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前的德国:联盟与敌人

2020-10-13     坤丽科技

原标题:一战爆发前的德国:联盟与敌人

在1914年6月28日,法兰兹·斐迪南大公被人暗杀,正是这个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四个伟大的帝国不复存在,一堆新兴国家诞生了,社会运动在各国呈现爆炸性成长,国际主义份子或法西斯份子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样貌。

这场大战造成近4千万人受伤或死亡,其中包括了将近1千万名死去的士兵,而当时世界总人数只有现在的1/4不到。但为什么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战争会爆发?为什么要利用这场大战?

在20世纪初期,人们谈到一场欧洲战争时往往会充满各种浪漫幻想,尤其是那些军事领袖,他们期望能光宗耀祖,但从没上过战场的他们常认为一场战争是有必要的。此外在革命主义、罢工以及劳工暴力事件的推波助澜下,再加上各国陷入了民族主义狂热之中,这一切都在20世纪初引导着欧洲走上那一条路。

德国从普鲁士到一个统一的国家,接着在俾斯麦领导下于1871年打倒法国后,德国成为了欧洲领导者,而那正是一切的开端。

在1914年,柏林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如果你想认真学习某个主题,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去处。新词汇像是赫兹、伦琴射线、马赫或柴油全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而英国内阁大臣们、俄国布尔什维克派,他们全部都是在德国受教育的。

德国甚至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工业巨人,许多人们,不光只是德国人而已,梦想着一个德国统治的欧洲,或是多国家组成的大德意志联邦。而这个联邦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英国或美国的影响。它可以从法国或斯堪地那维亚取得原料,同时拥有自己的煤矿与钢铁工业,而且很可望能殖民北非或中东来获取当地的石油。

这是一个很恢弘的梦想,而且这距离现实也不算太远,尤其是当了解了当时欧洲以外的世界后。要知道当时的非洲与印度基本上是受欧洲统治的,中国政府正面临崩溃危机,奥斯曼帝国也看起来快要崩溃了。因此要达成这个梦想,德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它那边也说德文的邻居一起努力。

德国与奥匈帝国自1879年起便成为同盟,虽然奥匈帝国本身已摇摇欲坠是个很大的问题。奥匈帝国有着严重的管理不善问题,事实上只要看一下周围的世界就能了解,奥匈帝国完全就是跟时代脱节的状况。当其他欧洲国家正经历大规模民族主义洗礼时,奥匈帝国却有着15种不同语言的国歌。自从1848年坐上宝座以来,法兰兹·约瑟夫皇帝如今已高龄84岁了,而他也完全与现代欧洲脱节并常常做出一些令人质疑的选择。

德国与奥匈帝国是三国同盟中的其中两国,而意大利在当时则是第三个。但没人真的期望他们能在战争中帮上忙,德国与法国因为历史因素而彼此交恶,而且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横扫法国后情况更加的恶劣。

当俾斯麦治理德国时,他努力培养与俄国间的友谊,但那已经是很久远以前的事了。当时许多德国菁英公然的看轻俄国。而当德国的工业与军事力量成长茁壮后,俄国与法国结成同盟。因此在1907年正式组成了由英国、法国与俄国的三国协约。

德国当时与奥斯曼帝国关系良好,对俄国来说,一旦达达尼尔海峡落入德国手中,那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噩梦。因为俄国高达90%的小麦出口是经由这里出去的,但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以及其他斯拉夫民族,这代表着俄国正不断的给奥匈帝国及鄂图曼帝国带来困扰。所有人都担心另一场巴尔干战争爆发,情势的确很紧张,但还没真的爆发。

而这时德国与英国还有一个特殊状况。德国与英国彼此互相崇敬对方的文化、工业与军事力量,德国特别崇敬英国那庞大的帝国以及那史无前例庞大的皇家海军。而且许多德国人相信皇家海军是关键,协助英国建立起跨洋帝国并掌握统治世界的权力。历史学家诺曼1史东的话:“德国最后所面临的是一个跟大不列颠有关的问题,而当德国开始建造一支舰队准备去攻击英国时,它犯下了20世纪最严重的错误”。

这话说的很重,但想想看,德皇威廉,统治了德国数十载,完全忽略了德国百姓不想开战的心情,也忽略了他们敬重英国这件事而建造了一支舰队。这支舰队只为一个目的而建造,那就是挑战英国。当时就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温斯顿·邱吉尔曾建议双方停止海军的军备竞赛,并解释了对于英国来说,海军是维持住广大殖民地的必需品,但对德国来说,海军就像是奢侈品一样。

但德皇威廉听不进去并持续建造德国海军。德国海军花了1/3的国防预算,这让德国没办法同时面对法国与俄国进行两面作战。同时这也代表了会有一大堆巨大的战船待在港口内,不断的嘲弄皇家舰队。

而在战时时德国与英国间有大量的海上战斗,尤其是潜水艇战斗,但那些战舰什么都没做,它们就这样待在港口内占空间,直到船员发起叛变为止。这些船只的装甲比英国船舰还厚,而她们真的非常具有震撼力,但这些船舰就只是放在那嘲笑英国,因为英国为了保持2比1的海上优势而过度造舰,以至于最后必须与法国跟俄国协商共同防御的事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VsjIXUBLq-Ct6CZar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