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又叫HP,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极具传染性,它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食物等进行传染。据统计,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超过了50%。
幽门螺杆菌能传播,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人和人之间的传播,这主要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口-口传播也就是公用餐具,如果去了消毒不合格的地方吃饭,或者家庭中有其他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被感染的风险就特别大。
而粪口传播,主要是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情况导致的传播。
2. 不洁的饮食传播,经常吃未经加热加工的生冷食物,不洁的水源,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比如外出野餐时,在看似清澈的河水中洗一洗水果,直接吃下肚,就可能导致感染问题。
因此,常在外就餐的人,出现4种症状别不当回事,八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症状一、难以消散的口臭
临床上,引发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问题来源于口腔。
但是,当你经常刷牙还总是口臭异常的话,就一定要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了。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同时细菌产生的分泌物所带来的臭味也会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其次,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够在牙菌斑中存活,会生产出臭臭的碳化物。
症状二、腹部不适
当幽门螺杆菌入侵胃部之后,就会在胃中驻扎下来并进行繁衍,而这个过程中也就会伤害到胃部粘膜,因此患者会有腹胀腹痛的表现,严重的还会表现为明显的消化道异常症状。
症状三、消化不良
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病菌,一旦在体内生长,就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衡,从而使患者出现明显腹部的不适感。
一般患者在吃完饭之后,上腹部会有明显的饱胀、疼痛感出现,而且还伴随着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如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症状四、体重持续下降
感染幽门螺杆的人,体重会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产生腹痛,影响食欲。
而且还会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的下降,人体得不到必须营养,长时间就可能出现消瘦的症状。若感染较为严重,也可能出现急剧消瘦、体重降低的情况。
一旦染上幽门螺杆菌,3个后果会不请自来:
1、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可破坏胃黏膜,诱发慢性胃炎,临床上,超过8成的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慢性胃炎存在反复、长期的特点,往往难彻底治愈。
2、胃溃疡
临床显示,多数胃溃疡患者在身体内都被检测出含有幽门螺杆菌,这种细菌分泌的尿素酶会将尿酸分解成二氧化碳跟氨,这些物质会伤害胃粘膜,时间一长就会引发胃溃疡出现。
3、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Hp)之所以会导致胃癌,是因为这种细菌会产生一种“尿素酶”以及粘附因子、脂多糖,这些毒素会伤害胃粘膜,将胃粘膜屏障损害,让身体产生炎症,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生活中,预防感染,减少胃癌,一定勤做4事!
一、勤喝开水
胃喜温,多喝茶水,有助于暖胃止痛。
二、服用四联药物
目前常用的组合是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铋剂,可以选择的组合有七种:
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四环素+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四环素 +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
三、注意就餐卫生
在外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减少口—口传染的几率,这样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减少胃癌很有益处;
并且更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喝不洁净的水,上厕所后也要及时洗手,这也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