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印度人的观感从何而来?

2019-08-10   名字很唬人

我其实一直挺好奇,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嘲笑印度人。

按理说,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七,人口数量排名世界第二,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五,并且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军事力量排名世界第四,照数据来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界强国。

然而,很多中国人提起印度人,都喜欢称其为印度阿三。印度给中国人的印象恐怕就是脏乱差,等级制度森严,强奸之国;印度人给中国人的印象估计无非是愚昧、落后、吃拉都用手、不讲卫生、爱吃咖喱、喜欢扒火车……

中国人喜欢调侃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而印度人都“开挂”了!当然了,这绝对不是夸他们,这个“神奇”、“开挂” 的真实意思,其实是说印度人痴迷宗教,每天神神叨叨的;生活习惯特别原始落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方面的习惯都让人瞠目结舌;思维方式也很新奇,充满了阿Q精神,很喜欢意淫,好像什么烦恼跳个舞就解决了……

如果说老百姓对于印度人的“偏见”还情有可原,毕竟都是没去过印度普通人,看事情难免受到呆板的主观印象影响,没那么清楚、客观、现实、理性,那么局座对于印度的嘲讽那就是权威的、公然的、赤裸裸的了。

​如果你喜欢看军事节目,就肯定知道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战略忽悠局局长”的军事专家张召忠老师了。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对于印度军事全方位360度立体无死角的无情嘲讽。

张老师说起印度造航母并首次试船下水:“占着茅坑不拉屎”、“顾头不顾腚”、“三哥就是这么一个国家,黏黏糊糊、腻腻歪歪,哎呀”……

张老师说起印度飞机事故频发:“这么一个国家,什么都喜欢凑合”、“厕所都不造,农业部长当街撒尿”、“就是再好的东西给他,他也摔”……

张老师说起中印对峙:“印度有自知之明不会真打起来”、“你老跟我们比,能比吗?”……

张老师说起印度……好吧,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估计一天也说不完,总之一句话,张老师特别“真诚”的看不起印度,总是一本正经的研究、评论印度,然后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一个笑话故事会,就连教育中国年轻人,也是告诫大家:”我说你们别整天发牢骚讲怪话,你到印度去一趟,回来就老实了。“

为什么中国从上至下,都对我们的邻居印度充满嘲讽呢?

1、文化差异巨大。

印度文化,无论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还是和西方现代文明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而且印度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似乎特别执着,至今依然保留着很多在当今时代看来特别原始、落后的文化和习俗,显得很不开化。

这种差异性和不开化,让印度显得特别格格不入,相信不只是中国,西方国家对于印度的观感也不会高级到哪里去。

2、印度人喜欢吹牛。

印度人喜欢吹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你研究过印度的历史,就发现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神奇史,甚至像是一本神话故事汇。

印度人不喜欢记载具体内容,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过程、参与者的数量等等具体的史实,而是喜欢把一个真实的事件变成神话故事,夸夸其谈,充满了玄幻风格、浪漫主义、个人英雄色彩……

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就是印度人喜欢意淫,而且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算是一个传承悠久的光荣传统了。

这种吹牛的人,如果自身水平不过硬,迎来众人的嘲讽也是理所当然、人之常情的事情。

3、中印关系不太和谐。

从历史上来看,同为两个东方古老的大国,领土又有交界,会磕磕碰碰发生些邻里间的龌蹉是在所难免的。

从当今世界关系来看,印度总把中国作为自己未来的假想敌,也是可以理解的。

比起中国人对于印度的嘲讽,其实印度人更加不友好,他们对于中国的观感可以用敌视甚至仇视来形容。

对于两个成见颇深并且矛盾重重的国家和民族来说,老百姓甚至社会之间产生一些负面观感和情绪也是难免的。

由于目前中国强印度弱,这种负面观感和情绪就表现为中国嘲笑印度,印度敌视中国。

4、中国比起印度来说显得更有骨气。

我相信,这才是中国人总是嘲讽印度人的关键原因。

不知道是不是当年作为殖民地被英国人奴化太久的缘故,印度人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国际关系中,总是扮演一个“依赖者”。

与中国这个“愣头青”不同,印度似乎在强者面前很会做人。

中国追求平等尊重、独立自主,所以在外交上经常和强者对抗,与弱者为善,我们曾经和苏联、美国都对峙过,但是竭尽全力给予亚非拉国家很多帮助;而印度似乎刚好相反,与强大的西方世界关系融洽,甚至可以说左右逢源,居然能同时和美国、俄罗斯购买到先进武器,但是在亚洲却觉得自己是老大,碰到谁都牛哄哄的,根本不服输。

在“倔强”的中国人看来,印度的表现实在有点“谄媚”,而且印度的想法和做法既幼稚又愚蠢,有点“冤大头”和“二百五”,他们对于自己的评判和预期完全是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其实,我觉得最看不起印度的还是西方世界,毕竟,西方世界愿意各种提携他,甚至能够毫无提防的卖武器给他,恐怕在内心深处也是觉得这样的国家翻不起什么风浪,无法成长为自己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