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京教书,看到很多迷茫的孩子

2019-08-14     康石石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其实,知识所蕴含的“广度”远远不止于学术体系之内,它还包含有人生经验所积攒的丰厚阅历,与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认知世界的角度与深度。

世界丰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够为艺术留学生推开更为宽阔的大门,让艺术留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于康石石公众号汇合交织。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从开始在东京做老师指导学生,如今回到北京选择成为一位作品集导师。

我见过太多和我当初一样决心去日本艺术留学但是依然目标模糊的学生,所以非常能够感同身受,我也希望自己多年的留日与教学经验能够带领学生拨云见日。

01

被“内诺”后,却突遭变故

本科学习动画专业的我想要去日本留学,于是“鼓动”整个宿舍的人都跟着我一起申请了日本。但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真正成功前往至日本深造的人,只有我一人而已,因为申请过程中大家都会经历“波折”,尽管我的个人经历更像被席卷大陆的台风--利奇马刮过...

在我最初决定去日本学习的时候便提前查询了各种导师资料,调研他们的研究方向,最后选定了京都造型大学的小野日佐子教授。并且之后非常幸运的在小野教授个人作品展上得以见面交谈,除了表达对她肖像画的喜爱之外,我借此谈及想跟着她学习的意愿,深入了解一番之后小野老师鼓励我去报京造她研究的专业,算是拿到了一个非正式的口头“内诺”。

小野日佐子教授

本来事情都在往很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小野教授突然的因病辞世,令我方寸全无,这类突发情况真的太罕见了,但我却也算因此更了解日本修士的申请流程与方法了吧...毕竟加一块,我在自己的求学阶段就制定过两轮留学规划,创作了两次作品集,撰写了两份研究计划,申请了两所不同的艺术院校...

而我的第二个目标,便是我后来的母校——五美之一,东京造型大学。


东京造型大学(图源:谷歌)


02

“很小很小”的东造

东造其实“很小”,算是一所小规模的精英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人数都很少,所以东造的offer有点难拿。就拿我当年入学来说,整个动画专业一共只有5位学生,可能这样说不是特别的直观,可以拿我最近正在调研的2019年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造型大学的录取结果来看,武藏美的造型构想研究科申请155人,录取49人;东造造型专业申请447人,仅录取了64人。

武藏野美术大学录取比例


东造造型专业录取比例


东京造型大学的动画是其王牌专业之一,借此机会可以对不太了解的同学们介绍一下。东造的大专业只有造型和设计,具体细分专业都分别归属于这两个专业之下,动画则属于设计专业之中。

东造的动画专业教学特点可以从院校名中的“造型”窥见一二,首先东造非常重视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包括手绘能力、建模能力、运动理论等等,强调由扎实的绘画来增强动画的表现力,完成角色人物的造型。另外东造的动画专业在保持艺术性的基础上也会亲和市场,会把动画大师和话题作品拿来做研究,找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点。


东造动画专业学生作品 @江连 秋 (图源:东造官网)


专业的强势源于教学的严格把关,我在东造学习的时候学校会安排两个导师,一个主带,一个辅带。做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两位导师很像一对父母,一个负责唱白脸,一个负责唱红脸。

通常作品拿给辅带老师看会得到温馨的鼓励,兴致高昂的拿去给主带老师看通常会被很“不留情面”的指出问题。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主带教授一般还会要求自己所带的大学院学生去旁听自己的学部课程。

东造动画专业教员一览(图源:东造官网)

03

我在东京上学,也在东京教书

虽然在教书期间,也带出了很多武藏美、京造、东造、女子美等名校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最初来学习的时候都很迷茫。

我经常和东造的教授请教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探讨正在准备艺术留学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发现其实在准备日本留学作品集的中国学生中,他们的迷茫的来源通常是具有普遍性的,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1. 对自身专业没有认知

这不是玩笑话,很多最初来听我课的学生对自己要学的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比如很多学插画的同学对于插画专业的认知就是“画的好”和“画得像”,但是翻看各个院校的学生作品会发现,事情并非这样简单。申请插画专业的作品集更是如此,作品集里体现的不仅是基础和技术,还需要思考、人文关怀、社会担当、想象力,要让教授看到你的设计思维和发展潜力。


东造的学生作品展览

2. 对院校和导师的了解不够深入

多数学生是了解日本导师制的教学的,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未来发展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所以也会在择校之前对院校和教授做一番了解。但是这些了解也仅限于网上百度查查而已,实则是不够的。

我还是非常建议学生一定要去到院校,利用事前相谈的机会面对面与教授交流。这时的交流不仅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和教授是一致的,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教授的性格、基本的教学风格、对自己的认可程度等等关键信息,在出愿之前心里会有底一些。

3. 研究计划书是什么?

最开始接触想要来日本艺术院校留学的学生时,总认为学生完全懂得了整个申请流程,做足了完全的准备。教了这么多学生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申请流程和需要准备的资料不太了解,尤其是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作为日本艺术院校申请的必备资料之一,其重要程度可以和作品集相提并论。

研究计划书要写清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什么想要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需要率先通过计划书合理规划自己的修士课题研究,并且初步梳理出切实可行,能够落地的课题实践方法与时间规划。对于还没有跟着导师进行专业学习,日语水平也没有达到炉火纯青得学生来说确实是很难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和京造毕业的Neko Yama老师开设《跨过日本留学两大门槛——研究计划书&面试》的原因,如果同学们有更多研究计划书的问题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看到后也会积极回复。

日本研究计划书撰写和面试课


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总是会被迷茫的学生问到:老师,去日本艺术留学有哪些优点?我觉得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但是仔细思忖,又能从其中总结出一些大家普遍认同的原因。

首先就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教学质量问题,在艺术和设计很多领域日本都处于领先位置,有很多优秀院校,远远不止我们所熟知的“东京五美”,还有京都精华大学、大阪艺术大学、东京工艺大学、京都市力艺术大学...

其次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日本艺术留学的花费算来算去,是真实的要比欧美国家要少很多,是很多工薪阶层出身的孩子选择艺术留学的一条道路;最后也就是大家最常提到的,日本和中国本比邻,距离和文化之上都很近,中国学生去到日本留学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相对更加容易适应和融入。

所以,日本适合你吗?相信大家心里会有自己的答案。还迷茫吗?只要做足了准备,找对了方向。如果对日本艺术院校和专业情况还有疑问可以私信详聊,对于正在准备日本留学作品集和研究计划书的同学,遇到困难也可以咨询我:

可关注康石石个人官方公众号:kang-shishi,后台留言咨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XsfrmwBvvf6VcSZmO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