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最嗲的一条路!上海宁150年都逛不够!10元刷到饱瘫

2019-08-11   上海去哪儿吃

说起上海的马路,

有一条路听起来毫不起眼,

它被南京路人广豫园外滩重重包围,

闹中取静,不显山不露水,

却像大家闺秀一样,在百年烟尘中,

散发着独有的馨香。

它的名字叫汉口路

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00米

屈指算来,竟已存在150多年

却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

它被称为报业街、海关街、金融街、隐居街…

一个个名字,见证着它丰富的过往。

申报馆、海关大楼、亚洲大厦……

一幢幢响当当的百年建筑,

处处皆历史,满目皆柔情。

如今,它还是响当当的美食街,

坐拥黄浦区C位,堪称美食中心

老牌西点、小笼包、牛蛙面、炸猪排、

熏鱼、红烧肉、酱鸭等浓油赤酱本帮菜…

最低仅需10元,一键就能打卡!

让我们一起走近,品读它的传奇…

1

曾是享誉内外的“报业街”新闻发源地,瞭望世界的窗口

申 报 馆

汉口路309号

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上海人都知道,这条路上,驻扎着旧上海最负盛名的一份报纸——申报。这份报纸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被视作“百科全书”般的存在。

曾经的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东侧是新闻报馆,西侧是申报馆,上海滩“报业街”的中心地带,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地!

据上海老一辈回忆:

鼎盛时期的汉口路,曾开出数十家报馆,见证一代报业的传奇。

每天大清早,这里报贩云集,成捆的报纸从各大报馆运出,多少新闻都是从这里走出!

从各栋楼里运出的报纸,或车拉,或肩扛,或手提,把这一片区挤得水泄不通,甚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煞是热闹……

为此,它也被定义为:瞭望世界的窗口!可见,上海在历史上始终得风气之先,绝对不是吹的。

如今的申报大楼,“申报馆”三字依然存在。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736㎡,实打实的优秀建筑。申报馆外墙面,门楣、窗檐、壁柱,精美的雕花像是历史的烙印。

解放大厦

汉口路300号

申报馆斜对面,就是解放日报的老根据地,几十层的写字楼矗立云端。站在楼下仰望,整栋楼依然高耸如云,能窥见当年的雄壮。

2

曾是振聋发聩的钱庄街

上海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短短汉口路,洋行、银行林立,

同样是上海最重要的钱庄一条街。

大清银行旧址

汉口路50号

中国银行创始地和发源地!过去,这里曾是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此宣告成立。

这栋大楼建造于1908年,通和洋行设计,典型的巴洛克特征。后又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产物保险公司使用。

如今,修缮后的大楼外立面呈大气的中国红,古典优雅,刚柔并济,是外滩建筑群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全国各地的游客、抖音小红书网红小姐姐,都以此为背景,争相打卡!

中南银行大楼

汉口路110号

汉口路110号的中南大楼,原名中南银行,因由中国金融、工商界人士和南洋华侨合营,因此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经典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和大清银行、中国银行的名号比起来,中南银行的名气相对小一些。公私合营后被被收归国有,如今,这栋楼已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并由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租用。浑厚的钢筋混泥大柱子,撑起傲然风骨,总得仰视一番。

浙江银行大楼

汉口路151

解放前,这里曾是浙江第一商业银行所在地。1909年,浙江的官银号改组成浙江银行,总行设在杭州。次年在沪开设上海分行。

建筑同样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厅的地坪是用水磨石铺就,朴实简洁的外墙上,采用横线条处理方式,将建筑衬托得更加高大挺拔。

大楼目前是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的部门使用,其余楼层由华东建筑设计院使用。

3

曾是肃然起敬海关街

钟声悠远响彻黄浦江

海关大楼

汉口路11号

汉口路上老建筑众多,许多往事,都淹没在建筑群中。站在汉口路外滩,海关钟声悠扬响起,令人不得不对这栋雄伟的海关大楼肃然起敬。

海关大楼,前身为“江海关大厦”,1925年12月15日奠基,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工程历时两年,当时共耗去白银90万两。

这座足有十层楼高的庞然大钟,在英国制成后运到上海组装,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钟,和伦敦大本钟齐名。

钟楼的四个钟面,足足有3层高,由100多块大小不一的乳白玻璃拼揍而成。或远观或近看,都是独一处的风景。1928年元旦,海关大钟敲响第一声!从此成为“报刻钟”,每隔一刻钟,钟锤奏响,飘荡黄浦江。

