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反应慢、用人不当、“轻视医疗卫生”,特朗普政府的防疫政策面临多项指责;检测难、就医难、确诊门槛高、依赖中国药品,特朗普政府还面临种种技术层面的难题。
这是3月7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拍摄的戴口罩的行人。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图)
据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以及各州政府的统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3月6日19时,全美已有25个州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4例,其中死亡14例,华盛顿、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和马里兰等多个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签署了总额83亿美元的新冠病毒紧急拨款法案。但是,特朗普政府依旧面临着反应慢、检测难、药品过度依赖中国等多项指责。
“吹哨人”与被低估的美国疫情
两起病例已为美国的疫情防控拉响警报。当地时间1月21日下午,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通报称,发现境内首个新冠病毒死亡病例。2月29日,美国华盛顿州出现首个死亡病例。
两起病例并未引起联邦政府的足够重视。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认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新冠肺炎3.4%的死亡率是“错误的”、是依据“直觉”而来的判断。
特朗普的此番“轻敌”言论一度遭到舆论抨击。2020年3月5日,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助理部长布雷特·贾诺(Brett Giroir)则跳出来为特朗普解围。
“根据大量未通报病例的新数据,新冠肺炎整体死亡率估计仅1%或更低,在0.1%至1%之间。”贾诺公开表示。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美国政府和民间的乐观情绪迅速消失。美国卫生部门也出现一名内部“吹哨人”,她向美国媒体和国会议员曝光疫情危急和“防疫黑洞”。
“吹哨人”还进一步透露,首批美国公民撤离武汉返美后,多数美国医务人员并没有接受适当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配备专业防护装备。当医务人员表达忧虑时,还会被扣上“打击士气”、“不具备团队精神”的帽子。
防疫内幕曝光后,这名“吹哨人”也遭到了打击报复。她被调离原有职位,并被告知“15天内必须接受新的工作安排,否则将被开除”。
按照所聘律师的说法,“吹哨人”在医疗疾控领域拥有数十年工作经验,2019年获得两个部门奖项,并获得最高的绩效评估,不应该被“调岗”。
按照美国《纽约时报》的描述,“吹哨人”可能为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一名(HHS)高级负责人。自从“水门事件”后,美国一直在推动举报人保护制度,直到1989年《吹哨人保护法案》通过。根据该法案,她作为举报人受到美国法律的保护。
当地时间2月28日,“吹哨人”已向一名民主党国会议员提供证言和控诉,美国国会随即质询了卫生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尔(Alex Azar)。在听证会上,尽管阿扎尔否认了“吹哨人”的指控,但国会仍要求阿扎尔要在一周之内继续提交简报和证据。
反应慢、用人不当、“轻视医疗卫生”
继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后,美国西部地区又出现多个感染路径不明的患者,美国舆论普遍担心疫情进入“社区传播模式”,并激烈批评特朗普“轻视医疗卫生”的政策。
上台后,朗普政府下令解散了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机构,还一度大规模削减医疗卫生预算。2018年,特朗普政府解散了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下属的“世界卫生安全及生物防御部门”;2019年,特朗普政府又大幅削减“防疫”(PREDICT)项目预算。
为了“探测、发现存在全球流行潜在可能的动物媒介病毒”,2009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设立“防疫”项目。
当前,美国大选已进入党内预选阶段,特朗普的防疫政策也成为众矢之的。
“要解决问题就要完全保持冷静,应该让科学家来主持整个过程。”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也是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他批评特朗普的防疫是“一种非常危险而欠妥的行为”。
另一名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更为猛烈地抨击特朗普是“美国现代史上最危险的总统,他正在把美国公民的生命推向危险的境地”。
面对民主党人的诘责,特朗普也不客气地反击,“民主党在把新冠疫情政治化”,“是继弹劾谎言之后的又一个谎言”。
新冠疫情正在迅速恶化,特朗普再也不敢轻视。2020年2月26日,他任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为“防疫总指挥”,并高度评价“他有处理这方面事务的才能”。
但是,彭斯依旧被广泛质疑“毫无医学背景”。耶鲁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格雷格·贡萨尔维斯(Gregg Gonsalves)就直言:彭斯应对印第安纳州艾滋病暴发负主要责任。
2015年,彭斯担任印第安纳州州长期间,由于他的“行政响应迟缓”,关闭艾滋病检测诊所等不当策略,导致该州的艾滋病感染人数急剧上升。
美国社会的一片诘责声中,唯一让特朗普露出满意笑容的是:美国国会通过了白宫的防疫拨款请求。2020年3月4日,联邦众议院批准了高达83亿美元的防疫拨款,这比特朗普政府提交的25亿美元拨款还高出两倍多。
“美国人民期盼领导层有作为,希望确保政府能够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Patrick Leahy)在法案通过前就表示。
