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跟着改变

2020-12-09   陈大咖

原标题:应对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跟着改变

今年太难了。

一开年就被按着头打,如今转眼就快过完2020。今年最大的感悟就是:“不变”是不可能的,“变”才是人生常态。

全世界都在选择突破边界。珠江新城原本人均800元的高端酒楼,悄悄打出了“家常小炒”的招牌。

小张,从房屋中介到湛江海鲜的微商,最近又是天天洗版发二手房的信息。

办公室的社畜们,也从年前的“节衣缩食出国玩”,变成了每天一杯12块的柠檬茶——理由是远方太远,而柠檬茶让我现在就快乐。

这年头,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安于现状,现实会推着你前进,时代更是如此。

就拿出行这件事来说吧,以前出差要想找个司机多难啊,得先通过旅行公司联系,打电话给租车公司,再跟司机通话,约好时间地点战战兢兢地傻等。现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搞定一切,世界变简单了。

有次聚餐晚了,我跟老亲戚说要不我给你们叫辆车吧?结果老人家乐呵道“早就叫好了,司机在楼下等着呢”。下楼后,发现他们叫的还是尊享车型。司机马甲白手套、蓝牙耳机。目送老人家扬长而去,嗬,是我“小瞧”了老年群体,失敬失敬。

回顾历史,往往艳羡那些生活在大时代下见证大事件的人,其实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之中,过去 只能靠想象力完成的荒诞,现在已是常事

来没多远,我们已经活在过去的未来,只不过未来属于敢于尝试的人。

出行的方式同样一直在变,从过去的火车汽车,到今天四通八达的高铁。汽车也走到了一个变革的时代。

我家里有两辆车,一台五座的燃油车平时代步,一台混动的七座MPV家庭出行用,连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还不买一台纯电的。目前身边的朋友分成两派,一派是真香,觉得新能源车环保又省钱;一派是燃油铁粉,觉得烧油车安全踏实动力足。

和大多数还在观望的人一样,我之所以没买纯电车,也是因为纠结于那几个灵魂拷问:没有燃油车开起来爽怎么办?性能安全吗?更重要的是,充一次电能跑多少公里啊?跑到一半没电怎么办?充电会不会很麻烦?也基于此,迟迟不敢下手。

不过最近,我妈一直在怂恿我买纯电车,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她很喜欢的电视主持人马志海拍了一条真人秀的汽车综艺。

马志海老师是一个狂暴的越野车爱好者,对车的动力极其看重,一起出行的还有进口混动豪车的车主熊先生。一个是相对固执的燃油派,一个是内心有所预期的混动派,当他俩面对一辆从未接触过的小鹏P7,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解决充电焦虑”是他们的第一个真香。

完全没接触过新能源车的人,拿到车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没电了怎么办?

节目一开始,马志海老师就拿到了一台电量只有52公里的电动汽车。别说汽车了,就算手机还有52%的电,我都焦虑得要到处找充电器了。

面对一辆从来没开过的电动汽车,马志海一句“有没有充电站,那就很难说了”,充满了明显的焦虑。可当他尝试搜索充电站,并成功充上电之后,两个超级中年立即膨胀得想直接开车去云南,续航能力让他们变得乐观。

正如马老师所讲,没油了能预判还能开多少公里,心中也笃定附近会出现加油站。而现在,随着充电站越来越多,熟悉之后,我们也会对剩余电量能跑多少公里做到了“心里有数”,从燃油到充电,接受程度会随着心态改变而包容很多。

马志海提出了一个观点很值得讨论,我们消费者思考时有一种习惯,遇到新事物就会做出一种极端性的假设,比如没电了怎么办,没油了怎么办?其实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一样,车主要好好为自己的出行计划充电,免得第二天要跑几百公里,半路没电可别甩锅哦~

第二个真香是方便快捷的充电桩。

两位超级中年还尝试了两天一夜的大湾区旅行(广州-清远-惠州-广州)。因为节目组的“捉弄”,工作人员并没有告诉他们充电的方法,马志海显得不慌不忙——如果充电比加油还麻烦,那么这个设计就失败了。果然是傻瓜式插入式,一下就充上了。

在补电的过程中,车主熊晓杰说未来充电桩可能会比加油站方便。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所感觉,现在广州越来越多的停车场都出现了充电桩。充电时,完善的周边配套还能提供各种消遣,比如餐厅、电影院、商场,不用干等也有娱乐的节目。

关键是充电的钱还挺便宜,两位车主跑了一趟清远、惠州,如果是燃油车,油费在400元左右,但这一次用的小鹏超充就一分钱没花——因为如果你是小鹏车主,就能享受到 小鹏超充的免费充电服务,划重点,是 终身免费小数怕长计,算下来也是一笔支出了。

记得以前看科幻电影,主人公用声音控制汽车或飞船,甚至还能跟它们对话,内心啧啧称奇。而现在,连我家79元的天猫精灵都能办到AI人工智能对话。

这两个一直都对新能源车观望的老司机通过体验发现,原来无需焦虑在路上手忙脚乱寻找充电桩,只需要通过语音唤醒小鹏的车载语音助手小P,直接智能语音搜索,就能快速给你就近的多个充电桩选择,完全不用手操作,可以专心开车看路,便利性无需言喻。

充电焦虑这件事,除了准车主之外,其实新能源车企和能源企业也在焦虑,更在不断努力(毕竟充电问题很容易图文并茂地在网上实锤,所以这肯定是新能源车企的重点工作)。就我的观察,高速路上充电区越来越大,已经是个很明显的趋势了。

现在,小鹏的车主可以在全国66个城市、533个站点终身免费充电了。未来,小鹏还会在城市之外的机场、高速服务区等场景实现上终身免费充电服务,让续航焦虑降到最低。

舒适让你离不开,就像苹果手机一开始取消home键的时候,大家都说怪别扭的,不需几天,我们已经集体忘记了home键。包括随处可借的充电宝、人不在家就能扫地拖地的机器人、便宜到接近不要钱的共享单车……这一切,你觉得是日常,其实都是这五年内才出现的产物。

智能电动汽车必然是未来的趋势,看来我的下一部也要安排上了!

多换几个角度看待生活,越是舒适的生活圈,越要寻求改变。改变不一定是某种意义上的大刀阔斧,原地转转身,环顾四方,可能就发现身后是一片广阔天地了。这就是2020教给我最宝贵的经验。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