胡子的成年版陆毅拍案叫好过,但很不幸,其他3位主演在这部剧里发挥得同样出色,尤其是陆毅死对头孙红雷所饰演的“坏人”高锦林,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似比一身正气的罗亮和方巍更吸引时代女粉丝;其实,出演《浮华背后》的陆毅的表演状态比之前的所有剧集都要好,但霸气十足的孙红雷正处在旺盛的上升期,其黑帮老大的派头无人出其右,这多少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陆毅的锋芒,也凸显陆毅戏路过窄,而那时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又开始特别“吃”多样化的路子。
其实,形象单一从此一直困扰着陆毅的星路,因为《永不瞑目》那种肖童形象与观众无限契合的机会已然过时了。对此,陆毅和他骨子里的那个肖童也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抗争”,比如在2003年出品的侯咏电影《茉莉花开》里,他与当时中国最红的女演员章子怡以及至尊影帝级人物姜文演对手戏。
片中的陆毅饰演的人物叫邹杰,是一个充满太多文艺气息的“水泥厂工人”,陆毅在这部电影里的不幸是邹杰在水泥厂工人和文艺气息方面都不够彻底,邹杰是莉(章子怡饰)的爱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后被沉沦的婚姻生活一路裹挟终至绝路,健康、敦厚、缺心眼、帅气,邹杰年轻时候的特质,这几乎就是陆毅本人留给观众的印象,而中年后邹杰的绝望、紧张、惶惑与泄气,在最需要阳刚的节骨眼上,邹杰的锋芒完全又被姜文的霸道所掩盖,正像《浮华背后》里的罗亮,好不上去又坏不彻底,让观众对人物本身的故事缺少足够的归属感。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青春偶像为艺术创作所做的努力,但总有孙红雷和姜文这样看似无需努力就力道十足的“戏霸”妨碍陆毅的“冲顶”。
不过,2004年前后,陆毅在电影上还算得上小有成绩,《情人结》和《七剑》的相继公映,一时间让陆毅成为多个电影颁奖礼的焦点,尤其是如《七剑》这样的质感粗犷的武侠大片给陆毅从偶像派向演技派进化提供了丰厚的基础,韩志邦这个角色充分展现了陆毅男人的一面,奈何,这次他又遇到了孙红雷。
据说,后来赵宝刚拍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本来也是想请孙红雷饰演男一号王一民,但最终被形象更帅气的陆毅抢走,不过在陆毅与孙红雷合作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像雾像雨又像风》、《浮华背后》以及《七剑》),却一直是丑男孙红雷抢了帅哥陆毅的戏。
可见,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在影视剧流行理念里,丑男当道帅哥借过才是大势所趋。许多人只简单地以“演技输人”诠释陆毅在30岁左右遭遇的温吞境况,却看不到大势的需要才是这种“浮华背后”最重要的因素,而陆毅为适应之做出的不懈努力理应得到肯定。
直到《夜幕下的哈尔滨》在2008年开播,人们还是通过几十年前发生在“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的谍战故事再次对陆毅寄托起了希望。
陆毅在《夜幕下的哈尔滨》里的成功有点儿像刘德华35岁之后的不老神话,他们都不再刻意追求改变造型和作派,而是立意让自己专属的风格和资质表现得更强烈,坦白地说《夜幕下的哈尔滨》里王一民的帅与酷超过了第一版电视剧,也超过了同期同题材作品如柳云龙主演的《功勋》(同样发生在哈尔滨,同样和李小冉搭挡,同样是红色间谍剧,有些情节甚至来自一个哈尔滨的知名场景里),因为有了赵宝刚担纲导演和CCTV第一套节目的压倒性播出,陆毅显然一时之间成了最帅气的哈尔滨英雄代言人。
看过这个剧,才觉得对一个演员来说,能不能演一个讨好风气的角色并非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个让自己的风格得到充分发挥的角色。更幸运的是,这次玉旨一郎由周杰饰演,而不是孙红雷。
如果不能从积极性的角度看待陆毅在2006年30岁之后演艺生涯的进化,或者也很难判断其后演艺前途的走向,就像刚刚于CCTV第一套节目的黄金时间播出的《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陆毅饰演了一个表面上性格单一其实内心复杂的房地产老板周晋,有人武断地认为周晋不过是赵宝刚的另一部剧集《奋斗》里房地产大亨“富爸爸”除志森的年轻版,或者本剧过于华丽灿烂的青春气息冲抵了它本来艰深隐含的救赎主题,但我相信看过全剧的观众还是能对周晋留下深刻印象的。
曾经失手犯罪的周晋身上有罗亮、方巍(《浮华背后》)和肖童(《永不瞑目》)的影子,在这部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愤青口号的剧集里,沉静成熟的周晋反倒被突出出来,至少他没有因此剧失去从前的粉丝,而且为自己今后的演艺生涯开拓了更宽的一条路。
《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周晋,让人想到了另一个艺术形象,电影《高山下花环》里的赵蒙生——饰演他们的两个演员陆毅和唐国强有许多相似之处。
赵蒙生是让唐国强开始摆脱“奶油小生”标签的重要作品,而周晋或者王一民也是让陆毅完全从10年前的偶像派脱身的借体,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巧合是,与唐国强九十年代初凭借《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举翻身一样,正在投身拍摄高希希的史诗电视剧新《三国》的陆毅看似也可能凭此完全翻过身来。
虽然新《三国》中的角色强化了曹操的作用,但中国观众对诸葛亮的传统崇拜仍然是推动陆毅作为新《三国》第一主角出现的最大力量,不管是爱陆毅还是爱诸葛亮,只要饰演者的演出不出大的问题,人们一定会在这个新角色身上找到更多的归属感,何况还有新《三国》的导演高希希出色的控制力为他做依托。
大悲大喜是一种人生,大起大伏是一种精彩。肖童之后,陆毅的演艺之路一直浮动于这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边缘而显得温吞,这就需要他有足够的定力,于巅峰上不张狂,于谷底里不绝望,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