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7”了

2019-08-06   力哥说理财

昨天最大的财经新闻,就是人民币破7,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破7是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破了7:1的整数关口。

近期离岸人民币走势,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2005年汇改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是被政府控制的,长期控制在8:1左右,老美一直很不满,觉得人民币被人为操控导致低估了,涉嫌不正当竞争。

普及一个有点绕的外汇小知识:

本币贬值,意味着本国人用本国货币买外国商品的价格变贵了。

比如本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6:1,美国产的进口车,卖我们1万美元,换算过来就是6万人民币,但因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汇率变成7:1,美国车还是卖1万美元,但我们却要花7万人民币才能买到,平白无故多花1万冤枉钱。

反过来说,本国商品出口到国外,外国消费者用外币购买,价格就变便宜了,这也不难理解吧?

所以本币贬值,不利于进口(国内进口商品会变贵),有利于出口(本国出口商品变便宜,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币升值,则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中煤毛衣站,互相对对方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实际目的不是要多赚你几个税钱,而是加入税收因素后,迫使你的出口商品在市场上价格变贵,在我的国内市场失去竞争力,没人买,你吖赚不到钱,GDP就会下滑,国力就会变弱,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你崛起的速度。

所以对中国来说,人民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美国加税带来的成本提升。

比如一个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中国人卖100元,美国原本不征关税,美国消费者花100元人民币才能拿下(为方便计算,没算美国国内消费税),现在老特突然给你加税10%,美国消费者就要花110元人民币才能拿下。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就要多掏10%的钱,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贬值10%,就正好对冲了税收成本,美国老百姓掏出来的美元,还是一样多。

毛衣站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已经一年半了,每次战况升级,人民币就会贬值,反之,和谈有了阶段性进展,市场紧张情绪缓和,人民币就会升值。

2018年3月,矛盾刚集中爆发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在6.3附近,后来一路贬值,到11月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一度逼近7,相当于人民币在半年内贬值了10%。

2018年离岸人民币走势

后来两国阶段性休战,老美安心过圣诞,咱们开心过春节,开春后也频频传出利好消息,所以汇率在4月又回升到6.7附近。

2018年底至今离岸人民币走势

那两个月,也是我们荔枝汇会员服务部门敦促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会员,赶快换美元,赶快去买香港保险等海外资产的高峰期。怕人生地不熟,几位班主任还亲自陪同会员去香港完成开户、体检、签约等相关手续。

我们这么判断的理由很简单:毛衣站是个长期事件,至少还要持续5-10年,在此期间,人民币依然会承受较大的贬值压力,所以人民币每次阶段性回暖,都是资产外移的良机、别等人民币又稀里哗啦跌下来了,满大街的媒体专家都在不负责任地释放恐慌性情绪,你才开始慌不迭问我们要不要换美元,已经晚了。

果不其然,再后来,谈着谈着又吵起来了,人民币汇率重新跌回到6.9附近。

接着就是最近大家看到的,前两天老特再次发推威胁说美国将从9月1日起对中国总价值3000亿美元的货物加征不超过10%的关税。

说“威胁”也不准确,因为过去人家这么说了之后,也的确这么做了。

所以人民币汇率应声破7。

这次是市场敏感性最强的离岸价格先破7,但央行没出手,直接让在岸价格也跟着跌破7。

人民币是受外汇管制的货币,我们不能随意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外币(每人每年5万美元售汇额度),也不能随意把手里的外币换回人民币(每人每年5万美元结汇额度),境内的人民币不能直接汇到境外,境外的人民币也不能直接汇到境内,境内外币汇到境外和境外外币汇到境内也受到实时监控,上头觉得有问题就转不了(当然,办法总还是有的,就是不方便公开说,这些我们私下会给会员提供服务)。

所以人民币有两个互不流通的市场(境内市场/境外市场),也就有两个不同的价格(在岸价格/离岸价格)。

理论上说,离岸价格更加市场化,变化更敏感,是在岸价格的先行指标,但人民币境外不能流通,所以离岸价格实际上是在岸价格的“影子价格”,最终还是要跟着在岸价格走,而央行实际上又对在岸价格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只要央妈用力出手,很容易把那些境外炒家打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

不过这次,央行负责人表态很清楚,破7就破7,没啥大不了,人民币本来就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市场会自发调节,反正我们央行是不干预的,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好伐?有些人别老往人家身上泼脏水~

有一段官方原话说的特逗,我摘录过来——

“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这话的意思是:破就破了呗,我央妈都一点不慌,你慌个毛线球?

