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考证,大家的感受都是痛苦且无奈的。
在学习生活、社团活动之余挤出时间来考证,
可能大多数人都是力不从心的。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吸引力,
让每年千万大军走上了考证之路呢?
考证对于找工作又有哪些帮助呢?
1、应聘时的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可报考的证书种类多达100多种,分为通用型、能力型和职业资格型三类。
其中,英语、计算机为通用型证书,是大学生的“必考证”;能力型证书有托福、雅思、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水平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包括注册会计师、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
有能力的话可以尽量多考一些这样的证,在应聘的时候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竞争力哟~
2、带来的职场价值
当今社会中,职场的竞争残忍,想从事相关行业就必须拿到证书。证书就像敲门砖,是畅行无阻在职场遨游的钥匙,也是和你的薪资息息相关的价值体现的基石。
在报考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可以完善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架构,能够获取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思路。
同时职业资格证书还是职业发展需要,是职位的晋升条件和跳槽的硬件。一个拥有一级注册会计师证的人与拥有三级会计师证的人在职场上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3、四六级对找工作的影响
知乎上有位HR这样解释为何在招聘时把“四六级成绩”当成一个门槛来筛选:衡量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的指标有什么?无非就是是否211或985、学历、学业成绩还有四六级等,就这几项,可以看的就是那么多,用“四六级成绩”来刷人,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知乎网友“墨宝爸爸”这样说:
我曾做过银行的HR,除了有限的几个岗位,其他基本上是用不到英语的。
但是,我仍然会关注应届生的四六级情况,主要是出于一个经验:根据你所在的学校批次,预估学校拿到六级的学生比例是大是小,然后根据你的情况,初步判定你是否属于勤奋好学的那一种。
当然,这只是一种辅助招聘的经验,基本上不会成为决定因素,还要看笔试面试的表现。
从招聘角度来看,就目前应届生供大于求的社会大环境下,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患寡而患多。
简历一份份审阅耗时费力,所以企业自然会设定一些附加条件,招揽综合能力更强的人,同时缩小了招聘范围,省时省力招揽更加有限的人。
英语四六级不仅仅反映你的英语水平,它更多的是体现你在大学里的学习态度。
4、四六级对读研的影响
第一,如果你想取得保研资格,绝大多数学校对英语四六级的成绩有要求!比如四级500分以上或6级425分以上。
第二、保研夏令营对四六级也有要求!
之前夏令营公告里,都会明确要求四六级成绩,985/211出身等字眼。但是2015年开始好多学校都取消了对本科院校的限制,今年更是好多学校不明确要求英语四六级分数,只要求英语良好者。
但是,一般院校筛选分为两个步骤:
初选,这是由研招办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比较直接;一般学校定两个内部硬性标准:比如成绩前10%,六级460分以上;工作人员在筛选的时候就比较简单粗暴了,凡是不满足这两个硬性要求的,直接刷。
终选,第一轮筛选后,会把剩下人的资料转交给学科负责人,一般是副院长或者系住主任等,他们会有一个稍微综合点的判断,最终确定入营名单。
所以,还是要看四六级成绩。
第三,当你开始读研,如果四六级高于某一分数,是可以免修英语课程的!
如果你问自己那些已经从大学毕业多年的哥哥姐姐们自己该不该加入学生会? 你可能会得到很多种不同的答案。
但如果你问他们对你的大学有什么建议?其中一定有一条,把英语学好。通过英语四六级也许并不是什么厉害的事,但是通过英语四六级,在别人眼里你可能变成一个牛逼的人。
尤其是对于身处二流大学的同学来说,英语四六级的成绩极有可能成为我们大学四年之后为数不多的可以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资本。
如果有人告诉你学英语没有用,或者四六级的证书没有用,你信吗?且不说英语四六级可能和保送研究生、就业等有很大的关系,起码我们应该证明自己 ,不留遗憾。
5、四六级没过,也可以很好?
