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初期的孵化阶段的华策影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而现在,华策影业通过发布新片单的形式,对外公布未来3年在投资、制作以及发行上的规划与展望,展现自身在新阶段的可能性。
作者 | 周亚波
除了成为中国影史第83部票房超过10亿的电影之外,我们或许需要关注《刺杀小说家》的另一个关键数据:根据淘票票数据,在影片总共61.9万的“想看”标记当中,20-24用户占比排在2021春节档首位。
此外,《刺杀小说家》19岁以下购票用户对这部影片的评分达到9.2分,超过均值,在所有年龄段的评分当中排名首位;而在单部影片累计想看观众画像当中,《刺杀小说家》也是春节档所有影片中第二年轻的,仅次于《唐人街探案3》。
数据直接导向了《刺杀小说家》背后“小说家宇宙”的潜力。这正是包括导演路阳、第一出品方华策影业在内对《刺杀小说家》系列作品的愿景。
3月29日,依托华策集团的支持,华策影业时隔5年再度用发布会的形式发布片单,对外公布未来3年在投资、制作以及发行上的规划与展望。从2016年6月第一次正式对外发布电影版块战略规划以来,华策影业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孵化阶段,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与反响,逐渐发展成为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
而在新的“三年计划”当中,包括正式开启的“小说家宇宙”、饶晓志执导、郭帆监制的《翻译官》、毕赣导演新作等一系列作品也都在发布会上得到公布。这背后,既是华策影业对创作力量的全方位支持、对内容的多重布局,也是华策影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新的可能性所在。
01 | 新力量
系列电影需要培养忠实的观众,忠实的观众需要优质的作品去培养,在这个势必长线的过程当中,长线稳定、懂内容制作的资金支持,就成为了实现规划的关键。
在《刺杀小说家》正片结束后的彩蛋当中,就有“小说家宇宙开启”的字样,这一概念在发布会上有了进一步的阐释。导演路阳表示,作品从雏形到最终与观众见面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这是“非常艰辛又非常欢快的5年。”在第一部作品的周期基本告一段落之后,路阳已经开始与原著作者双雪涛讨论下一步的工作。
“我心里有一个希望,可以让我们之后的电影内容可以跟文学发生关联,我肯定会抓着雪涛不放的。” 路阳表示。
在围绕电影世界观和人物的阐释当中,《刺杀小说家》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批稳定而忠实的粉丝观众群体,这是电影IP的系列化发展和商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宇宙的开启并不是一个愿景,而是一个可以执行的现实规划。
《刺杀小说家》执行制片人唐莹上台介绍了一系列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情况,IP价值的放大将随着续作的开发和周边产品的消费进一步发酵。
从2014年成立以来,华策影业一直是电影行业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华策影业也密切关注着新导演的创作能量,期待他们能为中国电影工业输出新鲜血液。例如,在《刺杀小说家》之前,华策影业就已经与导演路阳在《绣春刀II:修罗战场》当中有过密切合作。
29日的发布会上,毕赣导演上台透露了个人的第三部作品的信息,虽然除了“会是一个疯狂的故事外”没有更多的信息方便透露,但也“已经开始工作”。此外,青年导演李亘前两部作品《如果有一天我将要离开你》《我的一级兄弟》、韩轶导演第一部长篇作品《喜月》也都在发布会上得到了公开。
华策影业储备的优质IP作品《寻秦记》《内在美》都在发布会上得到了亮相。重点项目《翻译官》成为了发布会上的亮点之一,它将成为导演饶晓志继《人潮汹涌》后第四部电影作品,也是导演郭帆继饶晓志处子作《你好,疯子!》后再次担任监制。
《翻译官》讲述了一个“在极端的环境下,普通人是如何被激发出使命感”的故事,“沟通”是整个的核心关键词。饶晓志表示,这部电影是一个“大事件中小人物”的故事,只是其中小人物的专业正好可以在那个时间内做出自己的努力,最后变成一个大人物。
华策影业不仅在投资制作方面持续发力,在影片宣发方面,华策影业也一直在进行多元化尝试,和发现项目的更多可能性。
在发布会上宣布的华策影业今年宣发主控的部分片单中,不仅有《寻秦记》、《反贪风暴5》、《神探大战》等万众期待的港产大片,也将为年轻观众带来《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子弹》、《银魂:最终篇》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剧场版,还将助力《我要和你在一起》、《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等温暖清新的影片与观众的见面。
02 | 新可能
发布会上,华策影视集团副总裁、北京事业群总裁、华策影业董事长傅斌星表示,在《刺杀小说家》完成10亿票房、达成新起点后,华策未来3年向着投资、制作和发行30部作品, 百亿票房目标前进。
“对电影行业来说华策是新力量,对资本市场来说华策是新可能,我们是新一代,我们既是传承者,也是持续的开拓者,中国电影产业需要持续升级,市场需要建立有序的制度,技术需要不断地迭代。”傅斌星说道。
这种“快速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正在通过片单的发布和具体作品的亮相,呈现在行业合作伙伴面前。过去七年华策影业投资制作发行的内容中,包括了一批包含着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作品。《刺客聂隐娘》、《我的少女时代》、《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地球最后的夜晚》、《我和我的祖国》、《反贪风暴》系列、《名侦探柯南》系列等等都与华策影业有着不同环节的投入。
一些思路也将延续在华策影业的“新三年计划”当中,例如多元化、系列化的IP储备库,它体现在对《刺杀小说家》这类作品的主控开发当中,体现在了对《寻秦记》这类IP的焕新当中,也体现在《柯南》系列等高国民度的经典IP的传递当中。
在对这些作品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华策影业的开发能力、专业化工业化的平台体系以及强大的转换变现能力,都逐渐被培养、逐渐成为一种力量,这是华策影业成为资本市场新可能奠定了基础。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表示:“华策集团成立30年的内容积淀和成熟领先的平台体系,将全力支持电影项目的开发,不管是新故事还是强IP都会服务于内容,这也将是华策电影未来的一个核心努力方向和立足之本,努力打造兼具‘商业价值’和‘中国力量’的好电影,给这个行业带来更丰富多元的价值。”
赵依芳表示,七年以来,华策影业沉淀了许多电影方面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交到的团队的朋友,也包括自身对电影的认知。
如今,电影业务已经成为了华策集团的第二大业务条线,其与第一大主营条线的交流实际上也在加深,优质内容的团队培育、优势的平台化体系,都是影视创作无法脱离的低层逻辑,是华策影业在“新三年计划”当中继续成为新力量、缔造新可能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