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
普通人“宅在家”的日子变多了
但对于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言
却无法实现“宅家防护”
他们体质较弱、流动性大
是新冠肺炎的易感、易发
及高风险传播人群
也是疫情防控中最易忽略的空白点
为了让疫情防控不留漏洞
江埔街把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作为疫情防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强化集中救助管理
近日,江埔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流浪乞讨人员在辖区的分布情况,在人员比较密集的106国道沿线、吉星社区、沿江南社区、海塱社区、海塱村、江埔社区等地段加强街面巡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排查工作,并将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救助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月20日晚,江埔街相关部门联合河东派出所、社工站等在海塱辖区进行地毯式街面巡查。当晚发现一位男性流浪人员,其表面征象及体温正常,经河东派出所核查为惠州人,暂已转送回从化区救助站救助。
2月24日,江埔街相关部门联合河东派出所、江埔派出所、江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新星居委等部门劝导与救助2名在七星岗桥路段和七星体育公园附近的流浪乞讨人员。
2月25日,江埔街相关部门、辖区派出所、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塱村委等部门对居住在流溪河边的两名流浪人员进行劝导及救助工作。两人均无相关身份证明,测其体温正常,自述是云南人,年龄分别42岁和52岁,经工作人员劝导后送往从化区救助站救助。
据悉,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中,江埔街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义务告知或引导在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前往救助管理站求助。
同时,江埔街做好分类处置工作,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传染病人等及时上报卫生部门予以救治或移送至指定医院;对精神病人,联系救助站后,负责护送到指定医院;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及时上报辖区派出所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上报辖区派出所依法处置。做好每日巡查记录,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由辖区派出所进行身份核查,落实劝导、护送等工作。
此外,对护送回江埔街辖区的外出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困难群众做好接收与安置工作,解决流浪乞讨人员及其家庭困难,同时监督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防止其再次外出流浪。同时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医保等作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做好妥善安置工作,防止困难群众外出流浪。
截至2月27日,江埔街共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14人次,劝导流浪乞讨人员14人次,救助7人次,出动车辆31台次,人员152人次。
来源:江埔街
网络编辑:黄彦祯
初审:陈治
审核:梁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