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美院当食堂阿姨,只为画画,老教授一番点评让她痛哭流涕

2020-07-13   聆微艺术

原标题:她去美院当食堂阿姨,只为画画,老教授一番点评让她痛哭流涕

为了学画,去央美食堂当打饭的阿姨,老教授直言:这不是学来的!

有一个词汇,常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耳熟能详,却又视而不见,那就是“梦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渴望。

但是能为之付出行动的,最后还坚持到底的,少之又少。

汪化正在参加节目

有一个女孩,父母都是农村人,15岁时便离家打工,先后在福州、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流转,10年后,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绘画,成为一个画家,是她的梦想。

她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叫汪化,从此走上了绘画的旅程。

25岁那年,她开始了北漂生活,原因很简单,她认为北京的艺术氛围会好一些。她先后去了北京宋庄、798艺术区等地方求职。

早早就辍学的她,学历低,所以没有地方要她。

此时她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偶然间,她去中央美术学院参观了一场艺术展览,忽然发现,这里的图书馆氛围很好,很适合她到这种氛围学习。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去中央美院求助,她说道:“这要给我个地方住,管我口饭吃,我不要工资都可以。”

她应聘上了央美的食堂,因为她想去课堂蹭课,所以和食堂协商,每天只工作三个小时,工资就不要给了,但是食堂的经理坚持,一定要给。最后薪资1000元。

白天她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去课堂蹭课,到了晚上回到自己的地下室里,画着自己的画。

她住在漆黑的地下室,整个空间不足10平方,在北京这种地方,每个月只领1000元的薪水,在外人看来,她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

时间一晃,一年过去,有人问她苦不苦,她说,你们都认为我很苦,但是我告诉你们,生活确实很苦,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我享受这样的生活。

她在央美自己悟出一套画风,画中以线条为主题,随心而动,没有具体的描绘,在她眼中,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化为线条。

这些线条,是她内心情绪的写照,她用疏密、张弛、长短、软硬等绘画技巧,把线条有节奏,有韵律地编织在一起。

观看起来,就像是在听一首悦耳动听、婉转悠长的音乐。

校园的学生发现了她画,很快便把她引荐给了央美袁运生教授,这位老教授见了她的画感到很吃惊,直言道:“这不是学来的,更不是老师能教出来的,我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画的实在是太好了,很了不起!”

汪化听到后痛哭流涕,在座的人都来安慰她,教授在夸你,你哭什么呀。

她说道,我很感动,终于有人能认同我。我这个人就是太容易感动了。

教授和蔼的笑了笑说:“能感动是好事,你容易感动,就更容易感动其他人,你作品就是最好的体现。”

汪化很快就被各大媒体注意到了,在多个媒体的报道之下,她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成为了一个专职的画家。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你够努力,老天爷都会来帮你。

汪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身为草根的她,用自己的画笔,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到结尾,我想问问大家,你有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