他的言外之意是,民主党人占多数的众议院大手笔批准了防疫预算案,倘若控制不住疫情就是特朗普政府的责任。
检测难、就医难、确诊门槛高
高达83亿美元的防疫拨款通过后,特朗普政府仍旧面临着一系列防疫技术难题,包括检测难、就医难、确诊门槛高,以及医疗人员不足。
2020年2月5日之前,全美只有联邦疾控中心(CDC)一家机构有能力检测新冠病毒。但随着待检测人数的增多,美国政府不得不将检测试剂盒分发到州市的各级实验室。
检测试剂盒依旧奇缺。2月29日,当韩国政府已经对9万多名民众完成了病毒检测时,美国只检测了500例,美国民众纷纷抱怨。
在社交媒体上,一名西雅图居民痛斥特朗普政府的防疫不作为。她在当地一家物理治疗康复中心上班,接触病患客户后,她身上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所有症状。
恐惧中,她开启了艰难的巡诊过程。她先是拨打了“新冠肺炎热线电话”时,等了足足40分钟后仍未得到回应;她求助家庭医生,后者也不知道如何受检,她又跑到当地医院的急诊。
当地医院也无奈地表示,没有检测试剂盒。最后,她又被转到“新冠肺炎热线电话”上。
通过电话咨询得知,只有最近两周内去过疫情国家,或者接触过确诊病例者才有资格受检。这位女士的曲折遭遇,与美国副总统彭斯的许诺大相径庭。
“只要有医生的命令,任何美国人都能接受测试。”彭斯曾许诺说。
截至发稿时,新冠病毒的检测试剂盒仍然短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此归咎于他的“前任”。他愤怒地指责“奥巴马政府的一个决定拖累了现在美国病毒检测速度”。
据英国《卫报》3月5日的文章透露,美国的私营实验室原本有权研发试剂盒。但奥巴马政府做出改革,要求私营实验室必须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申请,否则不能进行试剂盒的研发。
“甩锅”给上一任总统,特朗普的说辞并不被美国舆论接受。美国新闻调查公司“ProPublica”认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短缺的责任在于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它拒绝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试剂盒,而坚持使用自行研制的试剂盒。
这些自主研发的试剂盒还被斥为“黑盒子”,后者频繁出现“配方错误”“贴错标签”等,甚至导致已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被错误地检测为阴性。
更大的考验来自医疗保险系统。如果没有缴纳医保的人员需要支付至少1000美元,才可能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一旦确诊治疗费用会更高。在3.27亿的总人口中,大约有27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
这些处于“医疗保险盲区”的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得不到救治,将会加速疫情的蔓延。当前,中国、日本和韩国相继宣布提供免费治疗,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动用“国家灾难基金”,为无医保的美国人提供新冠病毒的治疗,但具体操作办法仍未公布。
美国防疫过度依赖中国药品?
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的全球供应链也出现断裂,尤其口罩、药品和医疗器材供应首当其冲。
2020年2月2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一份公告称,美国正在面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暴发而直接导致相关的药物短缺,尤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相关的药物成分存在制造供应不上的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好事,这反映了美国的医疗药品高度依赖进口。在危急时刻,这会暴露出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军队的致命风险。”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密苏里州的联邦众议员维齐·哈茨勒(Vicky Hartzler)抱怨说。
中国不仅是全球主要的药品供应国,还是美国最大的医疗设备供应国。据美国之音报道,在美国销售的药品中约有80%在中国生产,美国药品市场中97%的抗生素来自中国市场,还有20种药品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医药制造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原料药生产占全球产量约20%,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监管机构则认为这一数字是40%。
2020年1月以来,新冠病毒肆虐波及全球产业链,导致大量中国医药企业停工停产。不过,这并非美国药品供应链第一次出现断链现象。2017年,波多黎各飓风摧毁了大批制药厂,一度导致部分药品短缺。
这时,美国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同类的替代药物。根据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通过的《国防生产法案》,美国政府还有权强制企业转产,包括生产口罩、防护服、药品等防疫物资。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依旧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尤其它的研发实力依旧遥遥领先。多年来,美国医药的销售额始终占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50%以上。
按照国际知名商业媒体《快公司》(Fast Company)发布的“2018年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在全球11家入选的生物医药企业中,美国企业有8家。
订阅南方周末会员,支持原创优质内容。成为南周会员,尊享七大权益,在一起,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梁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