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在0~24岁处于较低水平,自25岁以后开始上升。一项基于中国人群2000-2014年癌症登记数据的研究显示,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高峰从>70岁变为40~49岁,呈年轻化的趋势。
30岁啊,对女性而言是多么黄金的年纪,也许刚刚成为母亲,也许事业才起步,却因为宫颈癌的肆虐,最后留下同样年轻的小家庭和不再年轻的父母,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人世。这怎能不让人痛心?
因此,宫颈癌对年轻女性的危害我们再不能忽视了。
30岁的你也许还正当畅想美好未来的阶段,但请务必警惕,宫颈癌也许正在靠近。
对于确诊的宫颈癌来说,及早手术或者放疗治疗是3级预防;
1级预防
然而,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更早期的预防。
由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2017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指出,1级预防是通过健康教育与HPV预防性疫苗接种;
2级预防则是对癌前病变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来预防,如定期的宫颈刮片检查和HPV检测。
鉴于我国目前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
让我们一起来快速了解下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细胞学检查:包括传统的巴氏涂片和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宫颈脱落细胞,制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高危HPV检测: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宫颈脱落细胞,然后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
醋酸肉眼观察(VIA):是WHO推荐资源缺乏地区的一种可选的筛查方法,由于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低,难以质量控制,仅适于不具备细胞学和HPV检测的地区使用。将5%醋酸涂抹于子宫颈,普通白炽光源下肉眼直接观察子宫颈上皮的染色反应。
若检查结果都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要定期进行筛查。
若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行阴道镜检查进行评估和诊断,通过阴道镜检查更易准确获取病变组织,经送病理检查后,方能确诊有无癌前病变或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