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带孩子参加家庭聚会,还没到家就被踢出家族群:熊孩子不能惯

2019-10-27     奶嘴妈妈育婴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愿意带小孩子出去外面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也能增强孩子和外界之间的交流,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如果把"熊孩子"带出门,一定要好好注意了。

小雯的儿子亮亮今年5岁了,活泼好动,让小雯操了不少心。最近小雯带孩子去参加家庭聚会,刚到亲戚家,亮亮就开始在别人家"大闹天宫",这里蹦蹦,那里跳跳,把人家家里的东西搞得一团糟。

小雯很不好意思的跟亲戚道歉,说亮亮在家里被惯坏了,亲戚也只能笑笑说没关系。等到晚饭的时候,亮亮更是过分,不仅把自己喜欢的菜直接放到自己前面,还不给别的人夹来吃。小雯想把菜放回去,亮亮居然不同意,甚至一用力把菜给打翻了,最后搞到亮亮和坐在隔壁的一位亲戚满身都是汤汁。

一个好好的家庭聚会,被亮亮搞得乌烟瘴气,而小雯只能不停的道歉,满脸尴尬。在回家的路上,小雯本来想去家族群里给大家再发个道歉,没想到还没回到家,就被移除出了家族群。小雯又尴尬又无奈,毕竟自己的孩子还真是现在人人讨嫌的"熊孩子"。

现在很多的熊孩子"无恶不作",总是做着很多让人讨厌的事情。本来小孩子天性就是善良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健康茁壮的成为一名好孩子,而有些孩子却会变成人人讨厌的"熊孩子"呢?

熊孩子的形成原因,家长们都要知道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多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家教问题。很多家长的溺爱、纵容或者是面对孩子脾气暴躁都有可能形成孩子这种"熊孩子"的性格。过度的溺爱会让孩子无法无天,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可以,会以自我为中心,影响孩子日后的性格,最后接触外面的世界时变得人见人憎。而过多的打骂、语言嘲讽等会形成孩子叛逆的性格,什么都和别人对着干,久而久之也会变成这种"熊孩子"。

2、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

"熊孩子"的行为,有些其实是为了引起父母们的关爱,由于对孩子平时缺失关爱,孩子们会没有安全感,然后为了引起父母们的注意而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3、外面的复杂世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现在网络、新媒体越来越发达,孩子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各种各样有利有弊的事情。如果家长们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去对事物进行判断,那么孩子们很有可能会被不好的事情影响,从而养成这种"熊孩子"的性格。

拒绝孩子变成"熊孩子",家长们要从这几点入手

1、以身作则。

家长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们得体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也能够做一个言行举止得体大方的人。所以家长们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

2、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孩子的教育路上,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并且教育孩子,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能惯着孩子,每件事情都要让孩子透彻的理解和明白,多讲道理。

3、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

除了引导孩子正确的思考,平时家长们也要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多与孩子交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觉自己在爱里成长,才更能成为一个温顺善良的好孩子。

熊孩子不能惯,家长们应该时刻牢记。育儿无小事,家长们一定要耐心的教育孩子,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不然就会影响孩子及家庭。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AdLDm4BMH2_cNUgpU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