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拿第一的韩国电影,狠狠打了炫富女孩的脸

2019-08-15     蝉创意

你知道什么是穷酸味吗?

5月在戛纳拿了金棕榈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就给出了答案。

穷味是捂不住的,它是桌上的蟑螂,是廉价的内裤,是洗皱了的衣服,是地下室的杀虫剂,是地铁的味道……

这部韩国影史第一的《寄生虫》近日掀起了热议,它在韩国观影人次破千万,国内不少观众也一睹了这部韩国影史第一的风采。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微博一位90后女作家看完电影后,却在台风天发表了一通“我好不容易过上top5生活,却还要因为马桶堵塞感受穷味”的炫富言论。

看完了电影还能如此无知又矫情,那说明,这部年度最佳她根本就没看懂。

穷味是捂不住的,富人的优越感也一样

《寄生虫》不是什么恐怖电影,片名却无比贴切,它讲述了穷人一家对富人进行寄生的故事。

什么是“穷人”?什么是“富人”?对于贫富家庭的刻画,导演奉俊昊一开篇就向观众砸来了无数的细节信息。

穷的,住在只有一扇窗可以接收到阳光的半地下室;

因为地势太低水压不够,所以马桶要安装在高处,几乎快要够到房顶;

楼上一不小心换密码锁WiFi,上网就成了问题……

桌子上的蟑螂,随时可能跟你抢食物吃。

电影里,穷成这样的一家四口是个失业家庭,平时就靠叠叠pizza盒子谋生。

与之相对的,是半山腰里的新锐富豪家庭。

半山上的豪宅,窗明几净的落地窗,柔软的草坪……

极富空间和设计感的建筑,不断往上走的楼梯……

《寄生虫》的故事就围绕在这两个家庭身上,讲述了一个失业的金家对富人朴家进行寄生的故事。

金家哥哥经过朋友的介绍进入了朴家做家教,接着设计安插自己的妹妹、爸爸、妈妈全部进入了富人家庭当美术老师、司机、保姆,实现了全家体面的就业。

但是,穷人即使再聪明,P出了真假难辨的学历文凭,背熟了对话台词,穷味还是捂不住。

来自地铁的味道、地下室的味道……这些属于穷人的气味,富人一鼻子就可以闻出来。这些自带的气味,并不能靠换一种洗发水就可以换洗掉。

靠坑蒙拐骗进行寄生的穷人一家,趁着富人出游,坐在大客厅里喝着红酒感谢屋主人一家,并且说出了一句话:“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

富人真的善良

他们看似体面,给了这一大家子人更好的生活,却会不知不觉当中对穷人进行评判,捂住鼻子。

在给薪水的时候还抽出两张钞票,还美其名曰:“物价上涨,给你加了工资”。

嘴上说着不给司机考试,手上却端着一杯咖啡测试车的平稳性。

体面的外表,带着优越感往下看,花少钱享受最好的服务,这或许就是富人的本质。

就像热搜上那位上海马桶名媛的老公那样,口口声声说自己的老婆连司机也不麻烦,经常自己打车,却高高在上地讽刺:不起2千万房子的人,都是穷屌丝。

穷人的穷味是捂不住,而富人的优越感同样也藏不住。

穷人是寄生虫,富人又何尝不是?

寄生虫,第一层意思是穷人对富人的寄生,这部分被奉俊昊拍成了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

穷人不是人,只是一群寄生于社会,生活在地下室阴暗角落里的虫子和蟑螂。

对于寄生的隐喻,导演奉俊昊同样运用了大量令人瞠目结舌的细节去呈现。

金家趁着朴家外出露营,鸠占鹊巢寻欢作乐,谁知下雨天富人忽然改变计划回家,他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躲进了床底、桌底等见不得光的地方,等灯光和人声消失的时候再出来爬动。

大雨天,他们逃了出去,从半山腰的富人家下坡,一路往下走,走下了长长的楼梯,走过了隧道,再往下走才来到他们生活的街道,而他们的房子,就在街道下面的地下室里。

这部拿第一的韩国电影,狠狠打了炫富女孩的脸

整个过程,他们像蟑螂一样四处逃窜,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地下窝。

更绝望的是,等回到家中,见到的是早已被水淹没的家,以及不断在喷污水的马桶。

在导演奉俊昊的镜头语言里,金家已经不是人,而是寄生于朴家,藏身于底层社会的虫

隐藏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不被阳光照耀,但是无处不在,豆瓣一则短评就述说了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

