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乔布斯造的第一台“果岭风”风扇!10年来常被模仿,却无人超越...

2021-05-19   最黑科技

原标题:东方乔布斯造的第一台“果岭风”风扇!10年来常被模仿,却无人超越...

“对于风扇产品来说,(它)十年内已经没有改进的必要了”

如果说有一款 10年没有过升级换代过的风扇, 价格还定为普通风扇的10倍,还年年卖到脱销,你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

但在日本就有这么一台电风扇,他从诞生之日起在 日本高端风扇中的市场占有率便迅速攀升至第一

这个风扇不仅将设计师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还先后斩获 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 iF 设计奖、日本GOOD DESIGN奖...

而创造出这台风扇的人,就是日本科技创新家电品牌巴慕达的创始人,一个 摇滚歌手出身的“野路子”设计师,被誉为东方乔布斯的男人——寺尾玄。

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惊艳了众人。

自此之后 苹果几乎每一年都要迭代更新出更多功能来保证自己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

而经寺尾玄之手产出的商品神奇之处在于: 第一代,即最终版。

在颠覆整个行业后,巴慕达 无需改动升级,却依旧能保持10年以上的“领头羊”位置。

比如那台特殊的风扇,被寺尾玄命名为 GreenFan,意为能吹出大自然的风感的风扇,并放话说:

这是“一台10年内都不可能被超越、不需要升级的风扇”。

事实也正如他所预言, 十几年过去了,市面上依旧能看到非常多相似的风扇,它们的产品关键词上都写着 “果岭风”

——这正是GreenFan风扇的中文大名。

为什么都在模仿果岭风?

ta颠覆停滞多年的风扇行业

果岭风这个概念,在十年前可以说根本不存在。

巴慕达自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为每款产品都取了中文名称,“果岭风”的名称则是巴慕达大中华区CEO于艾灵先生在一次和朋友打高尔夫时,突然灵光一现联想到的。

“果岭风”就这样而得名,还注册了 商标使用权。

却不曾想,果岭风三个字,在短短几年后迅速地变成了 “友商们”的财富密码,一直用到了现在

你叫果岭风扇,我就叫 果岭循环扇。你叫GreenFan,我就叫BlueFan。更有甚者,就连风扇外观也做到了像素级的相似。

为啥巴慕达果岭风扇这么受“友商”喜爱?

因为这风扇,从 技术、体验,到外观,都太牛了

专利双层扇叶

消除风的“撞击感”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室内打开风扇吹不到半小时,眼睛、头就会开始酸疼,然而在 阳台吹一下午风却会......舒服得沉沉睡去。

电器制造出来的“工业风”仿佛天生就具有某种攻击性。

这个原理其实很好解释。

传统风扇的扇叶只管向前直直地打出空气。人体接收到的是一股 强劲的、旋涡式的硬风,就像被好几个人在轮流抽耳光。

而巴慕达果岭风扇则采用了寺尾玄的灵感,用 双层扇叶产生两种不同流速的气体相互纠缠。

就像凸透镜一样,把风先集合,再完全放大。

其产生的风就是一股 “巨大面积的平行移动气体”,风量既散又多,柔和、没有撞击感了。

巴慕达果岭风扇增加了风的扩散面积,让输出的空气既像吹落樱花的晨风,又像擦过树叶间隙的清风。

放台在角落,即使是 封闭的屋内也马上能涌起一股 凉爽的、自然的微风。

以工业之力模拟自然之风,牛。

改良扇叶+改良电机

消除噪音,近乎静音的风扇

夏天嗡嗡作响的风扇不仅影响睡眠,还让人听着烦躁。

寺尾玄为GreenFan果岭风扇量身定制的第2项改革,就是解决电机和扇叶发出的噪音。

电机方面巴慕达采用 无刷直流电机,它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巴慕达也是全球较早就开始使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风扇品牌)

不仅避免了嗡嗡的电流声,传统风扇“大头娃娃”的造型也一并被改进。

扇叶产生的“呼呼”噪音怎么办呢?那就把风经过的阻力降到最小!

