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我们不能是朋友》:成年人的爱情,太难了

2019-07-30   小Y叹职场

作者 | 小Y




​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一部改编自台湾人气小说家阿亚梅的同名小说《我们不能是朋友》的电视剧火了起来。

该片是由执导过多部经典台湾偶像剧的冯凯导演执导,由凭借《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走红的刘以豪,以及近两年经常出没在大陆综艺中的郭雪芙主演。

该片一上映就引起众多网友的争议,大多围绕“三观”进行争议,之所以被质疑三观不正,皆因《我们不能是朋友》是剧集市场极少出现的题材。

讲述一段禁忌之恋:出轨男女婚前相爱史,两对分别有未婚对象的都市男女,双双出轨陷入爱情。

导演曾用十二个字叙述该剧的基调:社会爱情写实情色温馨感人。

朋友之前

褚克桓(刘以豪 饰)是一家知名证券公司的王牌交易员,典型的成功人士,且凭实力拿下了创投CEO的位置。

生活中他有一个爱情长跑10年的女朋友高子媛,在女友不经同意私自将双方的孩子打掉那刻起,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女友虽察觉情变但深爱褚克桓。

但她过分参与褚克桓的生活与事业,更令褚克桓深感不适极力摆脱。

周惟惟(郭雪芙 饰)是一家电脑公司的专案经理,普通小白领,生活独立、勤俭节约,因公司禁止办公室恋情,于男友黎皓一偷偷交往三年。

两人每日省吃俭用、按部就班,只为共同买房计划和达成65岁退休计划。

周惟惟以为生活将如男友计划那般顺利执行,直到她偶遇褚克桓...

褚克桓在被周惟惟吸引后,很快便表露出霸道与强势的进攻态度,并一针见血指出周惟惟与男友计划生活的潜在风险,并了解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目前该片已接近尾声,但从上映开始豆瓣评分一直保持8.0分以上,该片讲述禁忌之恋却又让观众不可自拔,《我们不能是朋友》究竟是何魔力呢?

道德与爱情,应该是独立、还是制约?

最近几年来,台剧开始试着慢慢摆脱以往无脑恋爱偶像剧的枷锁,另辟蹊径从社会、人性、道德间寻找可以值得探讨的话题。

比如《荼蘼》、《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把青》等多部电视剧。

道德与爱情,应该是独立的还是制约的?是推崇真爱无罪还是需要道德谴责?

该选择“对”的人还是“爱”的人,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偶然的一次机会,周惟惟和褚克桓相遇,褚克桓对这个认真的女孩产生了好奇心,并被周惟惟吸引对她展开了追求,而周惟惟也对褚克桓产生了好感。

有网友说面对像褚克桓这样男神级别的人强势而猛烈追求,谁能不爱上他呢?

那么问题来了,男女主角都有各自的恋爱对象,从道德层面来说,周惟惟和褚克桓两个人在原本都有对象和配偶的情况下,暗戳戳的玩起了地下情,暧昧不清的关系已经算是出轨了。

但是,当我们看褚克桓有“控制型”女友时,所谓的“为你好”只会让人窒息,想要逃离掌控,却被十年前对女友“母亲”的承诺所束缚,变得无能为力。

面对周惟惟“自私型”的男友的时,生活已经是完全规划好了的,为了省钱存钱,吃饭挑最便宜的地儿,下雨舍不得买伞。

他们这样的爱情真的有延续下去的意义和价值吗?

当我们不囿于三观的简单评价来观看这些作品,就能感受到作品的深意,影视剧折射出的意义,树立三观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但其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受众展现多元化的世界,其他人如何生活?他们抱有怎样的世界观、情感观以及人生价值观,人性经不经得起考验,以及浮华褪去后人的本真模样。

《我们不能是朋友》以主人公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为什么一段感情出现裂缝,他们能够选择得过且过,直到遇到“下家”后,才面对自己勇敢分手?

当然,影视剧也并非是对“出轨”的鼓吹,毫无疑问任何出发点下的出轨都是一种道德瑕疵,但通过道德缝隙看人性、在一段破裂关系中获得启示,才是这些作品所更想挖掘点立意点。

有些人所谓的三观不正,只是止损点不在你们所期望的位置。

没有人规定不能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能爱上其他人,更没人有人规定一生只可以爱一个人,你的人生是需要你自己过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照着计划走,又或者是被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当然,我们是不鼓励两性关系不清白的情况下发展新恋情,劈腿出轨是不道德的,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是对自己现任的侮辱。

即使遇到真爱,也应该在分手后再发展恋情。

有人说:道德争议是外壳。我们要透过外壳看到实际内在的东西。

正式因为有了《我们不能是朋友》这样的质疑和争议,才让更多的网友直面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真爱面前,两个人应该是独立的,但同时也应该是相互制约的。

至少,不要踩着道德这条线去寻找真爱。

是爱还是绑架?两者只是一线之差

剧中男主人公褚克桓是一个王牌交易员,在事业上霸气掌握一切,爱情上有相守10年漂亮女友在身旁,替他打理生活帮铺路,在别人眼中是“人生胜利组”。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爱情已经回不去了”。他厌烦女友一直打着“我是为你好”口头禅,私自决定许多事,内心却早已空虚。

而女主人公周惟惟是一家电脑公司的专案经理,普通小白领,生活独立、勤俭节约,与男友黎皓一偷偷交往三年。

每日省吃俭用、按部就班,只为共同买房计划和达成65岁退休计划。就快结婚时,褚克桓的“灵魂式”拷问如重锤般敲醒了沉睡多年的周惟惟。

周惟惟忍无可忍,终于问自己男朋友关于“人生意外”的问题时,他竟然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反而还在想什么plan B。

一个是面对的是口口声声“为你好”的女友,十年全心全意为你付出所有,动不动就拿责任来威胁,以爱的名义对你好,不接受就是不知好歹,怎么反抗?