如果寄生讲到这就没了,那这部电影也拿不了戛纳金棕榈。电影里还有一组神秘的寄生家庭,他们比金家更加“不像人”。

这是《寄生虫》最诡异的部分。他们是金家寄生前的寄生虫,两大寄生虫碰面,成为整部电影最大的冲突所在,这也是主创团队一直捂着不肯剧透的神秘剧情。

最神秘的主演,从来没有在宣传中出现,只有电影海报中的“一双脚”。他如同鬼魂一般,是最见不得光的寄生虫。

关于这部分蝉主就不剧透了,总之很精彩。

穷人对富人的寄生,奉俊昊已经用悬疑、惊悚等手法描述地很透了。但奉俊昊还暗含了一层意思:穷人寄生富人,富人自己何尝又不是寄生虫呢?

我们看马桶名媛这场微博大战中,有个很有趣的部分,参与论战的大V和菜头采访了他的top5朋友,对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

换句话说,养尊处优,不想自己动手,那就花钱舒舒服服地当这个社会的寄生虫。

富人有了钱,可以享受最好的社会资源,不就是躺着享受穷人服务的“体面寄生虫”吗?

他们可以连泡面也不会做,需要穷人加上高级牛排煮好端在面前。

马桶不会修,大周末的台风天,冲维修人员威胁要“告死你们”,她不就是这个社会的寄生虫吗?

况且,人维修人员即使身上散发着地铁味,也是靠自己的劳动力挣钱,可这位90后女作家,却是个抄袭起家的文学裁缝。

要论寄生,还说不上谁比谁更高贵呢。

看完电影还矫情炫富

这部佳作是多少人的照妖镜?

《寄生虫》是一出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悲剧,也是整个现实社会的照妖镜。

电影里,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坏人。

对富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只不过因为捏起鼻子不想闻“穷味”,最终就落得个家破人亡。

而穷人的一家,努力活着,期望改变生活现状,最终却受不了屈辱起了杀心,同样家破人亡。

影片最后,哥哥金基宇心怀“买房”跃升阶级的希望,但那个希望却只是一场梦,永远不可能实现。

导演奉俊昊采访时说,按照韩国的人均收入,普通人要买下这座豪宅,可能需要500年以上。所以,电影里的基宇,想要实现沐浴阳光的梦想,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一场悲剧过后,寄生还在继续,穷与富的现实没有任何改变。

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从就业寄生、雨夜到生日宴血案……层层反转,没有丝毫喘息,谁说商业片不可以具有艺术性?谁说艺术片就是沉闷难耐?商业和艺术的结合,《寄生虫》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悬疑片,也是一部没有门槛的艺术片。悬疑片外壳,加入了大量的细节隐喻,狠狠地鞭笞了早已固化的穷富阶级。

跳出电影看生活,关于穷与富的悲剧,从来不只存在于电影中。如果说《我不是药神》喊出了穷人的“穷病”,那层层反转的《寄生虫》不仅用更高明的手法刻画了什么是“穷味”,还指出了贫富固化的现实下,整个社会无处不在的寄生

《寄生虫》观看量增加以后,豆瓣的分数下降了0.2分,有专业影评人指出这部电影说得太明白,对穷味的表达也显得有些刻意,尤其是穷人太聪明,而富人太过“傻白甜”的设定。

穷味的表达的确直白,但联系现实,穷人与富人的设定蝉主却并不觉得缺乏依据。缺钱的穷人会干出什么事情?有钱的富人是否会疏忽大意?看杭州保姆纵火案就知道。

电影里的魔幻现实,无一不在真实社会中上演。

电影里,穷与富的差距,就是下雨天,一边是用美国帐篷在院子里露营,另一边则是飘着门板逃难。

下雨对富人来说是净化空气,对穷人可能就是一场灭顶之灾。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可能一句事不关己的话就被挑起。

而现实中穷与富的矛盾,就是台风天,有人因为山体滑坡丧失了家园甚至生命,有人摆拍博眼球,还有人因为马桶被塞维修不及时而大发牢骚。

人类的悲欢不相通,苦难则更加。

如果这部电影新锐网文作家张晓晗看懂了,还能高高在上地在台风天里矫情炫富,那才说明现实是真的讽刺。

奉俊昊在电影上成功了,社会的不幸却还在继续。

身为寄生虫还要反过来讽刺努力活着的蟑螂,这才是社会的悲哀啊。

点亮“在看”,改变命运

蝉创意是一个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

微博:@蝉创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投稿、媒体、商务合作

至邮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组织,后台回复“招人”

/ 推 荐 文 章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WUmmGwBvvf6VcSZ01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