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买玩具就赖着不走?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要这样巧妙拒绝

2020-03-01     奶嘴妈妈育婴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发现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无赖行为"总是采取恐吓威胁的方式拒绝。

比如以前很多次去商场或者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总是看到有小孩子因为想要的玩具或者糖果没有到手,就不肯回去。孩子们花样百出,在门口耍赖、一屁股坐在地上乱扭、哭闹大叫,家长们感觉脸都要丢尽了。

而这时家长们就会采取看似最快速便捷的方法:我数到三,你再不起来我就走了,你自己在这慢慢哭吧。

孩子一听只好不情愿地起来回家。

当然还有受不住孩子"撒泼"行为妥协买玩具糖果的家长,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真的恰当吗?

"妈妈,好多玩具啊,我都想要"

很多时候我们会很奇怪,明明家里的玩具还有很多,而且上周可能才买了一个玩具,孩子却还是痴迷橱窗里的玩具不肯离开,不管家里有没有,"现在就买"是他们当下最大的愿望。

"你不给我买我就不走!"

相信不管是现在的孩子,还是小时候的我们,除了零食外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具了,就像男人总是分不清女人口红色号一样,我们其实一点也看不出来两个玩具汽车有什么不同,但孩子对玩具就跟女人对口红一样,永远也不会嫌多。

根据心理学研究,3~6岁是儿童物权建立的时候,同样是规则意识树立的关键时期。面对诱人的玩具,孩子无法抵挡,而这时我们无规则地妥协或者羞辱地拒绝其实都会给还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撒娇"是孩子的本能,也是常常能达到目的的利器,但是如果撒娇超过了一个限度,就会变成"耍无赖"了。孩子在物权建立时期不管是什么样的玩具都会想要,这是正常的现象,他们会想出种种方式让父母下不来台。

当我们遇到孩子"满地打滚"、"哭闹撒泼"、"赖着不走"的情况时,不少家长都表示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保护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巧妙拒绝。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的几种处理方式

面对孩子"耍无赖",我见过的家长基本分为这几种:

1.威胁拒绝型

就跟开头提到的"我数到三"例子一样,其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做出的选择和判断都会凭借心情和感觉,而没有理性地考虑各种因素。

对于孩子的行为这类父母会决断地不给孩子买,不然就威胁孩子,或者用言语训斥孩子,其实在这种事情的回答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的。

"家里都有多少了,不准买!"

"你这样也没有,我买完东西就自己走,你继续在这里哭吧!"

"我数到三快点起来,不然你就躺在这过夜,你看别人全都在笑你!"

有不少孩子之所以自卑、胆小、唯唯诺诺、没有安全感,甚至长大后变成"讨好型人格",就是因为父母严厉和威胁的说话方式导致孩子以后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再也不敢开口表达。

2.妥协退让型

这类父母可能碍于面子或者经不住孩子"撒泼打滚"的劲,只好妥协芮然,但只要对这样"耍赖"的行为妥协答应,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招很好用,下次父母在公众场合再不遂他们的意,只会变本加厉。

而且父母如果频繁满足孩子的要求,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变得骄纵无度,稍微一不顺心就哭泣耍赖,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父母也会觉得心力交瘁。

其次,这也会影响孩子交友,在同龄人面前会有同样的表现,但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只会霸道抢夺,不懂谦让,只会与朋友越来越疏远。

同样,这样的习惯也会伴随孩子一生。

3.正面管教型

这类家长会给孩子订立规矩,和孩子说明底线,然后在拒绝孩子时以不羞辱孩子为前提,用良好的话术让孩子明白道理,并且懂得如何探知孩子买玩具背后的心理需求。

要想巧妙地拒绝孩子,让孩子乖乖听话的同时也能平心静气、心愿臣服,家长就要学习"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五步走"策略,巧妙拒绝

比起威胁拒绝型和妥协退让型,正面管教型其实是结合了前两种方式的,更加柔和、更能让孩子容易接受的管教方式。

面对孩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哭闹模式,家长们不如试试"五步走"策略。

1.保持冷静和理性

但父母们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停下来闭上眼睛数3秒,然后控制自己的怒火。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孩子的哭闹弄得头痛欲裂,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感觉脸都要丢尽了,有些家长急于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者碍于面子,很容易情绪化地斥责和打骂孩子。

孩子当下可能被吓到不敢哭闹了,但是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还是很大的。

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都出台法律:"父母当众打孩子是犯法的。"这也说明,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管教孩子了。

只有当我们面对哭闹,自己先保持冷静的时候,才能客观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和孩子沟通。

2.安抚孩子

妈妈们可以通过摸头或者抱抱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知道你理解并且接纳他的情绪。

而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被理解也会平静下来,负面情绪也会被压制住,这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就保持了双方冷静平静的前提状态,这时候和孩子说明原因就容易多了。

3.耐心地说明原因

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了我们一定要耐心和孩子说明拒绝的原因,让他明白大人不给他买玩具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不爱他或者不理解他。

"妈妈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我也很理解你现在伤心的情绪,但是我们出来的时候就说好了呀,上周买了玩具,这周就不能买了。"

当然,在说明原因之前我们首先要给孩子订立规矩(同孩子商量),比如半个月买一个玩具,这是很重要的,既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也能树立孩子的规矩意识。

4.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达到目的

很多孩子可能看到喜欢的玩具,就会去抢别人的或者偷,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孩子强调和引导,比如教孩子和同伴商量,看能否在同伴玩累的时候借来玩一下。

一定要孩子分清"你的"、"我的"、"他/她的"这种物主概念。

5.转移孩子注意力

即使孩子被你劝解了,但心里定然还是不情愿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看一会动画片或者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喜欢的代替物,转移孩子的注意,避免孩子在一件事上过不去。

比如拒绝了孩子买玩具,我们可以说:"这附近还有游乐场,你想去吗?"

"麦当劳新出了一款冰淇淋,你想吃吗?"

转移孩子注意力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们既不能斥责、不要妥协,更不能打骂,学会巧妙地拒接,让孩子明白道理,养成好习惯,才能有效长久地与孩子沟通,双方互相理解和接纳,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Pi0nnAB3uTiws8K7G2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