一个是面对详细规划人生“为我们的好”的男友,大到房子,小到吃饭,伤心时的零陪伴,生活完全没有“肆意妄为”、“任性自由”。

因为一切都是规划好的,没有例外,更没有特殊,不执行就是破坏规矩,两个人的人生计划就实现不了,怎么反驳?

无论是高子媛还是黎皓一,他们都以“爱”的名义绑架着另外一半。口口声声是“为你好”,殊不知褚克桓和周惟惟正如紧握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得越快。

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被裹挟和计划的。

褚克桓和周惟惟他们都在挣扎,在彼此的感情里觉得快要窒息,却怎么也挣扎不开,高子媛和黎皓一就如困兽般的生活完全摊开在他们的面前。

这样的爱情他们到底要怎么继续?

爱,有时候如同魔咒,让人简直有想死的冲动。

责任,有时候就是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有时候,我们往往觉得“为你好”,是为了对方好,殊不知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对对方进行绑架。

爱与绑架之间,只有一线之差,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在爱情里要学习的重要的课程。

我所理解的“为你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尊重对方,给予彼此自由空间,而不是越俎代庖,不是自作主张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安排对方的生活。

生命不是孤岛,每个生命都是相连的,但生命又是独立的,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

对于亲密的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不爱了,就一定要分手吗?

现实生活中,其实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通常是如果没遇到一个心仪的人,是不会有决心和另一半决裂的。

因为如果这个人不出现,大部分人的做法都是将就着进入婚姻,将就着过一生,哪怕是不开心。

禇克桓和周惟惟错误的相遇,擦出致命的火花。实际就是两对貌合神离的情侣,在婚前认清自己罢了。

爱情最怕的是比较,如果不是褚克桓的到来,周惟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爱情有问题;如果不是周惟惟的出现,褚克桓也没有勇气结束自己长达十年的恋爱长跑。

所以,其实周惟惟爱的不是黎皓一,她爱的只是黎皓一给她规划好的人生之路;而褚克桓也早就不爱高子媛,十年的爱情早已在柴米油盐中消耗殆尽。

周惟惟、褚克桓彼此的出现都只是加速了他们各自爱情的破碎。

不是不爱了,而是已经爱够了。

两个人,三年后感情早已化淡转薄,更何况是十年,剩下的可能就是亲情和责任了。

度过新婚燕尔之后生活开始归于平淡和琐碎,就是感情的疲惫期和乏味期。

那么,爱情里,如果不爱了就真的要分手吗?

有人说,爱情的保鲜期大约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剩下的只是亲情和依赖。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 ,总会有一些灰色地带。

当平淡的感情遇到激情的爱情,就会从当初的得过且过到彻底放手。

现实生活往往可能比这更狗血。即使今天周惟惟和禇克桓遇到的不是彼此,换作是其他人,也同样会爱上对方选择分手。

虽然禇克桓的“控制型”女友让人有点抓狂,但是事无巨细的帮助你安排好生活,帮助你事业上的成长,这不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伴侣吗?

而周惟惟“自私型”的男友看似自私,其实都是在为他们的未来计划打算,规划好人生的每一步,现实中很多女人不也希望过日子能有一个替你操心,帮你分担,会打理生活的男人吗?

试想一下,如果周惟惟和禇克桓最后走到了一起,三年、十年以后,当爱情的多巴胺消失后,他们又该如何面对今天选择的这份感情呢?他们遇到另外一个周惟惟、禇克桓,还是会选择抛弃彼此。

一段关系里,重要的不是你和谁在一起,而是你和谁在一起怎么去维系这段感情,包容、理解、沟通、相互扶持、成长才是爱情长跑的重要源动力。

好多人说这部剧三观不正,可是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呢?谁定义的正确的三观呢?

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建议大家别急着给他们贴“道德”的标签,也别急着说什么“出轨”、“三观不正”等言论。

《春夜》的导演安畔锡曾经说过,“剧”就像是镜子,它是反映我们生活的唯一方式。

没错,反映的还是人性最透彻的一面。

《我们不能是朋友》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探讨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和读者的思考。否则,像安娜卡列尼娜、哈姆雷特这样的所谓三观不正的作品是怎么成为世界名著的呢?

正如 冯凯导演所说:“意在用偶像剧的华丽外壳,去探讨内心的人性挣扎。”

那么,这种像蜜糖,又像毒药的关系到底究竟该怎么去解决呢?

我想,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因为,成年人的爱情,太难了。

-END-


作者:小Y,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具有8年项目管理经验、4年企业培训经验的职场宝妈。专注职场领域,实现个人成长。

欢迎关注:小Y叹职场,你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