但市场之所以那么担忧,是因为没有比“7”更重要的整数关口了。

过去十多年,人民币汇率一直在6-7之间波动,从没上到过“5”字辈,偶尔几次跌到7上下,也都很快收住了。

这些年国内有一些居心叵测的“砖家”,天天鼓吹人民币汇率会暴跌回8,真跌到8的话,的确会对股市、楼市、债市等所有人民币资产产生剧烈的负面影响,但这些人怎么不就不想想我们是什么社会制度啊?

还有些天天发朋友圈鼓吹人民币贬值的,不是卖海外房产的,就是卖海外保险的,不是卖海外证券的,就是做移民生意的,不吓唬你们人民币要凉凉,你们怎么会那么急切把钱转出去呢?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关于人民币汇率, 过去几年,我的观点一直没变过——

经济问题不能只看经济,首先要当成政治问题来看。

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我们的出口企业吃不消,大幅贬值,欧美大爷们吃不消,宏观调控的不二奥义就是“平衡”,所以汇率大概率就是在6-7之间波动,因为现在加入了美国这一茬,未来大概率会在6.5-7之间波动,有时破了7,甚至破7.1,也不用太担心,反而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压力。

毕竟我们还是资本管制国,人民币不是你想跑就能随便跑,想来就能随便来的。汇率问题,我们想放就能放,想管,也随时可以管起来。

汇率,也是毛衣站的一种武器。

现阶段,不管是关税武器还是汇率武器,都还是可控框架内的“文斗”。

如果这样的明争暗斗,能把老特逼回谈判桌前,再做让步,那是最好。

如果还不行,可能就要“武斗”了——当然不是直接干仗,而是更严厉的战略物资禁运。

1939年,日本不听美英反复警告,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美国后来就对日本实施战略物资禁运制裁,到1941年下半年,日本国内的石油、橡胶、铁、铝啥的眼瞅着就快用光了,日本当时就两条路:要么收缩战线,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军,向美国示好;要么梭哈,赌一波大的,直接把英美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都抢过来。

后来日本的选择,大家都知道了。

最近日韩交恶,日本对韩国禁运了半导体和OLED材料,这也是打蛇打七寸啊。

但日本和韩国的战略纵深和自有资源远不能和中国比,中国扛美国,底牌多得多,只不过即使如此,也还是很不容易的。

最后再强调下,从战略上看,我们一定要明白:毛衣站是个长期事件,短期看,我们比较被动,会吃不少苦头,但长期看,形势会越来越有利于我们,大家要慢慢习惯老特没事就在推特上放两句狠话的日常生活节奏,该干嘛干嘛,吃嘛嘛香就好了。

从战术上看,人民币汇率不会崩,就像中国的房地产也不会崩。

之前网上有篇很火的帖子,叫中国到底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这根本就是个忽悠经济学小白的伪命题。

对于富人和上层中产阶层来说,还是建议尽早分出一部分资产到境外,以美元、欧元、港币、日元甚至泰铢等形式存在,你已经具备了分散资产,分散风险的能力,为啥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当然,资金出海也要掌握好节奏,别现在这种时候出海,相比4个月前出海,白白损失5%的汇差,不划算。

说起来,今天我还特地把港股打新账户里赚到的一部分多余港币,换回了人民币,等以后人民币汇率回升上去了,再重新换成港币投出去。

对于入门中产和屌丝阶层,别想那么多了,暂时只能跟着中国这艘大船一起沉浮,先想办法在一二线城市上车吧,这条还没满足,就别老惦记资产海外配置的事,你还没到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