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优先车厢”,女士优先了吗?

2019-09-10   深视新闻

8日晚,一则有关“女士优先车厢”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这场热火朝天讨论的根源,来源于深圳市新修改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的一项措施:地铁设立的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可以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乘坐。

具体来说就是:地铁可以设立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优先车厢可以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乘坐,对于乘坐优先车厢的其他乘客,地铁工作人员应当劝离。目前这部修改稿正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深圳地铁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女士优先车厢,意在倡导社会关爱女性的文明风气,但优先不等于专用。再加上没有实行法律层面的强制措施,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女士优先车厢,也可能会有男性乘客乘坐。那么女士在优先车厢里究竟是否“优先”了呢?今天,记者搭上地铁,了解女士优先车厢的乘坐现状。

早上8点的地铁2号线

9月9日早上,地铁二号线人潮拥挤,列车首尾月台玻璃门上均可见到粉色标示,注明该车厢为女士优先车厢。

在开往赤湾方向的列车上,记者发现,女士优先车厢男性乘客比例超过半数,座位优先乘坐情况与普通车厢并无太大差别。

一位男乘客介绍:“平时女士优先车厢坐车的女性是比男性多的,但高峰期这个车厢就几乎没作用了”。

现场候车的另一位女性乘客表示理解:“大家上班都很累,谁抢到座位就谁坐呗,我们也不能对男生道德绑架啊”。

上午10点的市民中心站

相较于其他线路,2号线市民中心站的女士优先车厢格外冷清。除了过了早高峰时间,也和此处的人流量有关。但尽管如此,车厢内男女混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深圳全国首建女性车厢 还存在诸多现实困难

2017年6月,深圳地铁首先在1、3、4、5号线,将双方向列车首、末车厢设为“女士优先车厢”。2天后,广州地铁试点落地。韩国、日本、巴西等多个城市早前也先后推行了女性车厢,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

女士优先车厢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在现有的规定下,它一方面没有法律层面的强制措施进行约束,一方面有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多、时间紧、车厢挤的现实困难。

还有不少市民认为,早晚高峰人太多,大家都想早点上下班,确实比较容易忽视标注的女性优先车厢。还有一对情侣认为,不知道真的实施劝离后,夫妻乘地铁要如何解决。

一位每天上班路程要花费1个小时的白领表示,目前的地铁运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不过如果修改条例获得通过,真的被劝离,也愿意让出女士优先车厢。

效率和公平的天秤,平衡出独特的人文情怀

保障地铁出行的良好秩序需要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也需要深圳各界人士积极献言献策,为政策的制定不断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此次《草案修改稿》,一是设立优先车厢,扩展了原先女士优先车厢的边界,对于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不同弱势群体都予以适当倾斜照顾;

二是明确了高峰时段优先车厢可以“仅供”有需要的人士乘坐;

三是赋予了相关工作人员引导的责任和权利,能有序引导优先车厢内其他乘客的离开和分流。

有学者认为,女性优先车厢的规定有助于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列车空间资源,不影响整体出行效率,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

也有意见提出,设立规则需进行相应的现实考量以求得最大意见的公约数,来确保初衷的真正落地,如此才是便民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