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份,一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刷爆了网络,在题材命名上用古装置换历史,在虚构的历史中寻求价值的突破,让悬疑色彩更加凸显。同时通过该剧还塑造了各色底层人物,通过错综复杂的对立故事,矛盾冲突,让网剧走出了浅层的内容审美。
真实的历史更精彩
《长》被定义为古装悬疑剧,如果用古装来归类这个网剧其实不科学的,但是用古装而不用历史,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在网剧制作上的一些难言之隐。
《长》把时代背景设定在唐朝天宝三年,其中剧中的人物角色和历史真实人物是相互呼应的,比如何执正对应是贺知章,圣人对应是唐玄宗,李必对应是李泌,郭利士对应是高力士,严羽幻对应杨玉环,林九郎对应李林甫等,而且历史当中对元载、王韫秀等都有真实记载,《长》所叙述的事情和历史真实事件也都有呼应。
其实明眼的观众通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便知道何执正所指是谁,显然这部网络剧和一些网络武侠以及神魔剧等不同,不能混为同类型的“古装”,当然古装类型很多,还有言情与宫斗等。
这部网剧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史实,比如唐朝如何喝茶、吃饭,以及如何乘车,女子出门头戴何物,互相见面如何行礼等,甚至长安的下水道,隔水的护栏都要进行详细的描绘,其实如果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唐朝世界,无论多么细致都不嫌多。
该剧给我们呈现的是,创作者认真的态度,他们并不想仅仅满足观众对于悬疑的追求,还有对历史细节的较真。《长》的整个故事毕竟只是取了一点历史的史实,然后进行加工渲染,本质上还是对历史的想像,作者马伯庸也认为,自己希望呈现的是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故事,只不过把背景设定在古代罢了,所以它谈不上历史正剧,与叙述史实是不沾边的。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把该剧划分为古装剧,应该是不为错的。
其实无论是还原真实的历史,还是架空历史,只要不违背基本历史史实,有正确的历史观,用古装替换历史,并没有什么不妥,这种风格的划分,也有利于政策风险的规避。
为什么网络剧偏爱悬疑
悬疑是网络剧非常偏爱的类型,首先悬疑能够让观众无法看清故事情节推演的结果,从而生疑,而且让观众烧脑,让人有一种不理解,不明确的悬浮状态,一颗心始终放不下。即使知道自己上当后,也会大呼过瘾,令人欲罢不能。
另外悬疑作为一种叙事的手段,大多是采用多条线索交叉进行的叙事手段,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剧情疑点重重,而且情节节奏紧张,突发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如果观众没有超凡的逻辑能力,甚至都无法了解故事的走向。
我们看《长》,首先从发现突厥的狼卫开始,靖安司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同时还要在上元节灯会十二个时辰之前找到答案,不让狼卫再接二连三制造混乱。其中最大的悬念就是上元节那天会降临的天火,突厥狼卫、守捉郎、还有各种的绑架与暗杀,烈焰焚城等悬疑元素,接连上演,谁是最后主谋,从狼卫到林九郎,甚至圣上,让每个观众都摸不着头脑。
这些元素都凸显了悬疑的特色,在虚构的历史想像当中寻求对历史价值的突破,《长》成为6月份的热播剧,豆瓣上的评分有8.3分,被认为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网络悬疑剧。
平民眼中的盛唐
历史上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情,往往得出不一样的视角,甚至不一样的结论。《长》用有限的篇幅塑造了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群,这些平凡的百姓生活在长安的108坊,以及东西两市的寻常巷陌当中。同时在剧中还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群,他们通过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来体现大唐的海纳百川。
《长》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主要视角,这和历史正剧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这些底层人物,在平凡生活中也展现了自己不平凡的一面。修面师傅在发现狼卫衣服是湿的时候,赶忙让女儿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过来,给狼卫换上,底层百姓并没有对异族的仇恨与敌视,有的只是善良。
在姜文《鬼子来了》中,描述了战争当中真实场景,百姓见到日本鬼子的时候,并不是如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撸起袖子杀鬼子,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他进行营救。也不能说鬼子没有被感化,只是当他回到他们“军国主义”那个亢奋的群体中的时候,他又再次被同化了,成为杀人恶魔。这或许是生活的本色,现在很多网剧为了追求仇恨,常常把百姓异化,都化身为超级英雄,这就缺乏起码的真实性,违背了真实的人性。
《长》中的狼卫曹破延也同样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他后来让父女俩千万要留在家中,不要去看大仙灯。普通人眼中没有政治,只有人性当中的善良,可能他们对于大唐的感受,只有城市街道当中烟火味。
我们在正史当中看到太多为了民族大义而赴死的英雄,可是在《长》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执念。平康坊的丁瞳儿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和自己山盟海誓的秦郎,然而在生死紧要关头,秦郎却背叛了她。《长》将小人物心理坍塌,与被蹂躏后的求生欲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每个平凡的我们都看到自己过去的历史。
同时小人物也有高光时刻,当小人物崔器一生都在为自己的高官厚禄奔波之时,为了能挤进长安当旅贲军,为了能在长安落户而不惜背信弃义,嫉贤妒能的时候,他却能够在临危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往日的尊严。并发出了“长安!崔器”的怒吼,让对手对为他钦佩,击鼓送行。
小人物徐宾,这个底层的小官吏,却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使,一个小人物却有着和贺知章一样心怀天下的大志,看到大唐逐渐沦落,心有不甘,也想力挽狂澜,或许这样的小人物有很多,但是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他们都被吹散了。
《长》用底层百姓视角,看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以及底层人的爱恨情仇,书写了一个繁荣大唐的多样性。这与其他古装剧,偏爱描写皇权的威严,权臣的内斗,以及宫闱秘事、风花雪月等有极大的不同。这也是《长》之所获得如此好的口碑的原因,一花一世界,每个小人物都有一个丰富人生,有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当然剧中也有过度“平民化”的趋向,比如圣人的一日游,圣人因为好大喜功,展现盛世大唐的繁华,因此听信小人之言,忽视了百姓的真实生活。当他脱下龙袍,回到民间,接受长安百姓的再教育之后,尤其是是被误以为是偷猪贼,被一个六品官员暴打,他彻底悔悟了。
他体会到了一个无家可归,无人认养的老人的凄苦,他品尝到百姓的粗茶淡饭。这或许也是架空历史的原因,因为要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在真实历史场景当中,唐朝是没有所谓的民生这一说的,有的只有民变,因此也不能去还原真实的历史。
结束语
当然《长》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部网络剧,它在娱乐至上的年代,还能携带“私货”,掺杂一些历史的内容。针对网络青年的特点,在剧中增加悬疑,明星等元素,让大众更容易接受。
让易烊千玺这么小的年纪去演一个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于一体的人物,确实有非常高的难度,他本身稚嫩的扮相,以及明星的光环,都让他在历史剧中减分,不过网剧的成功也有赖于这些明星的流量,因此是好是坏,很难评定。
尽管该剧在情节上有一些纰漏,但是这是网络古装剧发展所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将来历史剧发展的历程上,应该会有《长》重要的一笔,它在这方面的探索,也值得后来的历史剧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