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最南端的郴州市,郴州最南端有一个宜章县,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是革命老区县、扶贫攻坚县、省际边界县、山区农业县。
宜章县有条南关古街,它是湘粤古道中的一段,而湘粤古道又是西京古道的一段。据有关史料记载:西京古道最早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远征南越时的五十万大军践踏而成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便下令开辟一条连接中原与岭南(即京都长安到岭南)的“驿道”, 后人称之为“西京古道”。
暴动指挥部旧址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2000多人来到宜章莽山洞,与宜章党组织共同研究决定智取宜章。元月11日和12日,胡少海、朱德先后率领部队从栗源堡沿湘粤古道经南关古街进入宜章县城,在位于南关古街的“女子职业学校”设立了“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和工农革命军司令部”,并在此策划了起义具体实施方案。12日下午智取了宜章县城,打响了湘南起义的第一枪,随后起义的烈火燃遍了整个湘南。
南关古街全长1000余米,是湘粤古道城区段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保留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李文香故居”、“吴仲廉故居”、“三星桥”、“李平章家庙”、“曾日三故居”、“曾致远故居”、“曾志、彭镜秋等就读的私塾”,又是宜章红色旅游景区——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和湘南起义纪念馆的主要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925年9月,毛泽东从长沙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就是沿湘粤古道,经宜章南关古街至广东坪石镇登船南下广州。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杨贵妃喜欢吃的广东荔枝就是从这条古街飞骑至京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