4

曾是风韵隐居街

无数名人在此留下足迹

扬子精品酒店

汉口路740号

原名扬子饭店,有着“远东第三大饭店”的美誉,地理位置也很好,人广地铁站出来就到了。

阮玲玉、蝴蝶、徐来等演艺界名星,都曾在扬子舞厅留下其倩影,“银嗓子”姚莉更是因那首《玫瑰玫瑰我爱你》一举成名,由此传唱。十里洋场,夜夜笙歌,老上海的纸醉金迷沉醉在了歌声里,抒情浪漫,充满诗意。

见证过上海滩的纸醉金迷,也经过了岁月洗礼,如果你想隐居汉口路,这里就会是不二之选。

楼下就是上海扬子精品酒店餐饮部,外观十分气派,在落地窗内小坐,看窗外人来人往,感受老上海风情,别有风味。

外滩花园酒店

汉口路200号

超有风情的花园式洋房,建于1928年,同样是优秀建筑,里面有大块的草坪,超级适合劈情操,每次路过都感觉特别神秘。

窗套、入口、墙面装饰,都是典型的哥特建筑风格,每个细节,都尽显尊贵高雅。

5

今是哈嗲“美食

老上海米道鳞次栉比

鲜奶小方、申报咖啡

老上海人最爱的汤包

浓油赤酱三玛璐本帮菜

与外滩比肩的啤酒馆

短短1500米汉口路

可以从头吃到尾……

红宝石

所有上海囡囡的甜蜜记忆汉口路613号

几乎要被踏破门槛的红宝石,并不是什么新晋网红,而是几十年火爆如一日,稳稳占据魔都甜品界C位!

这块奶油小方,魔菌敢说,几乎每一位上海小囡都吃过!很多80后童年的早饭、午后点心乃至生日,吃的都是它!

香滑软绵,质感娇嫩,还有纯纯的奶香,甜蜜了多少弄堂小朋友!

三玛璐酒楼

爷爷辈的老字号

汉口路413号

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本帮小馆,怕是上海三代人的集体回忆。

烧的都是最地道的本帮菜,全上海最好吃的小排、酒香草头、锡纸鲈鱼、毛蟹炒年糕、酱鸭酒酿圆子……光念这些名字口水都要喷涌而出!

整店装修也是怀旧的老上海风格,仿佛让人至身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切都是老旧的,令人回味的。

老盛兴汤包馆

10块钱就能吃得色色一一

汉口路与山东中路交叉口(申报馆门口)

说到老盛兴汤包馆,上海人绝对不会陌生,家门口可能就有一家。每到饭点必是人人人人,价格实惠,20块钱能吃到撑。

汤包米道嗲得来,10元/笼,皮薄汤鲜,每次吃都耐不住性子,不知道被烫了多少回,吃完却是大满足!

里面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深得老上海人的青睐,2400w人实名认证的小辰光米道。

哈灵牛蛙面

1碗面够2个囡囡吃到撑

汉口路619号

源自1987年的哈灵面馆,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凭着一碗招牌牛蛙面撩翻了一波又一波人的胃。现炒牛蛙米道嗲,一碗面足足放了4只牛蛙,客人们都夸“米道哈灵”,由此得名。

惊喜是汤头里面还加入了咖喱做底,难怪味道那么嗲!加上面条劲道,吃过一次的人总会一次次又回过头来吃。

再加上一份超嗲的炸猪排,赛过活神神!据店里小哥说,光是炸猪排,一天就能卖上几百份。

王宝和大酒店

上海吃蟹胜地,惊喜连连

汉口路613号

作为老上海的经典酒楼,王宝和如今依然是金碧辉煌的既视感,作为沪上的吃蟹圣地,绝对值得一提!

酒店二楼是王宝和上海餐厅,夏天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了小龙虾自助,258元/位的性价比实在是高了,各种口味的小龙虾统统都有!最嗲的当属熟醉小龙虾,绝对惊艳!

the press

开在101岁申报馆里的餐厅

汉口路309号

餐具上依然保留着“申报馆”字样,菜单也是复古报纸风格!每个细节,都是对历史的致敬与缅怀。

这里的披萨、汉堡、玫瑰腐乳芝士蛋糕、沙拉、冰18g拿铁……一顿饭的时光,回到峥嵘年代。

二楼还“藏”着5层楼高的天井,丝绒幕布后暗藏的中庭小酒馆,别有洞天!

