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练习这个动作,缓解胀气,还能促进发育

2020-01-31   育儿学说

宝宝的发育是很个性化的事情,最好的方式是顺其自然,可我们常常还是期盼着宝宝早点学会翻身、爬、走路。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在婴幼儿发展里面很重要的一项运动——俯趴



很多人会问,宝宝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俯趴呢——出生就可以


别忘了,人类是脊椎动物,俯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俯趴的好处有哪些

1、促进情感


我们可以告诉宝妈,让宝宝从出生开始一小时内就可以俯趴在宝妈胸前,与宝妈赤诚相见。


这是宝宝出生以后第一次与宝妈的肌肤接触,能够促进亲子感情。当宝宝的脸颊碰到乳头后会激发觅食反射,继而激发吸吮反射,激发吃奶的本能。


2、缓解胀气

小月龄宝宝容易因为胀气问题,出现哭闹多、哄睡难、睡不踏实等情况。


俯趴是一个能帮助宝宝缓解胀气的好方式。当宝宝俯趴着的时候,TA的腹部会受到轻微的压力,四肢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舒展,可以让宝宝更容易排气


3、得到锻炼

随着宝宝俯趴越来越多,TA能够抬头、转头,经过大量的俯趴之后,不单单颈部力量得到锻炼,对宝宝的后背、小手、躯干的肌肉强化都非常好,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的发展,为日后的翻身、爬、站、走等大运动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4、更加聪明


俯趴的话,宝宝能够接收到的信息将大大增加,TA的感官将全面打开,将更好看到我们成人的日常生活,从观察中学习更多,通过我们与TA的互动,会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宝宝更好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5、促进睡眠

运动是睡眠的发动机,充足的运动量更容易使宝宝培养睡意,清醒时快乐的俯趴也将让宝宝有更好的情绪,稳定的情绪更容易进入良好的睡眠。


俯趴对宝宝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你家宝宝趴对了吗?


俯趴的正确姿势

姐妹们让宝宝进行俯趴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俯趴姿势:


小手应该放在胸口以支撑宝宝的头和胸部;小手攥着的,请尽量帮宝宝把手掌打开;小脚要着地,“飞机脚”不利于后面的爬和走。


提醒大家哦:0-6个月是宝宝的黄金俯趴期!6个月以后也要尽可能的让宝宝进行练习哦!


俯趴的注意事项

不要让宝宝在刚刚吃奶后俯趴。


宝宝要在大人陪同下俯趴。


宝宝趴着的时候,要保持肚子下面是光滑平坦的,确保安全。

出生时有任何不顺利情况的宝宝,在新生儿期练习俯趴时,我们需要咨询儿科或儿保医生后再进行。


早产宝宝要到预产期以后、健康状况下才可以开始。


宝宝每天需要的俯趴量

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俯趴,那么到了2个月,宝宝通常能够俯趴10分钟/次,到了4个月20分钟/次,6个月的时候30分钟/次基本是没问题了。


每个宝宝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数值仅供参考哦!



对于一些小月龄没有怎么俯趴过的宝宝来说,刚开始引导他们俯趴的时候,我们先不要看时间,而是先让TA接受、习惯、喜欢,当他们喜欢上这项运动后,相信每天的俯趴量就不需要担心了!


怎么让宝宝喜欢俯趴

1. 俯趴在大人身上

这个方式尤其适合小月龄宝宝,小宝宝们会很乐意趴在大人身上,听着我们有节奏的心跳声、感受我们的温暖气息,与我们更亲近。


2. 俯趴在哺乳枕上

好好的利用起我们的哺乳枕,在前期让宝宝俯趴在哺乳枕上,能帮助他们抬头,用更舒服的姿势,更好的角度去与我们互动。


3. 俯趴在手臂上

对于前期缺乏俯趴的宝宝,我们可以先让他以飞机抱的形式来进行俯趴。


采用飞机抱时,让宝宝趴在我们的一条手臂上,同侧的手同时拖住宝宝的腹部和胸部,另一只手拖住宝宝的下颌和胸部上方,以支撑其头部。


我们可以让宝宝以俯趴的姿势来进行追视练习,比如用一个红色的铃球,在宝宝眼前20-30cm的距离进行平行追视、上下追视等。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我们还可以玩抛气球的游戏,让宝宝的眼睛追随着气球的上升下降,训练宝宝的眼球追踪能力。


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与互动,宝宝的俯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