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灰复燃的“兼职”骗局,换马甲依然坚挺,受骗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2020-05-08   聆微艺术

原标题:死灰复燃的“兼职”骗局,换马甲依然坚挺,受骗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死灰复燃的“兼职”骗局,换马甲依然坚挺,受骗者深陷套路不自知

活跃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的大学生“兼职”骗局,我身边已有被骗案例

哈喽,大家好,我是聆微艺术,最近发现一个低调的刷屏级“兼职

”骗局。不过这个兼职的针对人群也很明确:大学生群体。

我身边已经有同学深陷此套路还不自知。碍于本账号的传播渗透率有所限制,本次事件,将会不断撰写宣传,直至骗局无处遁形!

该截图为一年前,现在的套路已经升级

这个骗局叫做“数字油画”骗局。一般关于绘画的骗局不多,因为门槛高,受众人群少。

但是随着美术生的增多,喜欢绘画的群体也越来越多。

这成为了“数字油画”骗局的沃土。

而这个骗局其实在咱们国家存在了很久的时间了,只不过是换了马甲,继续存在而已。

曾经比较常见的骗局,“抄写员、编中国结”等,如今又发展出了数字油画。

先讲述一下抄写员的骗局,抄写员是针对大学生线下的一种骗局,常常埋伏在大学的周边。

有一些小公司或连公司资质都没有,临时租一个办公地点。然后在大学生学校周围发放一些兼职信息,大致内容就是抄写兼职信息,内容很简单:“兼职抄写员,100张100元”,实际上100张30元。

但是如果想要加入这个兼职,需要付200元的兼职费用。

聆微很不幸,上大学的第3天,就被这个套路给套路了。交200元的兼职费用,最后换了一堆黄纸。

刚开始以为100张很容易,结果抄到手发酸也抄不完,当时我的舍友都很热心,帮我抄了好多张。

五年过去了,我还记都有谁帮我抄写过。

这个兼职就是骗入会费的骗局,当我第二次去时候,抄写员100张只给3元,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敢说什么。如果是你,你还抄吗?

我当时想法是,给我100块钱我也不抄了。

然而,这个骗局虽然已经很少再见到了,但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在进行死灰复燃。很不幸的是,曾经为我抄过兼职信息的一个同学,在毕业后的一年,2020年5月6日,居然被骗了!重点是,被骗后仍不自知,提醒后,依然嘴犟。

这次不是抄写员的兼职,而是数字油画。

在他被骗的同时,我遇到了,在相同的时间,我闲着没事逛某二手交易平台,本来想淘点东西,没想到有人在发“兼职”信息,一般的信息不会点开,但是这次是关于绘画的,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兼职的内容是招收画工,并且强调不需要绘画基础!

这个条件有些迷之有趣,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以从事绘画职业?带着这个疑问,我对这个兼职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对方说,这是数字油画,给你一个打印出底稿的画布,底稿的有一些块状的圈圈,里面标着数字。

与这个底稿对应的还有一套颜色,同样颜色上也标着数字,而画工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着底稿上的数字标号,找到对应的颜色,最后进行填色。

紧接着开出了诱人的条件。40cm的工资220元,60cm的工资500元,80cm的工资800元。看着像极了社会劳动所得的平均分配。

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在接受这个委托之前,先要垫付材料费用。材料的费用也是按照画面的尺寸收费,40cm的材料费用100元,60cm的材料费用200元,80cm的材料费用300元。

与此同时,还给出了诱人的代理制度,进行梯级收费,不仅买材料划算,而且每招收一名新代理提成300,招满10个再奖500。

听起来不仅充满了诱惑感,甚至我还闻到了一丝丝在法律边缘试探的味道。

但有多次上当经验的我,早已对骗局有了抗体,本来不想在这个事情上有所纠缠。

5月7号,我刷到了大学同学发一个朋友圈,内容就是在招募画工。

我就预感到有些不妙,于是我便善意的提醒了他一下(同时也是在提醒和他的交叉的朋友们),但是他接下来的言语我已然明了,这小子肯定交了不少代理费。

为了验证这个骗局,于是在某宝搜了一下,数字油画只是一个工具,主要是用于diy的体验。

而把这种体验套装,最终画成作品,再当做商品售卖,恐怕史无前例吧。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地方叫做大芬村,这个地方聚集这全国大部分画匠。一幅油画的40cm油画的价格,大概在一百元左右。

而这个兼职要画一幅数字油画,成本需要耗费220元。假设他们卖给画工的材料有很大的溢价空间,按照某宝的价格,40cm的在40元左右,我们先不算邮费,他们整体的成本也在140元左右。这个成本在大芬村面前毫无优势。如果说嫌弃达芬村的油画是纯手绘,有瑕疵,没关系,现代还有微喷技术,这个成本更加的廉价。

微喷技术的作品 梵高的名画

这个时候,数字油画这一方会站出来反驳,微喷不具备艺术性,不能长久的保存。

纯手绘的大芬村都在微喷的技术下被压的抬不起头,一个数字油画,有资格说这个话吗?

