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饥渴的混凝土,每分钟吸水高达4000升水!

2021-06-18   最黑科技

原标题:黑科技!饥渴的混凝土,每分钟吸水高达4000升水!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遭遇——

相信很多倒霉孩子遇到这种事情都想把司机抽筋扒皮...

不过转念一想,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辣鸡才是根本原因!

这点积水还算好的,真正内涝严重的时候可是这副情形——

如何拯救这些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呢?

英国公司TARMAC的做法是另辟新径”—— Topmix Permeable

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系统,“ 饥渴”就是它最鲜明的特色~

动图看着是不是挺震惊...那么大一滩水咋说没就没了呢?

仔细看,泼到地面的水其实是被它“ 喝掉”了,所以地面上看起来才会像干了一样。

这都要归功Permeable特殊的路面结构。

它不像普通的路面一样使用砂石混凝土组成,而是将细小的花岗岩碎石混合在一起作为表层,以留下更大的缝隙。

这样一来,下雨天时雨水就会通过这些缝隙快速渗透进地面,流入下方宽松的混凝土层,那里可以容纳大量的水分。

或者是结合地下排水管道引导水流方向,将大量的雨水排放到别地。

实际测试表明,Permeable最高可以承受36000毫米/小时的雨量。

而相比之下,一般的柏油路面只能承受300毫米/小时,高下立判。

那这货的吸水速度到底有多猛呢?

呐,像下面这种喷水面积的,每分钟喝掉4000升水毫无压力!堪称恐怖。

除了能有效解决积水和城市内涝的问题,这种技术还能减少炎热天气时柏油路面的受热,降低地表温度,一举两得。

而且为了 适应不同地面的需求, Tarmac 公司还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道路结构,分别是全渗透,半渗透和全阻隔,以供不同的排水系统选用。

由于铺设成本跟一般的道路没啥差异,所以 Permeable一推出就受到许多国家地区的欢迎。

比如斯坦斯特德机场的停车场、希思罗机场的跑道等等。

当然,咱大天朝 也很需要这种路面系统

因为排水系统的不足,在中国,内涝几乎就是个城市病!

你可以在成都吃着火锅看“ 海景”,在武汉啃着鸭脖看“ 海景”,还能在北京挤上地铁前继续看“ 海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在中国351个城市中,有213个发生过积水内涝,占总数的62%;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就有137个,甚至还有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已经加快了排水管网的改造,还推进了“ 海绵城市计划”...

但只要遇到超过百毫米的降水,城里人还是难免要看海景~

好在,如今我国台湾省已经有部分地区引进了 Permeable路面系统。

其强大的吸水效果令无数网友大呼神奇,内涝积水问题也缓解了许多。

希望类似的技术

其他省市也能尽快普及

我这辈子看海已经看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