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诚和奉献为新中国庆生

2019-10-05     中国消防

庄严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当10月1日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门地区支队的消防指战员结束了夜间勤务,短暂休息后,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这一天,新中国迎来70华诞。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举行“国之盛典”,以阅兵仪式、群众游行、联欢活动,为祖国庆生。这一天,从东方既白到夜幕低垂,“蓝朋友”们坚守岗位,以忠诚和奉献表达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24小时坚守只为万无一失

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天安

6时许,国家博物馆门前的柳树随风摇曳,停在一旁的红色消防车十分醒目。消防车旁边放着折叠板凳和5具灭火器。这是天安门地区唯一的常态24小时执勤点,也是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中唯一实行24小时执勤的力量。天安门地区支队国博消防站政治指导员田磊带队负责10月1日这天的24小时勤务,主要任务是广场东侧路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突发情况的处置。

一大早,田磊带领其他4名消防指战员检查完车辆设备,精神抖擞地在消防车前整队。

“向右看齐!”

队伍齐刷刷地往右看。

“报数!”

“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的报数声依次响起。

“24小时坚守,全力确保万无一失!”田磊做完战前动员,入列与大家一起站岗执勤。

“我们前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国庆节当天不发生突发情况,即便发生突发情况也能秒级响应、立刻处置。能亲眼看到国庆盛典圆满落幕,我们付出的一切都值了!”1日晚的联欢活动结束后,田磊说。

“红飘带”里的守护者

消防指战员在巡查风险隐患 郑佳宇 摄

天安门广场上,东西两条大型“红飘带”庄重、灵动。每条“红飘带”上都有两块电子大屏,播放着庆祝影片,很多群众在“红飘带”附近合影留念。

6时30分左右,在西侧“红飘带”内部,天安门地区支队的苏大鹏正在进行巡检。“两块电子大屏的电线电路和接口开关、操作室都是检查的重点。”苏大鹏一边介绍一边拿起操作室的灭火器,认真检查之后又继续进行下一项检查。

“红飘带”有16米高,内部共有6层,各种金属板架交错,犹如蜘蛛网一般复杂。记者进入其中一层,从门口穿行到一块电子大屏处,便觉得气喘吁吁,一路上还遇到不少“陷阱”,如松动的金属板、高低不平的台子。而苏大鹏他们每两小时就要对“红飘带”内部巡检一次。这样的巡检力度和频次,从“红飘带”开工建设起就如此了。此外,天安门地区支队防火处人员每天至少要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防火和救火力量如此密集检查巡查,为的是确保万无一失。”天安门地区支队防火处的马冀昆说,“防为上,救次之,天安门地区连烟都不能冒,我们必须把防和救的各项工作做到极致。”

做好为人民服务各项工作

10月1日这天,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观礼台上方巨大的“国庆”“1949”“2019”立体字样分外醒目。

7时许,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升旗台间的红毯上,国旗护卫队正在巡逻。他们正气凛然的英姿、整齐划一的动作,吸引了很多游客拍照留念。

此时,天安门地区支队负责广场东临观礼台区域的商宏运和周择振,正在巡检风险隐患。“请问西临观礼台怎么走?”一位大爷向他们问道。“您好,西临观礼台需要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绕过去,直行就是了。”商宏运答。执勤时,消防指战员不仅负责防范风险、消除隐患,还要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

提前对树木浇水湿化

消防指战员对树木进行湿化处理 刘畅 摄

“16时集合,到毛主席纪念堂对树木进行湿化,提前将车辆和水带准备好。”1日13时许,天安门地区支队故宫特勤中队中队长刘海双刚下勤,便通过对讲机安排起了下午的工作。

为什么要给树木湿化呢?刘海双介绍:“晚上的联欢活动有烟花表演,毛主席纪念堂南侧北侧都有烟花发射装置,而纪念堂内和周边绿植多为易燃的松树和柏树,得提前对树木进行浇水湿化,降低风险。”

确保烟花表演期间的消防安全是一场硬仗,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非常重视,专门从平谷区支队和丰台区支队调派2台消防车、10名指战员,由他们驻扎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南角和东北角,对内侧进行守护。刘海双则带领3台消防车、10名指战员负责毛主席纪念堂东侧道路的守护任务。