巴慕达果岭风扇内外 每一片扇叶的侧面以及防护网的网眼都采用“翼断面”的设计。

这个方案则来自于 NASA官方提供的空气阻力数据。

就像潜水艇水下的那一部分流线型船体,能够极大减少风对扇叶的摩擦碰撞。

巴慕达果岭风扇部分设计草图

现在也出了好多静音风扇,但还真没有谁能做到13分贝的程度 (而某森无叶风扇只说最大分贝64,最低就不敢说了)

官方说是蝴蝶煽动翅膀的声音,实际体验起来非常的安静。

助眠小能手,牛。

颜值满分的实力派

极简、精致

超大号的底座和脑袋,粗壮的支柱,繁多的按键...

风扇从20世纪发明出来到21世纪,就一直是这种“傻大个”的造型。

然而巴慕达果岭风扇——

两个圈,一根直线就化解了这种外形困局。线条简练明了,看着十分舒爽。

机械结构则全部收纳到电机盖中, 没有外露的电线,没有超大的脑壳,赏心悦目。

按键只有4个,保留zui关键的开机、转向、风速、定时功能,并全部放置在风扇背后, 孕妇操作的时候都不用弯腰。

机体非常轻盈好挪动,还可以搭配电池无线使用,不受插座限制。

再加上远程遥控器,想怎么吹就怎么吹,使用非常方便。

色调则是经过千挑万选的“青白色”,据说能给人平静的心理暗示。

咱也不懂,摆在家里看着就是舒服。

想象一下别人一夏天都在被电风扇嗡嗡抽耳光子,你却可以 坐在室内享受阵阵从山里刮来的清风。安静、柔和、还方便操作、赏心悦目。

十个消费者里九个人都安耐不住自己的钱包。

这也就不难理解“友商们”为啥要绞尽脑汁去copy巴慕达果岭风扇了。

果岭风是什么?

人类挑战自然的产物

市面上打着果岭风旗号的风扇这么多,却丝毫没有动摇“正主”的地位,这就像巴慕达创始人寺尾玄的话 :创新精神,是抄不来的。

寺尾玄在业界被称为具有乔布斯精神的传奇设计师。在他手上几经波折, 诞生果岭风的过程,也可以称为教科书级别的“传奇”。

忘不了孩时的和风

在寺尾玄青年的时候,空调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这种吹冷风的机器不仅会把人局限在房间里,吹久了还会引起幼童、体弱者的感冒不适。

而传统风扇的风又比较硬,久吹身体还是会不舒服。

于是他忍不住回忆起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山间玩耍的时候,迎面拂过的风也十分凉爽却不会引发头疼。

要是能让风扇吹出这样的风就好了,寺尾玄这样想。

怎么漂亮地消除风中的旋涡?

要做出自然风,就要知道风扇的局限在哪儿。

寺尾玄给风扇绑上一根纸条,只见“体操队员手里的彩带一样”,螺旋状的风吹着怎么会舒服呢?

有一天,他去学习风扇的工厂工作时,偶然发现那边的工人习惯把风扇对着墙壁吹,并得意的说,这样 打散后出来的风更柔和“不伤人”(其实原理有带点类似现在的无叶风扇,即产生风的风扇并不直接吹到人身上)

激动的寺尾玄马上着手开始研制,先是想随风扇附赠一个纸板,后来又想把板子和风扇结合起来。

部分风扇设计草图

但做出的风扇不仅造型怪异像一个大大的雷达,而且风力风速也不理想,只能放弃。

创造两种速度的风

虽然第一个想法破产了,但寺尾玄心里依然纠结着心中的和风计划。

有一天晚上,寺尾玄和家人坐在一起看小朋友把脚绑在一起奔跑的电视节目, 跑得快的小朋友被跑的慢的拉扯住,一队人就摇摇晃晃一起摔倒了。

妻子和孩子笑的前仰后合,他却呆住了:

如果能 创造两种速度的风,他们会不会因为相互牵绊而减弱冲击力?

巴慕达果岭风风扇部分设计草图

想到就立刻着手开始做,两种速度的风就要求风扇 同时具有两组叶轮并行运动

于是经过不断的改进调试... 世界上第一台双层形态的扇叶诞生了。

寺尾玄试着把这样的扇叶放在电机上...