知乎上曾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英语四六级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知乎网友“泡泡”的回答是:不重要。
但是连四六级都没考过的本科生却又整天嚷嚷四六级无用论的人我是很鄙视的。
你可以不屑很多东西,但前提是你得足够强大。
四六级没过也可以过得挺好,前提是你在其他方面特别突出。
考证,同样也是如此。那么大学四年有哪些值得考的证书,介绍如下:
很多大一的同学不知道大一应该考什么证,或者也没有意识到考证,或者意识到了却又没有方向感,那么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给你一个大致的方向感,让你能够有计划的度过大一。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很多同学还处于熟悉周围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忙于各种学生会社联会社团之间,一切觉得新鲜而又充实。确实,刚来大学的我们,压力也不需要那么重,但不是没有方向。依据学校要求不同,大一上学期一般是可以报名英语四级的,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考虑先做做四六级的题等下学期再报,当然,如果整个大一都报不了四六级的话,你可以选择报考初级会计,国家计算机二级,这都是在大一可以考虑的,关于需不需要报班,在于自己自学能力如何,自己考虑好以后做决定就行了。如果这些证书你都有了,那么不妨抽空学习一些技能型知识,如PS操作,CAD制图,AE,PPT等实用性比较强的操作,熟悉他们运用他们,也是一种增长,或者可以选择学习一门第二外语,例如韩语,日语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参加兴趣社团的也可以把兴趣坚持下来,也是提升自己价值的选择。
那么我们希望的是每个人的大一都过得足够精彩,记住:不要大一就挂科,不要大一就挂科,不要大一就挂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不要等到大四的时候回首大一,觉得想不起来做过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不一定非要选择考证书,但一定要找到自己整个大学要走的路,给自己做一个规划!
到了大二,我们基本上已经适应了整个大学的生活,应该说大多数同学已经知道可以考证了,甚至开始为自己量身定制计划。
大二的我们,在大一的基础上,如果没有通过四六级和国二,应该继续为此而努力,如果通过了,那么大二的我们建议安排以下证书的备考:
驾驶员资格证;
导游证,普通话证书;
财会类的初级会计,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银行从业,经济师,统计师等;
参加比较有价值的竞赛获得证书(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英语专业的专业英语四级;其他专业可以选择性报考第二外语学习,翻译资格(水平)证书,剑桥商务英语(BEC)等;
外贸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国际贸易单证员等相关证书;
其他专业的相关证书(有些可能安排在大三才能考),具体的一般学校的院部也会通知到。
时间多余的,也可以学习技能型知识,比如网站搭建(不一定是计算机的学生哦),视频剪辑等~
到了大三,已经到了整个大学很重要的转折点,此阶段的规划可能直接关系到我们究竟是选择升学还是就业,当然考证与这两个都并不茅盾,那么大三的我们,应该着手哪些证书的准备呢?
在这之前我要说一下,大一大二那些基础证书,如通称的四六级,驾驶证,国家计算机二级大学生必考的三大证书,能通过最好,如果通过不了,那你在大三的时候就好好规划一些正真能够影响你未来职业的证书。如初级会计对于财会金融类的学生尤为重要,这个证书是为后面含金量更高的证书提供了辅助作用。
我们废话不多说,直接我们看看大三建议报考哪些证书:
首推教师资格证,每年上百万的报名人数,务必在大二考个普通话证书;
三级人力资源;
财会类的初级会计,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银行从业,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等;
参加比较有价值的竞赛获得证书(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三级心理咨询师;
商务英语
其他专业的相关证书,具体的一般学校的院部也会通知到。
时间多余的,也可以学习技能型知识,比如网站搭建(不一定是计算机的学生哦),视频剪辑等
大三上或者下要准备考研的话趁早,除政治以外,尤其专业课越早看越好!
到了大四,事情就太多了,首先就是忙着实习的事情,有些学校还必须是考研之前去实习,这也让很多同学感到为难,当然最好的还是考研之后再去实习。实习或者者考完研以后,也该忙着整理毕业论文了。
再回到考证这件事上来,大四的时候含金量高的证书也很多,最高的莫过于咱们读了四年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了,当然除了这个以外,还有考教师资格证的要完成教师资格证的最终认定工作,获得教师资格证。准备从事公务员的,也可以准备省考或者国考了。学金融财会的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CPA),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大四学生可考),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ACIIA,大学学历可考)等等,金融类证书比较多,有些有专业要求有些没有专业要求。
大四能报考或者准备的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二级建造师(可提前准备),造价工程师(可提前准备),英语专业的专业八级英语,司法考试,事业单位等,有些是需要前期考的证书作为辅助的。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司法考试,银行从业,人力资源证书等。因为各专业不同,各人兴趣不同等,各类证书的考试众多,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因为现当下就业压力,对于各种证书的需要还是较高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情况下考一些有含金量的证书,可以在以后工作中增加一点个人竞争力。
整个大学的绝大多数证书对专业都没有太大的限制,只有少数证书对专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医护类;也有很多证书对学历的要求也不高,但是有着一定的年级要求,还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如教师资格证本科一般都是大三报名大四完成认定、注册会计师、公务员都在大四报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