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一份努力,他们就多一份希望

2020-03-16   中宏网山东

用心护理点燃生命的火光

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中医院感染病房六病区住院治疗一个半月的刘女士痊愈出院。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秦保春,还记得初见刘女士时的情景:配着心电监护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吃饭、喝水,就连最基本的大小便,也要由医护人员来护理完成。

秦保春第一次护理,刘女士情绪不高,不怎么说话,只是被动接受治疗,显得焦虑、恐惧。秦保春每次上班,都会到刘女士病床边,耐心安慰,告诉她积极的心态也很关键。经过一个阶段的积极治疗和心理疏导,刘女士慢慢走出了心理的阴霾,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步有所好转,血糖、血压也趋于稳定。在秦保春的帮助下,刘女士每天跟老伴视频聊天,渐渐从沉默、失落、灰心,逐步变得每天看见秦保春就主动聊一些家庭琐事、家长里短,显得充满了对生活的期盼。

得到即将出院的消息,刘女士和秦保春都开心地笑了,还把科里医护人员叫到一起拍合影留作纪念。秦保春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想尽办法让病人睡个好觉

随着病人不断减少,医护人员有更多精力更关注病人的就诊体验和整体舒适。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护师李善超在跟病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人有睡眠障碍:晚上睡不着,易醒,甚至是做噩梦。经历了新冠肺炎重症期,虽然身体恢复过来,可之前的痛苦、恐惧,还是给他们留下了精神创伤,不少人有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表现;而处于隔离封闭阶段,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少,孤独、焦虑以及负面信息的恶性刺激,都成了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每天多数时间卧床,运动量少,还增加了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每次进病房看到病人无聊、没有活力的状态,李善超心里就着急,如何让患者睡个好觉,困扰着这位细心男护师。缓解患者失眠的方法很多,但经过仔细考虑,李善超最后选择定时带领康复期患者做乐眠操,通过转动头部以下、腰部以上的躯干部分,动作简单易学实用,活动量容易控制,能愉悦心情、镇静安神,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病人。

活动结束,大家挨个向李善超表示感谢,弄得这位沂蒙山小伙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叮嘱“有时间就多练练”。

用专业和爱心守护患者安康

在与病魔进行生死抗争的日子,患者汪女士已经跟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主管护师费婵婵成了亲密的“一家人”。开始时汪女士身体极度虚弱、四肢乏力、行动不便,费婵婵看她发梢凌乱,就对她说“在对战病魔时也要美丽啊”。身着厚重的防护服,费婵婵坚持给她剪出好看的发型,还用温水慢慢搓洗。汪女士久卧病床,情绪不高,害怕、忧心,费婵婵就主动跟她聊天。优秀的儿子、美满的家庭,老人讲述起来,心情逐渐好起来。

新冠肺炎病人护理,必须要专业、要用心。一天早晨,医疗队员带来了许多新鲜草莓,汪女士像个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要吃,费婵婵就洗净一颗递给她,并且叮嘱,“阿姨,你的血糖高,不能多吃喔。”汪女士对米饭软硬程度有要求,费婵婵在每次给她打胰岛素之前,都特意分出一半米饭,倒上适量的热水,放微波炉里转3分钟,少转1分钟,汪女士都会觉得硬,消化不好。费婵婵发现她在睡前吃一种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会引起兴奋,影响入眠,就耐心地给她解释,将一天吃一次的时间改为早晨……彼此习惯下来,护理得舒心,汪女士的心态越来越积极,状态也越来越好,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步好转。在病房里,她每天都向山东医疗队队员们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山东医疗队来黄冈援助抗“疫”。(来源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