16时整,刘海双带领马民昌、刘畅等人准时到毛主席纪念堂,与平谷区支队和丰台区支队一起对树木进行湿化。

记者注意到,秋季天干气燥,纪念堂外围的松柏树的一些树枝已经干枯,用手指轻轻一捏就碎了。“这样的树枝,一旦有未燃尽的烟花掉落,就很容易燃烧。”刘海双说。

消防指战员们利用消火栓和消防车的水源,操作水带对树木进行湿化。他们将水打得比树木稍微高一些,让水珠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湿化要讲究技巧,对高大茂密的树木,直接将水喷上去很难彻底浇透,我们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对比较低的树木,就用开花水枪进行湿化。”刘海双解释。

毛主席纪念堂内和周边有大大小小共计180多棵树,完全湿化一遍需要1个多小时。而他们需要在开始前进行四次的湿化作业,并根据当天的风向对重点区域增加湿化次数。

正阳门前的巡查

消防指战员对垃圾桶进行湿化处理 张楠 摄

在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之间的道路上,设置有5组烟花发射装置。

这里是烟花表演的重要区域之一。16时30分左右,天安门地区支队负责这个区域的王辉和随淼淼将烟花发射器的数量核查了一遍。“全要素演练的时候,没有燃放全部的烟花,所以我们要确认一下烟花发射器的数量,心中有底才能万无一失。”王辉说。

发现1组烟花发射装置的电线尚未进行防火处理后,王辉立刻找到相关负责人,说:“请尽快对这根电线进行防火处理。”这位负责人连声答应,并立刻着手进行处理。

随后,王辉和随淼淼提着水桶,对正阳门附近的垃圾桶逐个进行湿化处理。“就担心未燃尽的烟花掉落到垃圾桶里,引起火灾。”王辉解释。

因为安装了很多个烟花发射器,许多包装纸箱被堆放在路边。王辉、随淼淼看到后,立刻上前要求负责人 尽快处理,确保现场没有可燃物遗留。

记者注意到,在正阳门城墙下放着1组消防器材,包括1个消防背包、1个干粉灭火器、1个水雾灭火器,其中消防背包里有1个灭火毯、4个水基灭火器、 1瓶沙子、1瓶水。王辉介绍,这是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根据历次大型安保经验专门配发的,灭火毯用于灭电线着火、沙子用于灭汽油着火、那瓶水可用于灭垃圾桶着火,“便携而且实用”。

璀璨烟花下的默默守护

消防指战员在烟花下守护 张楠 摄

1日19时30分许,在毛主席纪念堂东侧道路的消防车前,刘海双几人已经整队完毕。

“各就各位!”刘海双说完,大家分成两组,到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巡查。

20时整,联欢活动开始,共有10次烟花表演,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盛大绚烂的烟花“承包”了北京的夜空,刷屏了朋友圈。但对刘海双他们而言,每次烟花表演都是一场战斗。因为表演一结束,他们就要在从空中掉落的烟花燃放物中寻找是否有尚未燃尽的纸皮或引线。

这不,第一次烟花表演刚结束,刘海双、马民昌、刘畅就立刻到烟花可能落处巡查。以燃放点为中心,烟花散落范围在方圆60米内,因为1日这天的风比较大,他们根据风向扩大了巡查范围。

看到前方有一根还在冒烟的引线,刘海双大步上前一脚踩灭。记者注意到,这根引线长约20厘米。“还好落在了地上,要是落在旁边的车上,是很难看到的。”刘海双通过对讲机向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并提醒大家集中精神、认真巡查。

这样没有燃尽的引线还有不少,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尽锐出战,消防指战员们驻守在烟花散落区域,全神贯注地排查每个掉落物。

21时26分,最后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烟花表演开始。一束束烟花在天空绽放,美不胜收,刘海双几人却无暇抬头欣赏,而是一心巡查。

终于,烟花表演结束,联欢活动圆满落幕。刘海双和战友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巡查,没有发现问题,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jWomm0BMH2_cNUgZPUn.html


















记录回家路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