数字油画在这两种装饰绘画行业中如何生存?我实在想不明白,在艺术价值及画面效果及实际价格之间均没有优势的情况下,那么真相只有一个,这是骗局!

我在网上简单搜了一下,关于数字油画的问题,简直哀鸿遍野,各个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们运作方式很简单。在盈利方面,收代理费和材料费是大头,而画工们认真完成的画作,他们会进行核查,如果不合格,那么材料费用不退,工资不结算。也就是说,你的钱打水漂了。不过第一次合作都会先让你尝尝甜头。而第一次也害怕被骗,所以会选择40cm的材料,双方损失都是最小的。

但核查结算的周期也很长,15到20天的时间。为什么要搞的这么久?

因为在你们第一次合作之后,15到20天的时间,你经过了各种复杂的思想斗争,怀疑、悔恨、相信、期待等多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最后告诉你合格了,你此刻怎么想?

一定是这样的:“嗨!我怀疑人家干啥,提心吊胆这么多天,原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其实是先让你尝一尝甜头,接下来会再给你一幅画。画完之后的这段时间,你还想赚钱,这个时候,他会善意的高孙,只需650,加入我的代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

有了先前“痛快”的合作的经历,你这个时候会拒绝吗?

上车的同学,会进入他们2.0阶段,此时不在忽悠你画画了,而是让你疯狂的想办法招画工,然后把画工发展成代理,此时如果你若远远不断的招上画工或代理,那么你和他们都有钱赚,即便是后面知道是骗局,你还能收手吗?

所以这个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拉你做代理,让你成为他们的镰刀,去割向你的亲朋好友!

假如你拒绝成为代理,他们会继续做赔本的生意吗?

如果你不上车,就甘愿去做一个画工,没关系,此时你将成为他们的弃子,会让你主动放弃。

因为他们对你的画面设置了门槛:涂色必须均匀,必须要覆盖住画面的黑线,不能涂错。总之就是让你画出打印机的效果。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合理的,给大家再举一个小骗局的例子吧。

曾经在集市上有一个特别盛行的游戏,有人摆张桌子,放一个本,游戏的规则是,这个本上写数字,从1写到600,只要中间不能有写错的数字。写错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如果你成功写到了600,那么你可以赢得玩偶。

听上去赶紧很具有挑战性,但是在这个游戏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为什么?虽然听起来写数字这件事情很简单,但只要你是人,你就不可不能不犯错。别说写到600了,很多人写到200就会出现一个错误。(无聊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尝试,有成功的欢迎来打脸。)

这个数字填色游戏也是遵循这个规律,虽然一张40cm 的画不大,但是里面也是被分割出大量的数字模块,没有经验的小白,可能连颜色都涂不匀,在有限的颜料中,不出错是不可能的。而绘制一幅画的时间,耗时极长,慢的人画半个月,快的人也要三五天。

这些难度和挑战,自然劝退了不少人。

当然,也有超认真的例外,有些有绘画经验的科班生,可能极少概率出错。而这个兼职苛刻之处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没有问题也找出问题,甚至他们接到画后,故意破坏画面,说是你没画好。

被骗当事人的自述

有一位小伙伴接受这个兼职之后,从绘画到寄出全程录像,结局不仅没有拿回劳动所得,还上家拉黑。

当然大家就说了,难道这些被骗的人,就没有事先在网上搜一下吗?首先这个骗局也是目前刚刚兴起,影响还不深,仅仅局限于部分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美术生群体),没有传统媒体的报道,互联网没有太多的痕迹。

被骗当事人的自述

而骗子团伙早就在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下,编写好了故事,就等你搜,等你上钩。并且还在不断的变化着马甲,最初叫炫彩油画,后来叫做数字油画,甚至叫本色油画。不管叫什么,换个名字,套路不变。

15天的时间去核查一张画,对骗一个人的效率很低,所以对个体涉及金额不大,难以攒足有效证据。

而被招募的代理方,却很容易成为替罪羊,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警惕,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