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网课,学习就瞌睡,家长应该怎样引导?教师给出三点建议

2020-03-02   七品教育

受‘新冠’病毒的影响,为避免疫情大肆传播,学校在疫情期间不得开放。应国家教育部要求,为了不影响孩子们课程进度,全国各地学校都开启了网课。由家长代替老师在家监督孩子,很多孩子学习时的一些弊端就暴露无疑。

在教育资源相对公平的当今,学习效率就决定了孩子的成绩。但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只要一开始学习就瞌睡,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上课不停地打呵欠,老师提问也是一问三不知。

家长只要不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很快孩子就睡着或呈现神游状态。所以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当起‘小学生’,自己先把老师的内容听一遍,然后再去辅导孩子,以此来增强孩子的学习效果。为此很多家长都心力交瘁。

其实孩子一学习就瞌睡的现象是很普遍,其中原因也都不是单方面的。家长朋友们也不必着急。大家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从而找出孩子学习时瞌睡的根本原因。


第一点,我们应该从孩子身体状态上考虑:孩子是否足够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心里都有影响。

长期以往下去孩子会长期处于脑供氧缺乏状态会对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极大的损害,恶性循环,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自然糟糕。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严格把控孩子的睡眠时间。

根据1994年国家教委发表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教育学生,并与学生家长配合,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初中生9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睡眠”。

所以我们建议:小学生每晚9点上床入睡,早上6点起床;中午午睡一小时;

初中生晚上10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中午午睡一小时;保证一天精力充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睡眠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睡眠是恢复脑功能的关键手段。

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的习惯,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也不要让他看过于刺激的节目,睡前做好准备比如:刷牙,洗脸等等。给孩子递一杯牛奶作为睡前信号。让孩子做好充足的睡眠准备,使脑细胞进入一种正常的状态,进入睡眠。


第二点,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度考虑,是否是老师的课缺乏生动,从而导致孩子学习兴趣度下降,这一点需要我们家长去认真观察孩子;比较孩子在不同课程的表现。

如果发现孩子在不同课程上学习上表现不同。那说明确实是孩子存在一种偏科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两种:一是孩子自身的兴趣,孩子天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以更多的关注。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培养孩子相关方面的兴趣,让孩子体会其中学习的乐趣。比如英语的学习会让大多数孩子感到枯燥无味,因为面对一门外门语言,孩子们难以理解自然就会感到困乏。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学习兴趣。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英文互动。一起观看外文动画或者电影等等通过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来激励孩子学习的欲望。

二是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老师更喜欢用图片或者视频去教课,更能迎合孩子们的认知。

上课也会比较丰富的语言表达或者肢体语言,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自然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强。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如此,有些老师上课就是风格单一,更关注于内容,但是相对枯燥,孩子们上课容易瞌睡。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在充分观察之后,可以私下去和老师沟通一下,给老师一定的建议。但前提是各位家长一定在冷静的情况下,合理地提出。因为老师确实也是在倾尽全力为了孩子们付出;家长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的。


第三点孩子,一学习就瞌睡的原因就在于孩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需要每个孩子坐下来并且静心去聆听的。孩子之所以瞌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懂得去聆听,他只是被强制坐在那里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所以无所事事,感到乏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作为父母我们则应该努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学习聆听学会学习。

这里有几个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小游戏以及小建议,家长们可以参考:1、拼图;2、LEGO;3、孩子在专注于某一件事时,作为家长应该默默在一旁关注,而不是人为的去干涉。

家长朋友们在发现自己孩子出现一学习就瞌睡的现象,不要急着去责备孩子,可以通过以上三个角度去排除,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这样教育孩子远比指责批评孩子更有效果,也更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