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访庞居士图

2019-07-16   明贤法师

宋 丹霞访庞居士图

尺寸:35.2×51.9cm

作者:李公麟(传)

著录于《石渠宝笈》传为李公麟《丹霞访庞居士图》,画的是唐代贞元间禅宗大居士庞蕴,因笃信佛教,自沉万贯家产于湘水,与妻儿以编篾器度日,全家学道,共说无生话。并时时与禅宗大师石头、马祖、药山、丹霞一起参证禅理,机锋对答,仿佛维摩诘故事。图中丹霞禅师正从篱边泥路上缓缓来访,庞蕴之女已闻讯在道旁恭迎。陋室之中,除锄镰等农具之外,空着所有。庞居士与妻儿席地而坐正参禅谈道,忘情世外。人物生动传神,如庞居士的善辩,其妻子的虔诚,儿子的专注,女儿的恭敬,及丹霞禅师的肃穆,都各尽其态,呼之欲出。而线描圆转瘦劲,笔力直入绢素,自是高手所作。此图虽略有设色,但仍属白描画法,前人每将年代较古,画笔精微的无款白描人物画归之于李公麟名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宋人画大多不书名款,其价值的论定全在作品本身,牵强附会反有损于作者的尊严,误导后之读者的欣赏与判断。 此图卷末有明初僧人溥洽及成化时书画名家姚绶长题,清初时为名鉴藏家朱之赤所得,后归之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后被溥仪携去东北而散落民间,见于《赏溥杰书画目》、《国宝沉浮录》诸书。徐邦达先生当年曾见过此件原作,鉴定为宋画,并在他编印《重订清宫藏旧书画录》时特为标出,可见他审慎的态度。数十年间见于市场的宋画极少,况明清以来此件迭经名家及宫廷收藏与鉴可,尤为难得。

延伸阅读:一家四口都开悟得大成就的庞蕴居士

庞蕴居士,字道玄,衡阳县人。他家本是世代以儒为业,可是他少悟尘劳,志求出世。在唐朝贞元初年,参谒石头禅师。顿悟禅机。当时丹霞禅师等,都是庞居士的很好禅友,他的悟境相当的高。他与当时高僧逗起禅机来,根基差的人,真有些吃不消呢?所以有东土维摩之称。

庞灵照图 南宋 马麟 画 波士顿博物馆藏

庞蕴居士有位女儿,名叫灵照。居士四方游历,灵照服侍左右,渐渐的悟境不凡。一日,老夫妻俩在室内讨论禅悟之事,庞蕴说:“难、难、难,难得就像将十担芝麻油往树上摊。”

庞夫人说:“易、易、易,连花草树木都能表现出祖师的禅意。”

正在屋檐下编笊篱的女儿灵照笑道:“你们两位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怎么说出这种小孩子的话来呢?”

父母问她是怎样看待禅修之事的?

灵照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庞蕴抚掌大笑,说女儿甚得慧海师兄的禅旨心印。

一日,庞蕴与庞夫人、儿子一同耕田去了,只留下灵照看家做饭。天近中午,她正在门口水井边洗菜,一位草鞋锡杖的云游僧风尘仆仆走了过来。灵照不用问也知道,来的是老父最亲密无间的禅友、以石破天惊的禅风名震九州的大宗师丹霞天然。老父经常说起他,所以他的形象早已浇铸在了灵照的脑海里。

丹霞天然问她:“庞居士在家吗?”

灵照放下菜篮,收手站立,好不容易见到了活的丹霞禅师,怎能不与他法战一番?所以,灵照不吭声,与他斗上了禅机。

丹霞天然当然不知她是何方神圣,就又问道:“居士在吗?”

灵照提起菜篮走回家门。丹霞也只好离开了。不一会儿,庞蕴他们从田中回来,灵照眉飞色舞地将刚才的事儿叙述了一遍。庞蕴问:“丹霞大师呢?”

灵照颇为得意地说:“早走了。他未能领悟我的禅机,不走干啥? ”

庞蕴苦苦一笑,叹口气,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红土涂在牛身上。”

灵照一怔,不解地望着老爹。哥哥说:“这还不好理解?老爹一则是说你班门弄斧,自己犯锋伤手;二来骂你故作玄虚,多此一举。”

可不是吗,牛本来就是红色的,身上还沾满了泥土,你再往它身上涂多少红土也显不出来。岂不是多此一举!

第二天,丹霞天然大师又来了。在门口与一直在等他的庞蕴相遇了。丹霞明明眼看着庞蕴,嘴里说的仍是那句话:“居士在吗?”

庞蕴的回答是:“饥不择食。”

丹霞又问:“庞公在吗?”

“苍天,苍天。”庞蕴边喊边走回家门。

“苍天,苍天。”丹霞边说边走了。

这就是两位大宗师的相见。丹霞天然千里迢迢而来,两个知心朋友就说这两句,便别离而去。

庞蕴居士将入灭时,告诉女儿说:“你去看看日头,正午时告诉我,我就在那时刻入灭吧!”佛门中人追求的超脱生死、无死无生,固而真正的大师大德,对自己的逝世是能够自己掌握的,他们竟能挑选个自己看好的时辰。俗人希生惧死,却从未见谁真正把握过生死,长寿是侥幸,死于非命、死于病疾是常情。死生亦大矣,死生又是这样不钟情那些希图、惧怕他的人!

灵照听父亲说要入灭,便赶紧去外边看了看日头,回来对父亲说:“现在是正午了,不过巧得很,有日蚀,天狗正在吞日头呢。”

“哦,有这种事?”

“不信你去看看。”

庞蕴出屋观看。太阳在天空好好的,哪里有什么日蚀呢!回转室内,灵照早巳盘坐在他的座位上,双手合十,坐化了。庞蕴回屋一看,笑了,说:“我女儿机锋要比她老子快捷啊!”

于是,为了安葬女儿,他推迟七日逝世。第七天,襄州州长于頔来看他,问一些禅家道理。庞居士对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有”是追求不尽的,是烦恼的不尽根源,只有“无”才是根本,空掉所有的“有”,把“无”从埋没中显示出来吧,它才是真实的可追求的东西。

他请州长坐在床边,自己枕在他的膝盖上,继续说:“存留世间,自加小心,世界上的一切都和影子与回声一样,是空幻的。”

于頔听他有告别之意,低头观看之时,庞蕴早已撒手归西。

遵照他的遗愿,遗体火化之后,把骨灰撒入江河之中。

庞夫人听到丈夫和女儿都去死,也没有给她知道,很不高兴。他的儿子还在田里锄地,庞夫人去告诉他说:“你的爸爸已经死去了。”他听到爸爸死了毫无表情的,一声不吭,就站在田里,用锄头拄着下巴,立地而逝! 庞夫人见此情形一跺脚,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他们三人中,灵照坐着死,庞公卧着死,儿子站着死。最后还有庞夫人更奇怪,她看一家人都去了,她说:‘他们虽死得好,我要死得更奇特。”因此她就说了四句偈: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

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