吹出来的风吹5分钟...10分钟...1小时,都不会难受,整个人仿佛置身原野。

成功了!

2000副设计图

虽然扇叶的形状出来了,但内外叶片的数量、形状、风扇的形态、外壳的材质统统都还待定。

凡事追求极致的寺尾玄便一点一点开始自己想办法,甚至 跑去学习流体力学,拜师奥迪汽车设计师和田智大师。

别家风扇瞧不上?那就自己来, 从0做起,自己设计每一片扇叶,每一块部件。

经过无数次的数据推算、打样、测试,在巴慕达的工作室里,桌子、地上都可以看到散落着各种零件的设计图。

最后到巴慕达果岭风扇面世,助理去整理后才发现,从扇叶到电机、从外壳到底座、从按键到功能前前后后废弃的设计草图,早已达到了惊人的 2000余副。

风质柔软、送风广、节能...

果岭风引领新吹风体验

这股“室内的山间风”GreenFan在发布后,很快受到了许多家庭的追捧。

在日本被评为 “最值得购买的电器产品”。

与GOOGLE、APPLE MUSIC、AIRBNB、MR PORTER都曾登上过《B》杂志。

买回家的用户, 晚上“甚至都不用开空调”,柔和的清风就能让你凉爽到天亮。

巴慕达果岭风扇宽广的送风区域还能快速实现 整屋冷气的循环,搭配空调使用,家里都 不用买空气循环扇了。

13分贝的超静音体验,小孩晚上也不会因为风扇吵得睡不着哭闹。

低功耗, 一个月只要0.17元,被传统风扇省钱20倍!

妈妈再也不用为了省电费晚上偷偷关风扇。

柔风、静音、节能、循环空气...把你所有的需求都一口气满足,这就是寺尾玄对用户zui大的套路。

一直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巴慕达:希望抄袭创新精神而不是产品

其实,不只是巴慕达果岭风扇, 巴慕达家族的其他产品都难逃被“模仿”的命运。

早在2014年巴慕达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某米就曾紧接着推出了一款空气净化器。

结果被网友扒出这款净化器与巴慕达早在2012年发布的 AirEngine空气净化器较为相似 (右为巴慕达空净)

细看之下,外观、扇叶、滤网,都几乎相同。

寺尾玄后来对抄袭事件的回应,却让人吃惊。

本来不熟悉这个海外品牌的吃瓜群众听完后,也都纷纷站在了巴慕达这边。

“创新是BALMUDA(巴慕达)的基因,我们欢迎有更多的创新者出现,给大家带来更美好的世界,希望被模仿的是我们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产品。”

这话说得够硬气。

巴慕达从开创之初便是 以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设计而扬名每款产品都足以颠覆以往的传统产品,并将产品开发到极致。

颠覆了吹风体验的双扇叶果岭风扇

颠覆了烘焙香气的蒸汽烤箱

颠覆了室内加湿方式的杀菌净化加湿器

颠覆了滤网结构的塔式循环气流净化器

每推出一款产品,巴慕达的用户都会急哄哄的催:“下一款呢?下一款产品是什么?”

在成立后的16年间,巴慕达国际大大小小知名设计奖更是拿到手软。

6个德国红点设计奖

9个德国 iF 设计奖(包含 2 个金奖)

17个日本GOOD DESIGN奖

1个日本KIDS DESIGN奖

你永远可以模仿我,但你永远追不上我创新的脚步,寺尾玄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吧。

最后的最后,附上一个小实验:

我们 找来一台标榜自己是果岭风的风扇,想要看看他到底模仿到了第几层,结果实在惨不忍睹。

花朵疯狂震颤,说到底风还是“硬”:花瓣都感觉要抖掉了。

果岭风的正主:巴慕达果岭风扇吹出的风是这样的, 花枝随风摇曳,作“点头状”。

是一股就连蝴蝶也喜欢的柔风

像这样柔和的风,才是真正的果岭风!

“模拟果岭风”的风扇,并不能吹出“果岭风”...万千个追逐巴慕达的企业,恐怕再过10年也还是造不出一台果岭风。

而巴慕达的创新之风,已经正在吹向新的领域,吹向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