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节税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减轻税收压力,避免因为税务知识的盲点,而导致企业多缴税或被税务局罚款。事不宜迟,赶紧和广州发业小编一起来看看创业者不可不知的5个节税技巧吧!
节税技巧一
提高员工薪水福利该如何节税?
其实,当公司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给员工们提高公司福利,提高工资薪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公司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是,该如何提高员工的福利,才能合理节税呢?建议合理提高员工福利,计入成本,摊销利润。
举个例子,可以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基金(如: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这些费用都可以列入企业的成本,从而摊销企业利润,减少税负。
节税技巧二
合理运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或者少数民族自治区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企业注册到有税收政策的税收优惠区,不仅最节税而且合理合法。这里以把企业注册到我工业园区为例【Tel:156-8317-4870】。
园区对注册企业的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奖励;
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30%~60%给予扶持奖励;
财政扶持按月返还,当月缴税,次月扶持;
个人独资企业(小规模)的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后综合税负5%以内;
案例分析:
假设北京的一家软件研发(科技)公司一个季度有1000万的营业额,出去成本200万元,那他需要缴纳的税收是,增值税1000*6%=60万,企业所得税(1000-200)*25%=200万,附加税60*12%=7.2万,分红(1000-460)*20%=108万。
税收总计60+200+7.2+108约375万。
如果使用两个个人独资企业拆分成小规模,享受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2%
增值税1000÷1.03*3%=29.12万
个人所得税1000÷1.03*2%=19.42万
附加税30*12%=3.6万
税收总计29.12+19.42+3.6=52.14万。
375万对比52.14万的
节税322.86万,节税比例高达80%以上
节税技巧三
混合销售要依法而签,分别计税
,混合销售是什么鬼?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到货物又涉及到服务的经济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的计税原则是: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其中“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销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问题是如何理解和认定“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呢?有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呢?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基本上是以“企业经营的主业确定”。即企业经营的主业是货物销售的则按照17%税率计算增值税;企业经营的主业是服务销售的则按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增值税。
举个例子,对于一家生产设备并提供安装服务的商家来说,肯定想要做低材料价格、做高安装服务价格,让本来该征收17%材料增值税销售额变成了征收11%的建筑服务销售额,以此降低增值税负担,提升税后收入。
但是对于购买方来说,则更希望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税,以此来提高报销额,也就是希望对方按照17%的税率纳税。所以如何开票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各家会计要认清这一点,避免在税务往来中,被对方的筹划,导致自家多缴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依法签订,分别计税,公平合理。
节税技巧四
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不能混杂在一起
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私营企业,老板及其家庭的开支拿到公司来入账,如:孩子上学的、出国的、购买房子的、家里的水电费、电话费、客情支出、旅游支出等都进入公司的帐上。
公司的出纳还兼任老板家里的出纳,这些属于“与公司无关的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候是不可以税前是扣除的,税法上把这些归属于对股东的红利分配,股东是需要交纳个税20%的。
最规范的做法是,公司是公司、股东是股东、公司的资产入公司的账、公司的费用也入公司、股东规范行使股东权利,获得红利分配,是谁的就是谁的,别搞混了。税务稽查起来,涉及到上述“费用”将归入视同股东分红,计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还会涉及个人所得税的滞纳金和罚款。最主要的是,金额比较大的,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处,可能除了罚款是小事,有的会上升到刑事方面,因为你把家里所有的开支都列为企业,后果将是严重的。
节税技巧五
将个人专利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这个情况,可能大家遇到的会比较少,但是并不代表不存在,所以也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大家了解了解哈。将个人专利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意思就是说,如果公司企业里,如果老板或员工拥有个人专利的话,而且这项专利提供给公司使用的话。
公司可以将这个专利进行合理估价,然后以有价入股的形式纳入公司使用,并签订正式的合同。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其实,专利入股公司,相当于专利就变成公司的无形资产了,这个时候,会计人员就可以采用合理摊销的方式,将其计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达到少缴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