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十六中赋

2019-09-10     老家许昌


许昌十六中赋‖老家许昌

文‖张超中


三国故地,汉魏摇篮。青梅酒冽兮,慰英雄豪杰;灞陵马嘶兮,颂义胆忠肝。七子含英,华章溢彩,芳沁翰林三径;三曹咀华,雄文铿锵,声蜚帝都二坛。

灞陵桥北,青梅亭畔。许昌十六中学,挺秀许都杏坛。筚路蓝缕兮,垦圃一九七一,栉风沐雨兮,沧桑卌八坷舛。闾里筹地肇基,布衣添砖续椽。削伏沴孽兮,披荆斩棘前行;悉理撂荒兮,开拓步履维艰。一度意欲易址,多方磨折宥全。续学前赴后继,文脉薪火相传。穷且益坚,绳床蜗居于陋窗矮屋;贫贱不移,漏痕斜淋于黛瓦青砖。孱身伏案,呕心沥血,长吟化雨润物声;朔风虐窗,继晷焚膏,齐诵广厦千万间。


德承前哲兮,沐清化之重道熏风;骏发踔厉兮,挂兴国之教改云帆。革故鼎新,完备文典。俱兴土木,内修外兼。轩宇鳞栉,“厚德”“致远”交辉,“思源”“德馨”袂联。场圃旷芳,“善德”通衢广陌,“清芬”蝶舞花间。“感恩泉”涌三春淸晖;“桃花潭”映千尺情缘。春催桃李兮,玉树逢甘滋而葳蕤;睢园绿竹兮,蘅芷和流光以绚烂。桂影婆娑兮,啭雏凤之清音;翘楚渊薮兮,暖程门之雪庵。晨光熹微兮,绣口诵风雅于危楼;繁星璀璨兮,锦心悟师道于芹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在兹念兹兮,“明德弘毅,砺学尚衡”;校风莫失莫忘兮,“博知躬行,志存高远。”为中华崛起而苦读;圆复兴伟梦以躬践。风清气正兮,上行先忧后乐;思慎行笃兮,下效心齐移山。恤留守稚童兮,开寄宿之先河;创育人佳绩兮,露尖角于黉前。舞勺飒爽,豆蔻蹁跹。兼收并蓄,纵观博览。切磋砥砺,乐学精研。天堑飞架,稳执业内牛耳;柳叶巧剪,轻加杏林轩冕……


杏坛有道,烛炬燃心,师恩深似江海;学海无涯,针锥刺股,俊逸灿若星汉。鹤冲九天兮,荫桑梓伟业赫赫;蚕吐千丝兮,垂汗青爱心拳拳。寸草春晖,欣蟾宫月满;老树虬枝,喜桃李万千。

岁在己亥,序属仲秋。雅序新竣,神采焕然。光风霁月,兰桂馥远。恰逢迎新,正冠入泮。饰旧馆抚今追昔,铭鼎训而勖后学;焕新姿承前启后,镂金石以记先贤。特勒此赋,碑记里程。

己亥仲秋于汉魏故都


【注释】

许昌乃汉魏故都,魏基昌于许,故曰许昌。

青梅亭曹操青梅煮酒,畅论英雄,灞陵桥关公封金挂印,横刀立马,挑袍西去寻兄,忠肝义胆,光照后人。

建安时期的著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等七人,世称“建安七子”。晋·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

曹操、曹丕、曹植并称“三曹”,独霸文武二坛,横槊赋诗,文武兼备。

许昌市第十六中学创建于一九七一年,正值文革后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风雨历程48载,步履维艰,实属不易。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卌[xì]:四十。坷舛 [kěchuǎn]:形容经历坎坷,波折多横。

削伏沴孽[lì niè]:沴孽:妖孽灾害。 唐柳宗元 《皇帝册尊号贺皇太子笺》:“削伏沴孽,赞扬辉光,鸿名载升,大庆周洽。”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点燃蜡烛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德承前哲:以赵会芹为首的现任领导班子继承历届班子的德智,率先垂范锐意进取,成绩卓著。踔厉 [chuō lì]:雄健、奋发。

厚德致远交辉:教学楼取名厚德楼。《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实验楼冠名致远楼。善德幽径途坦:教学楼前到大门口的广场取名“善德广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清芬:学校花园冠名“清芬”。清芬:清香,也喻高洁的德行。晋·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广场东边开“感恩泉”。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桃花潭”碧:广场西面设“桃花潭”。寓莘莘学子重情重义。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葳蕤 [wēi ruí]: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菡萏:未开的荷花。清芬:香草。 晋·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睢园绿竹: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雏凤:比喻后代超越前辈,更有才华。 唐·李商隐:“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渊薮 [yuān sǒu]:比喻某种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名师屋内人声鼎沸,温暖了老师的雪庵。比喻名师门下出类拔萃者很多。宋代有一个叫杨时的人,去拜访程颐。程颐醒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比喻尊师重道。

晨光熹微,学子在高高的教学楼上,诵读国学经典;繁星璀璨,夜深人静,老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

我校以“明德弘毅,砺学尚恒”为校训。明德弘毅:《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砺学尚恒:砺,磨砺、磨练。指在学业上刻苦努力、用心磨练。《说文解字》:“心以舟施,恒也。”毛泽东少年时代将明代学者胡居仁所撰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校以“慎思笃行,志存高远”为校风,《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诸葛亮夫《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

我校是许昌市最早实行寄宿制的学校,为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体恤留守儿童,安排食宿。黉 [hóng]:现在借指学校。

舞勺飒爽: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出自《礼记·内则》。豆蔻 [dòu kòu]:指少女十三四岁的青春年华。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蹁跹 [piān xiān]:形容轻盈的舞姿。


天堑飞架: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执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我校校友李铁柱同学执教的东南大学路桥科技在全国名列前茅。柳叶:外科手术刀称为“柳叶刀”。杏林:古代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轩冕:古时指官位爵禄以及显贵的人。以屈建新为首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外科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得到业内较高评价。

唐李商隐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战国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形容学习刻苦。

雅序:古代对学校的称谓。《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古称入学读书为“采芹”。开学典礼自古有之,凡新生入学,都要正衣冠,入泮池,拜孔子等入学仪式。


【作者简介】张超中,男,河南省临颍县人,汉族,1963 年9月生,1984年6月,河南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法学学士,许昌高中高级教师。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尝试性创作诗词曲赋数百首(篇)。创作的《许昌高中赋》、《许昌市十六中赋》已勒石校内。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ZoaHW0BJleJMoPMoO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