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读的孩子的家长都是相似的,不爱阅读的孩子的家长,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环境——父母在家里从来没看书,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剧。如此这般,怎么还好意思要求孩子爱上阅读呢?
有的是因为没有条件——农村的留守儿童属于这一类,扔给爷爷奶奶带,也大多属于这一类。
有的是因为父母有一方甚至双方都不重视——他们受够了社会的摧残,自以为看透了本质,觉得“会念书有什么用,会赚钱才最重要”。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看重,如何还能奢望他们看中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的是因为总被父母打击——“这都不会,你怎么那么傻!”“这都不懂,我怎么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这类家长总以他们三四十岁的思维标准去要求孩子,所以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很傻很笨。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是不可能爱上阅读的。
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差——经常被人说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更别说阅读了。
······
而爱阅读的孩子的家长,都是相似的:自己本身就爱阅读,知道阅读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自然就会创造无数的条件,用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那是否有通用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当然是肯定的。今天魏参老师就来分享几个自己亲身实践过的方法,供广大家长借鉴。
好习惯的养成,从喜欢开始。而没有人会拒绝一件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喜欢游戏的孩子们。所以,聪明的家长,会把“阅读”这件事,设计成一种游戏,让其变得游戏,孩子自然就愿意参与。
比如,我经常跟孩子比谁阅读得快的游戏:“我们比赛吧,看谁先看完一本书or一个章节。”
比如,我还经常跟孩子比谁阅读得多的游戏:我们比赛吧,看谁一周内,看完更多的书。
比如,我每天都会跟孩子玩分享的游戏:每天晚上固定20:00,是我们家的家庭分享时间,每个人都要把今天阅读过得书,分享给大家听。
变得有趣,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点火装置。要想让孩子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就需要另外一个技巧——情感奖励,即让孩子从阅读这件事上,获得成就感。
比如,我日常经常引导孩子,用看过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今天外面下大雨了,我就问我的孩子:“乐乐,外面下大雨了啊,你知道为什么会下雨吗?”“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当然,前提是,你要提一些宝宝最近才看的书,这样才能确保宝宝能答得上来。不然“成绩感”就会变成失落感,奖励就会变成打击。
好习惯的养出,最难的是走出第一步。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跟我抱怨“你的这些方法我都懂,可我孩子就是不愿意走出第一步,连书都不愿意拿起来。”
我家的孩子, 刚开始跟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的,都不喜欢看书。后来我看了一本书《掌控习惯》,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让其“简单易行易操作”——从每天阅读2分钟开始。
是的,你没看错,2分钟。2分钟一到,孩子就可以放下书,但有一个条件:每天必须2分钟。知道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愿意阅读吗?因为觉得太难了,太枯燥无味了,所以心里一直很排斥。可如果这件事很简单呢?孩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阻力。
然后当孩子每天养成2分钟的习惯后,再在上面说的“有趣和成就感”上,不断去强化奖励,让孩子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是18世纪一个哲学家,生活一直非常的简朴。有一次他的一个富豪朋友送给他一件非常贵、非常好的睡袍,他非常喜欢,每天都穿。接着他觉得他的床和这件睡袍不配,于是换了一个好的床;接着他又觉得家具、地板都跟这个睡袍不配,全部换成了新的。
这个故事不是个例,是所有人类共有的特性。它告诉我们,当我们拥有一件好的物品后,就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同理,当我们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后,我们就不断养成更好的习惯,以让我们的心理适应这种优越感。
所以,现在就试试吧,把孩子喊过来,跟孩子沟通好,每天阅读2分钟。一个月后,你将和我一样,拥有一个已经深深爱上阅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