1886汽车主题德国餐厅

距离外滩最近的汽车主题餐厅

汉口路11号

矗立在外滩超炫酷的1886汽车主题德国餐厅,与外滩的雄伟建筑相得益彰。正如店铺的名称,为了缅怀世界第一辆汽车在1886年的德国产生。餐厅专业做德国料理,能品尝到正宗德式口味。

门外的啤酒源源不断散发“仙气”,像是在召唤来来往往的游客,喝酒、看比赛、吃肉的最佳选择。

网红美食扎堆

此外,各路网红美食扎堆。米其林餐厅Epices & Foie Gras、luckin coffee、平成屋、MINT酒吧……占领整条路,三步五步就能遇见惊喜!

6

最具人情观光

百年马路处处是故事

上海租界里,

汉口路是最早用中国地名命名的马路之一。

那时候南京路叫大马路,

而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

则被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

汉口路即“三马路”,有和南京路别苗头之势。

这也是全上海最有底蕴的马路之一,

百年建筑星罗棋布,三步五步,

串起百年上海的沧桑历史!

云南中路、广西北路、浙江中路、

湖北路、山西南路、山东中路、

江西中路、四川中路、中山东一路……

这些马路与汉口路交织连成片,

成为黄浦区的核心文化腹地。

路与路相连,故事与故事交融……

公共租界工局部

汉口路193号

整条路上最经典的,当属这座花岗岩石外墙的回形城堡式大楼——公共租界工部局。近代上海发展史,很难绕开那段租界岁月。

这里曾见证上海历史的交替时刻,后来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现仍为上海市许多市级机关使用。

这栋大楼始建于1913年,1921年竣工,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南、东、北几个立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风格。而且4个角都采用凹进方式,这种在整个上海都独树一帜!

沐恩堂

汉口路766号

就在人民广场正对面,远远地就能看到塔尖上的霓虹灯十字架,高度足足5米。身处繁华魔都,心浮气躁时,看到十字架,心也静了。

走近还有郁郁葱葱的梧桐相互掩映,路过仿佛都在沐浴林荫,身心也得到庇佑。

沐恩堂外观属于哥特式风格,外墙以凹凸深褐色面砖块铺设,古朴又神秘。里面还可以免费参观,内有可容纳1000余人的礼堂及音乐室,建成后被称为“雄伟建筑,居全国各堂之首”。

汇金大厦

汉口路515号

如今已是一栋写字楼,

海拔高到依然需要仰望!

里面的租户既有本地企业,也有跨国企业,

并且大多数跨国公司。

只是7位数的房价,让人瑟瑟发抖。

中福城

汉口路689号

中福城原名东方城,

一幢民国时代留下来的老楼,

楼下曾开出许多餐馆,

很多人路过此地,

都要点上一碗鳝丝面、一份蛋炒饭,

再加一瓶力波啤酒,

咕嘟咕嘟灌下,才心满意足离开。

| 每座老房子都是一段故事 |

一条汉口路,

也分布着许许多多居民楼,

世世代代上海人在这里出生、长大!

前一秒还是法式建筑,宛如置身欧洲,

后一秒就能看见“烟!杂!店!”

随意走进路边一个小弄堂,

便能意外地发现它内里的温情:

每一根栏杆、每一寸篱墙,

全都散发着岁月幽幽的光芒。

如今这些已经褪色的名字,

都像是一个个符号,

定格童年记忆……

小区楼下就是小卖部,

各种小零食都能买得到!

花光了小时候攒的零花钱!

一支雪糕、一瓶汽水,

就能让红领巾小朋友开心一下午!

没准在某一个拐角处,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平行时间里,

也曾有名人在此驻足停留!

从赫德、杜威、罗素、爱因斯坦,

到鲁迅、胡适、柔石、阮玲玉、张爱玲……

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竟让人莫名感到欣喜。

尽管路上人来人往,

尽管汽车呼啸而过,

在“快节奏”的繁华上海,

还有这样的宁静之所,

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

在历史中寻找“诗和远方”。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

汉口路已经不是过去的那条汉口路了。

新旺茶餐厅搬到了马路对面,

曾经楚楚园的位置上,

主人不知道换了几波,

许多地方又在重新翻修……

就像满墙的爬山虎,

寂静无声,默默守候,

用时间丈量历史的厚重。

见证几多风光璀璨,

目睹几多沧桑变幻……

汉口路

地址:汉口路(人民广场-外滩)

时间:全天

编辑 / 爬格子小姐

设计 / 工具人小宋

摄影 / 鱼面酱

商务合作 / 蚂蚁

微信:shlm001 电话:1316638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