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娃的3种做法,90%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

2020-02-27   成长说



前两天看到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有一个过度关心孩子的妈妈是什么感受?


网友的留言触目惊心:


有一个网友自述,自己已经26岁了,妈妈还严密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发微信、打电话,一时半会没回复,就疯狂地联系自己的朋友。



母亲爱孩子毋庸置疑,但过度的爱,或许是一种伤害,正如网友所言:“我妈非常爱我,可我时常因为她的爱感到窒息”。


对孩子而言,不讲方式的母爱,就是一种伤害。母亲爱的越浓烈,孩子活的越痛苦。


过度的保护是一种伤害

我有个表姐,费尽周折才得了个孩子,所以格外爱惜。甚至为了让孩子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从繁华的市中心,搬到了偏僻的郊区。

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去体检,发现大运动有些迟缓,不会爬,这可急坏了一家人。


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说孩子没有任何问题,爬行的生理条件都具备。

这就奇了,既然孩子没问题,那为什么不会爬呢?


经过一番折腾,才找到原因:表姐一天到晚将孩子抱在怀里,根本不给孩子爬行的机会。

她怕地上有细菌、怕地上凉、怕磕到、怕滑倒、怕孩子不注意捡地上的脏东西吃……所以整天把孩子抱在怀里,保护他不受一点伤害。

医生严肃地告诉表姐,如果一直不放手让孩子爬行,将来孩子的协调能力会很差,走路会摔更多跟头。



武志红曾说:“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东西,常常导致伤害,并且越爱越容易导致伤害。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过一个名为翠鸟移巢的故事。


翠鸟本来为了躲避祸患把巢穴建的很高,但等翠鸟宝宝出生后,担心翠鸟跌落就把巢穴的位置降低。

等小翠鸟萌出茸茸的细毛,翠鸟更爱惜自己的孩子了,把巢穴建的更低。


于是,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又何尝不是翠鸟。打着保护的名义,却剪断孩子翱翔的翅膀。

因为太爱,给予过度的保护。护他周全、替他受苦,但这些未吃的苦,将来终究会变成巴掌狠狠抽在孩子的脸上。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最终会加倍吃苦。


过度的担心是一种诅咒

微博上,看到一个妈妈求助。


她朋友的孩子因为抑郁症休学了,于是她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儿子“自我要求高容易压力过大,焦虑”。


还进行星座分析,什么儿子是天蝎座啦,喜爱追求完美啦等等……然后自己脑补了一出儿子即将焦虑抑郁的大戏。

评论区的家长也纷纷留言,表示非常理解。


如果没有孩子之前我一定会觉得这个妈妈太神经质了,可是自从当了妈之后,我才深切体会到这些家长的感受:

儿子小的时候一直体重偏轻,见到同龄的宝宝,我总是下意识地去评判这个孩子的体重情况,看到胖乎乎的宝宝就特别的羡慕,问人家是如何喂养的,自己的怎么这么瘦。

我还买了一个体重秤,每天固定时间称重,长一点点就欣喜若狂,如果不涨就特别难受焦虑。

后来,我妈受不了了,很认真地对我说:


不要逢人就说你的孩子瘦,说他不好,你总是在担心他,他不会好的。


你担心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孩子的体重变好,反而将你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了我们所有人,对孩子影响更不好。

证严法师说过:“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



生活中,胆小的孩子,妈妈总是在担心孩子过于胆小;粗心的孩子,妈妈总是在担心孩子过于粗心;拖沓的孩子,妈妈总是在念叨:“你太慢啦,你快一点,不要再磨叽了”……

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是担心的那个结果越是会出现。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你越担心、就时时提醒、就越是在强化。于是,担心就变成了诅咒,担心一次、诅咒一次。慢慢孩子就变成了你最怕看到的样子。

担心是猛烈的诅咒,相信才是炙热的祝福。证严法师告诫父母: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担心她的孩子。


过度的付出是一种负担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妈妈,让众多网友大呼受不了。

不管儿子走到哪,都要跟着给儿子随时做饭;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汤;把儿子的每一条微博抄下来;干涉儿子的每一段感情……

她骄傲的说: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我的儿子的。

年近40还未婚的朱雨辰说:“我单身的一半原因,归功于我妈。”网友的评论特别精辟:凭母亲实力单身。

但是朱雨辰也说过:“我知你为我好,可是,这份爱太沉重。”深夜的痛哭,让我们看到被妈妈用生命爱着的他并不快乐。

母亲过度的付出,对孩子是一种负担。更可怕的是母亲将这种牺牲自我的付出引以为傲。



与这过度付出类型母亲截然相反的是高晓松的妈妈。

一次高晓松过生日,他的母亲把这件事忘的一干二净。高晓松却非常高兴。

原来她的妈妈是因为要参加合唱团排练,不能因为自己个人原因而影响集体的活动。



很多孩子都非常希望父母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自己的身上。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只要你好,妈妈怎么样都行!

为了你,妈妈都可以把命给你!

孩子,你是我的一切,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

这些看似令人动容的母爱宣言,实际细思极恐。当母亲发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没有顺从自己的意愿。宣言就变成了控诉:

我都为你付出一切了。你竟然还不听我的话!

我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

以爱之名的控制,使母亲变成了情感的勒索者。


心理学博士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写道:情感勒索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着你,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多少与孩子相爱相杀的母亲,忽略了,母亲与孩子之间本就是渐行渐远的修行。

我们的孩子不是为我们而来的,而是为他的生命而来,只是顺便和我们结个缘而已。

比起苦大仇深、过度付出的保姆,孩子更想要一个榜样。牺牲式的付出,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三流的妈妈做保姆,一流的妈妈做榜样

最近,因为《主持人大赛》董卿又火了。在这个被称为“神仙打架”的节目中,网友把董卿封为“神仙中的神仙”。



温柔坚定、直戳灵魂。网友评论:听了董卿的点评,我想回去好好看书。

然而,博学多才如董卿,在初为人母时,也曾迷茫疑惑过:是该放弃所有,一心一意辅佐孩子成长,还是继续前行,追寻自我成长与突破?

最终她决定重返职场,披荆斩棘。并说:“你希望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


太爱孩子的妈妈不会有好结果,爱孩子之前请先好好爱自己!


母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你成为他的榜样,而他想要活得和你一样。


言传身教,永远胜过不停说教。你努力生活、爱惜自我,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 END -

作者:成长说-夏瑞雪,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成长说原创,专注于0-12岁孩子的成长,专业的师资团队,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为父母提供专业的教育、学习等信息、观点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