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山区”往往被许多人认为是“贫穷”的代名词,虽然这个看法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受交通基础设施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要落后平原地区,它们要想发展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努力!而今天红叶要写的这个山区城市,不仅仅是山区,还是革命老区,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因为人口众多、可使用耕地少,且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水平发展非常缓慢!但是跨入改革开放时代以后,这个山区城市立足自身优势,以超前的思维和危机意识,走出了一条中心城区+特色乡镇的发展之路,成为了全国山区县市的发展引路人!
麻城
而今天要说的这个山区城市就是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麻城市。麻城位于大别山南麓,境内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基础条件差,经济水平低。属于典型的山区贫困县。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麻城大量的劳动人口外流,经济发展形势严峻!有一个成语非常好,那就是“否极泰来”,处于困境中的麻城终于迎来了转机,先是经过麻城的国家干线铁路——京九铁路开通,并且后面又陆续开通了沪汉蓉快速铁路以及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阳高速等交通干线,让麻城由过去一个交通闭塞的山区县一跃而成为了湖北仅次于武汉、襄阳的第三大交通枢纽城市。
麻城地理区位
麻竹高速
合武高铁飞驰大别山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麻城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到武汉仅需40分钟,到合肥70分钟,到上海也只要4小时,极大地方便了麻城人民的出行。但是“福兮祸所依”,麻城并没有因为交通优势而获得快速发展,反是因为交通的便捷加速了人口的外流,由过去的贫困的山区县变成了“打工大县”。这时摆在麻城领导面前的问题就是,麻城到底该如何发展?是城乡一起发展还是只发展城区,借此来遏制快速外流的人口,加速麻城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鉴于麻城位于武汉和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且和江浙沪经济发展地区非常近,这些地区对于麻城的虹吸效应非常强,麻城人口外流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等客观因素;如果像撒胡椒面式的城乡一起发展,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这从这些年闲置的小学、村办公楼等公共资源就可以看出来(成为村民们放置杂物的地方)。
麻城北站
最终麻城决定了中心城区+特色乡镇的发展战略。为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扩大城区对人口的吸引力,麻城立足自身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力能源四大支柱产业。而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麻城旅游服务业更是一路狂奔,成为了湖北县域旅游强市,不仅盘活了经济,还富裕了村民。在诸多措施的努力下。城区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就业率大幅度提升,有限的遏制了人口外流速度。目前麻城城区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已经由十几平方公里扩展到近四十平方公里;城乡常住人口也有十几万猛增到40万,不仅成为了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还被国家规划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湖北省地区
大别山区域
与此同时,麻城还着力打造了3个特色乡镇。近几年全国一窝蜂的上马特色乡镇,但是很多最终都失败了,其中原因是没有把握好发展的重心。特色乡镇的重点是产城结合,是先有产业,然后才逐渐形成城镇的;而国内很多特色乡镇在没有形成产业前,房地产就火火热热的搞起来了,最终因为没有产业的支撑,成为了鬼城。而麻城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势利导,打造出3大特色乡镇。这些特色乡镇不仅促进了市域经济发展,还吸引了大量麻城人返乡就业,有利于麻城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麻城白果镇
首先,打造白果工业强镇。麻城利用白果镇丰富的花岗石资源(据悉可供开采100年),积极引进福建、山东等地石材加工企业,打造中部石材产业地级。目前麻城石材产业已经被列入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年产值近200亿,成为了和福建水头、广东浮云、山东莱州齐名的全国四大石材生产基地之一。麻城第二个特色乡镇就是龟山旅游名镇。麻城利用龟峰山良好的杜鹃花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花经济,目前麻城龟峰山杜鹃花不仅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牌产品,成为每年全国五一旅游的打卡地。第三个特色乡镇就是福田河康养小镇。麻城利用福田河的菊花资源,引进先进加工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并设立麻城福田河高新技术产业园;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拉长产业链和提升菊花产业的技术含量,目前已经成功进入湖北特色乡镇行列,并逐渐形成福田河康养小镇。
麻城市龟峰山风景区
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
麻城市福田河镇入选湖北省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
菊园
还有两个特色乡镇正在规划建设中。第一个就是盐田河跨县市合作及第四产业乡镇。盐田河镇位于麻城东南部,与罗田县交界,是全国板栗第一镇;同时盐田河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两地在板栗深加工及惠兰山、双河口水库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深度合作基础,未来将联合打造大别山绿色食品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做大做强大别山绿色食品和旅游产品品牌,打造湖北跨县市合作示范区。另外,盐田河还将加强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以及观光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打造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四产业试点乡镇。第二规划建设的是木子店食品、饮品特色镇。
中国板栗之乡——湖北黄冈市麻城县盐田河镇
木子店镇位于麻城东部,以前又被称为“东木”,是麻城老米酒、吊锅等传统特色美食的发源地。目前木子店镇拥有食品、饮品企业多达数十家,但这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市场影响力小,竞争力不足。未来,麻城将加速相关行业的标准建设,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生产工艺,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强产品文化内涵建设和宣传,做大麻城特色食品、饮品品牌,打造木子店食品、饮品特色乡镇。
麻城木子店镇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再加上大城市时代的来临,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开始收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山区城市如果还按部就班的撒胡椒面式发展,必将进一步加速人口外流,同时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目前有些人认为应该城乡均衡发展,在经济和区位好的地方是没错,但放在经济差的山区城市,并不适用;这样不但分散了有限资源,也无法留住那些乡镇人口,反而会使他们流向大城市。)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主城区和若干具有人口聚集效应的特色乡镇,是未来山区县市的有效途径!当然,特色乡镇前提是必须有产业支撑为,否则就成为了房地产的温床,最终沦为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