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很深情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都是思念的泪水

2020-02-19     庆余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意象最为璀璨的时代。在唐诗纷繁的意象中,作为传统意象的“雨”,绝对是其中颇受欢迎的那一个。或是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灵的深山新雨;或是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温柔的春夜喜雨。总之,关乎“雨”之意象的唐诗数不胜数。但不管是哪一首,都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夜雨寄北》,便是一首关乎“雨”之意象的经典诗篇。它出自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之手,是李商隐客居异乡巴蜀期间,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七言绝句。单从“雨”之意象来看,李商隐这首诗可以说是唐诗中很深情的一场雨。虽然它只有短短的4句,但却都是李商隐对妻子深切思念的泪水。

根据现传李诗各本,《夜雨寄北》中的“北”就是北方的人,它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而根据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记载,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大中五年(851)七月。当时李商隐正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他的妻子王氏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因此李商隐的这首诗按照写给妻子来解,无疑更为深情,更为缠绵,也更容易感染读者。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即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去,我想说还没有确切的日子。我们说诗人妻子寄来的书信肯定不会只有这么一个问题,但诗人唯独选择了这个问题回答,是因为它象征着诗人妻子日日夜夜的思念之情,与盼望归来却始终不见人的相思之苦。而对于诗人李商隐来说,这句诗无疑又将他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李商隐的眼前景,即我所在的巴蜀,现在正是秋雨绵绵的时候,屋外的池塘也早已经涨满了秋雨。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商隐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但这里显然是借眼前景抒心中情,也就是借绵绵密密,淅淅沥沥的夜雨,来抒发心中无穷无尽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即等我什么时候回到家中,一定要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个时候我再对你细说,当时我在巴蜀做客期间是如何听着绵绵夜雨思念你的。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它透露的既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又是李商隐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因为一入宦海就身不由己,所以当李商隐能够回去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功成名就的时候。但现实却是李商隐只能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独剪残烛,夜不能寐。所以这两句诗除了包含了李商隐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外,还有他孤寂的情怀。也正是因为孤寂,所以才会想到回到家中“却话巴山夜雨时”。

综观李商隐的这首诗,显然与他绝大部分诗歌作品表现出来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的风光不同,更多的是一种质朴、自然,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李商隐这首诗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这一场深情的夜雨,是诗人思念的泪水啊。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dPgYXAB3uTiws8KoO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