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溪县与东临新区交界有一乐氏族人聚落名高坪,《金溪县地名志》载:“高坪,系大队所在地。在陈坊积西偏南4公里,因村处双陈河南畔大片平畈中间的高地上,故名。”高坪村,清代属金溪县归德乡十七都,今属江西金溪县陈坊积乡管辖,945县道从村旁穿越而过,在县道旁边有一古寺庙名定香禅院,此则高坪村标志性建筑之一。
定香禅院
定香禅院建于大清康熙戊子年(1708),世祀灵济禅师为守土之神,院内墙上嵌有清乾隆四十一年贵溪县儒学教谕乐三省所撰《定香禅院记》重刻碑文,其载:乐氏族人之定香禅院始建元末明初,三易其址。灵济禅师,唐武宗时人,自池阳来寓临川延寿乡,于丛林下燕坐,诵一字顶轮王咒,凡二十年不寐,曰旸而旸,曰雨而雨,乡人因建精舍居之,号孔仙院。唐会昌初,严沙门之禁,太守穆栖梧庇之郡城,其徒群集,卒瘗桐林岭。宋治平间旱,乡人言其塔灵,赐号“灵济”,今仰山塔是也。明嘉靖间,师乩示改庙号曰“定香”。清代《临川县志》亦有灵济禅师传。
彦辉公祠
从定香禅院沿路向西行不远为彦辉公祠,匾额纪年显示彦辉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重修,门坊上人物造型雕刻图案均遭毁坏,公祠座北朝南,内部布局两进两天井,梁柱粗硕雄伟,在金溪十分罕见。另在村庄中还保存有乐氏宗祠等数座祠堂,从众多祠堂数量也反映出高坪乐氏一族子嗣繁荣兴旺。
彦辉公祠内部结构
《高坪乐氏宗谱》载:高坪始迁祖为乐子城,生于宋祥兴乙卯年(1279),系宜黄霍源十八世,为隋唐开科举以来抚州市第一位进士乐史后裔。宋元易代之际,乐子城由东乡县廉溪迁居高坪,生子七,之后乐氏家族不断繁衍发展壮大,历代仕宦名人辈出,诸如明弘治进士乐木亭,官至陕西布政使;明嘉靖进士乐其雅,位及云南巡按御史;清乾隆拔贡乐莲裳,善骈体和词类,其诗疾俗发聩,著有《青芝山馆诗集》和《耳食录》传世。
街巷格局
礼门
市井街巷
据史料记载:隋唐开科举以来抚州市第一位进士乐史有着非一般的传奇人生经历,不仅仅会当官,更会写作,前后著书20 余种,共1018卷,简直堪称编著高手中的高手。乐史(930-1007),字子正,崇贤乡霍源(今属江西省宜黄县)人,母梦异人含吞五色珠而生,有文辞。初任江南,为秘书郎。宋太宗朝举进士,佐武成车,上书言事,擢著作郎,知陵州,献《金明池赋》,召为三馆编修,迁著作郎直史馆,转太常博士,知许黄二州,又知商州,积官至职方员外郎,卒年七十八,尝编《寰宇记》二百卷,其他杂编又四百九十余卷,自为文百卷,子黄目。
明清时期赣派民居
民国时期赣派民居
解放前后,高坪村曾一度以村中街巷为界,临川、金溪各管一半地域,临川属七区太阳乡,金溪属二区广福乡,于1953年并入金溪七区官塘乡。旧时,高坪村街巷纵横交错,如今村中街巷脉络依然清晰,以一横一纵交错的“十字型”街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展开,排列着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天井式赣派传统建筑,横街上有清同治年间光裕书院,隔壁为普济堂生熟药铺,在墙上有模糊不清的“普济堂生熟药铺”招牌,据说从前高坪村一村就有三家药铺。在横巷中间位置有一纵巷与其交叉垂直,于纵巷两端各设有一道关门,分别称为义路、礼门,另村中遗存有锁钥、名表百城等关门,至今高坪村仍流传“三十六井,七十二关”传说,可以想象往昔村庄格局之广大,功能之齐备,人烟之稠密, 市井之繁华,不曾想到的是由于社会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改变,如今老村庄里人去楼空,呈现日渐衰败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