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战况可以说十分激烈,不仅有新人导演参加,还有昆汀、奉俊昊等知名导演参加。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却被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作《寄生虫》夺得,这也是韩国影史上首次夺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说到导演奉俊昊可能一些不关注韩国电影的小伙伴,对他并不了解,但是说起他的作品,或许你并不陌生,韩国的经典悬疑片《杀人记忆》就是出自他之手。
他十分擅长将社会议题“电影化”,在他执导的作品中,不仅反映了韩国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他的这一特点在《雪国列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其他韩国导演,他的电影更为接地气,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他以往的作品是如此,新作《寄生虫》也不例外。
《寄生虫》以一个小人物的故事着手。
电影一开始从居住在地下室的一家人入手,他们一家十分贫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连WIFI都要去蹭别人家的,一家子人全都没有工作,仅仅靠着折披萨盒来艰苦度日。
直到有天,家中长子基宇的好友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基宇顶替他的位置到富人家中做辅导老师。
于是基宇利用妹妹高超的PS技术,以及他的小聪明顺利拿下了这份工作。
在基宇顺利进入富豪家中当辅导老师的时候,他又借机让妹妹进到富豪的家中,成为一名艺术课辅导老师。
而妹妹则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成功将富豪家中的司机挤走,让爸爸顺利成为富豪的司机。
最后他们又合谋将最难搞的女佣人挤走,让妈妈代替了之前女佣的位置。这一切看似都十分顺利,他们很快就能登上人生巅峰,但意外总是来得让人猝不及防……
全片两个小时看似挺长得,但剧情一点都不拖沓,看了十几分钟之后就深陷其中,完全停不下来。
在片中导演奉俊昊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以及紧张刺激的镜头语言,将这一家人如何步步为营,顺利进入富豪家中的过程娓娓道来。
他们实施计划的过程简直让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因为他们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他们就意味着满盘皆输,失去了经济来源。
导演奉俊昊就是利用这样的一个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全片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令人窒息。
这种无力感不仅来源于故事,也来源于生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受这一危机的影响,渐渐出现了一种“只要我和家人能够活下来就行”的声音,时至今日这种声音仍在。
有数据显示,韩国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失业人数达114.5万人,失业率高达5%,创下了韩国19年来的历史新高。
失业率的增高,就意味贫富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不论怎么努力生活也不会变好,毕竟社会90%的财富是掌控在那1%的人当中。
但这种贫富差距仅仅发生在韩国吗?并不然,其实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发生着。
只不过是导演奉俊昊借用《寄生虫》中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故事,揭开富人与穷人的差距有多大。
在片中令人尤为印象深刻的是那场大雨,对付穷人来说这是一场几乎将他们一切毁灭殆尽的雨,而对于富人来说,暴雨对他们来说就如同空气的洗涤剂一般,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看完全片你或许会失眠,因为影片给人的冲击力很强,我们或多或少能在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最后温馨提醒还没看过该片的小伙伴,切记不要在心情低落的时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