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队“常任理事” ——四级警士长张志强

2019-10-27     云南武警

“听口令:突刺,刺!”

“杀!”

初秋时节,七月流火。在武警文山支队教导队校武场上,由一百名官兵组成的刺杀方阵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八一”军营开放日汇报表演彩排。方阵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伴随着每一次完成动作之时汇聚一齐奔涌而出的杀喊声,其怒发冲冠之势,势如破竹,如雷贯耳。

带方阵如同带兵。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熊者,谓带勇不当。这一刺杀方阵的指挥员,是一位身材精瘦皮肤黝黑面色凛冽的四级警士长——张志强。

入伍至今,这位80后老班长,曾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被评为优秀士官,1次被评为训练能手,2次被评为执勤能手。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被总队评为优秀教练员。细数张志强的荣誉墙,不由得想起他的军旅格言——“干才有底气,干了就有办法。”

厚积薄发,迎难而上。这是对张志强13年来军旅生活的一个简要概括。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字,来了解这位老武警。

“常”

从2014年第一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教练员集训开始,就注定了这位被战士们称为“来者不善”的老班长张志强往后的工作状态。

他常年在外,连续六年担任教导队集训轮训分队主要科目负责人。带新训骨干,带新兵,带预提指挥士官集训,带勤训轮换主要科目训练教学,带应急班排比武考核组织实施,这些已经是他习以为常的家常便饭。

所谓“来者不善”,是指他潜心钻研教学任务和负有强烈责任感的工作状态。

当年,第一次参加总队军事教练员集训的他,没有从事军事教练员甚至参加总队集训的经历,毫无诸如电脑操作、多媒体教学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础,初来乍到的他只有一脸的迷茫和困惑。然而,最后他硬是在总队集训比武赛场上摘得了战术科目第二名的奖牌。

“任”

肩负重担,任重道远。在常人看来,能力越大,扛的事情和责任就越大。相反,张志强一开始就表现平平。他的能力素质恰好就是被“担子”一次次给压出来的。

“组织交给我的任务,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我只知道不能说不,要利利索索地抓好落实。”张志强接着补充说道,“我在能力方面,也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或者说得很突出那种,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已。”

平淡无奇之人,波澜不惊之时,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之处,其结果便是这个人的成长进步。

“理”

带兵有理,管理有法。作为老武警,长期担任班长和教练员角色的他很会理那些兵的杂七杂八。兵不得不对他心怀敬畏之心,管理上经常是一套组合拳下来就能达到其欲树立正规秩序之目的,几近是招招得法。

“搞得好,那你就有道理;整不好,什么也别想。”在一次组织障碍训练,张志强采用了“打七寸”的方法,对蒙混过关者和畏难不前者,有针对性地提要求和标准,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训者再也没有了训练场上的慵懒之气。

“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张志强会来事的一面。带兵,特别是每年在带预提指挥士官集训,他都会留心关照那些会来事的兵。因为,在他眼里,会来事不是来猫腻的事,而是会留心积累处理事情完成工作的习惯。

“培养好的习惯,才能不断增长你们自己的指挥管理能力。”在一次讲评新晋士官该怎么抓好基层管理这项工作时,张志强着重点明了从上等兵到士官要走的这一转变之路。

对于兵,他能够合理给任务,敢于压担子,善于观察和指出工作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是最好的办法和途径。没有实干精神,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没有一干干到底的决心行动,最终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

四级警士长张志强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活着,就是干!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西畴精神)

监 制:冯贵富

总 编:陈仕祖 余仕勇 朱 强

主 编:欧阳林 卢文高

编 辑:张 伟 李定干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QjeDm4BMH2_cNUg-H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