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北京,总是想感受一下地道的北京特色美食。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想感受一下最真实的北京的味道。可是最终,一腔热血的我们,被酸臭的豆汁儿、黏腻的炒肝儿、脏器味浓郁的卤煮给一一劝退了,就连最亲民的炸灌肠,都摆了我们一道。(因为炸灌肠里没有肉也不是肠,就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炸粉面子。。。)
每个城市,总有一样或两样能拿得出手的小吃,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青年。但是,在北京卖的最好的,永远是那些外来小吃,比如说烤冷面、煎饼果子等等。北京的小吃姑且如此,北京菜更是一言难尽。八大菜系里,唯独没有北京菜这回事。本帮菜有腌笃鲜让人鲜掉眉毛,广东菜以食材的原汁原味让人味蕾沦陷,但是到了北京菜这里,你会发现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毁掉食物的原本味道,因为北京人做菜喜欢以黄酱入菜,并以淀粉勾芡,不管什么食材,最后做出来总是颜色和味道并重,吃到最后,甚至能让人忘了自己到底吃的是菜还是酱。作为首都,北京是经济、文化中心,但是提到美食,北京这里似乎是一个黑洞,任何好吃的食物到了这,最后都无疾而终。
为啥广东都是好吃的?因为广东依山傍水,物产丰富,生活在那里的人物质生活太美好了,可入菜的食材也是无比丰富。所以广东人每天就光琢磨吃点啥、怎么吃了?而北京呢,似乎天生就有把一切本应该入乡随俗的食物变得粗糙难吃的魔力!在广东,你花十几块钱就能吃到美味的烧味或者是爽口的肠粉,可是到了北京,同样的价格下,你可能会得到一份被酱油模糊了本色的大杂烩式盖饭。北京没有好吃的,这事儿到底怪谁?谁也别埋怨了,这其中,可能就有你的一份功劳。
首先,客观的说一下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气候冬冷夏热,不利于很多植物的生长。而外来的新鲜食材,又难以得到良好的保存。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本身的鲜美味道了。北京人民为了掩盖其不好的味道,做菜的时候通常下料都比较狠,其实只是为了遮盖食物的本味罢了。
其次,让北京菜不那么好吃的,就有可能是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人了。因为北京外来人口居多,所以大家的口味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北京菜的发展。而北京菜本身也没有太多的独特之处,所以当全国各地的人民涌进北京的时候,众多口味难以融合,而为了适应更多人的口味需求,北京菜只好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来改去,以至于改到最后,面目全非,本地人不喜欢,外地人依旧是适应不来。
每一个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都对原本家乡的食物有着深刻的记忆。到了北京之后,难免会对北京的食物产生分歧,所以,久而久之,外地人来的越多,北京食物难吃的呼声就越大。久而久之,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没有好吃的这件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