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染病,你了解的有多少?| 小佛爷荐书

2020-02-16     哈佛商业评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整个社会的运行节奏,这是对全社会的一次大挑战,每个人都面临着全方位的考验。在对抗疫情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场疾病的爆发亦是对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一次警醒,每个人也都可以从小事做起,来阻止下一次疫情的来袭。

今天小佛爷推荐的书单有点沉重,但是有助于我们对闻之色变的疾病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对战胜疫情保持乐观的心态。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1.《病毒来袭: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作者:【美】内森·沃尔夫(Nathan Wolfe)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小佛爷推荐

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的猎人追踪,作者将自己研究的亲身体验写成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途中充满生物学奥秘,又常常险象环生,不仅逐层揭开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纱,而且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指出,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就永远不会来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

2.《逼近的瘟疫》

作者: [美]劳里·加勒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小佛爷推荐

本书作者是获得皮博迪奖、乔治 · 伯克奖和普利策奖三大著名新闻奖的第一人。在这本如惊悚小说一般让人紧张不已的纪实作品中,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大家: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打了败仗。事实说明,作者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艾滋病已从非洲和美国爆发,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一度被消灭的疟疾又在热带地区死灰复燃,杀伤力超过以住;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卷土重来,以惊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SARS曾在几个月间肆虐于中国大地,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禽流感连续多年在世界各地此伏彼起,不断传来死人的消息……假如你热爱生活,珍惜健康,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毕竟,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

3.《世纪的哭泣》

作者: [美]兰迪·希尔茨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佛爷推荐

作者以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讲了一个故事: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故事是以时间为脉络呈现给大家的,在阅读过程中,你将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从中你将看到影响艾滋病的大量事件及各种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它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面临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本书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被《时代周刊》列为“百大非虚构经典”。

4.共病时代

作者: [美]芭芭拉·纳特森-霍格威茨 / [美]凯瑟琳·鲍尔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小佛爷推荐

远古恐龙化石中,竟然隐藏着癌症的信息;猫咪、野外的马也会急火攻心,突然晕倒;经常在半夜偷偷潜入鸦片种植场大嚼特嚼的窃贼,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动物身上出现“刻板行为”其实很像人类的强迫症;鹦鹉喜欢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鲜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倾向;动物也有性高潮,马会做出“性感”的凹背姿势……人类许多行为和病症的奥秘深植于动物身上,动物也会和人一样患心脏病、多度肥胖、厌食症、癌症。

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历史悠久且深刻,从身体到行为,从心理到社会,形成了我们日常生存奋斗的基础。人兽同源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让思考跨越病床界限,延伸到农家院、丛林、海洋和天空,因为这个世界的健康并不只取决于我们人类,而是由这星球上素有生物的生活、成长、患病和痊愈来决定。

5.死亡地图

作者: 〔美〕史蒂芬·约翰逊 (Steven Johnson)

出版社: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小佛爷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瘟疫的故事,一个关于瘟疫如何创造了我们今天生存的城市、世界的故事。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伦敦,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大都市,仅仅拥有着伊丽莎白时期古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当时,每隔个四五年,伦敦就要爆发一次霍乱,每次爆发都要夺走伦敦上万条生命,进而波及到整个英国。一位名为约翰·斯诺的医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证明霍乱存在于水中。在无人相信的情况下,一位牧师亨利·白石帮他绘制地图,将取水饮用的人们与未取水饮用的人们绘在同一张图上,将每个街区的死亡人数标在上面,越远离水泵,死亡人数越少。约翰·斯诺与亨利·白石拯救了伦敦城,那是英国最后一次发生霍乱。人们开始修建下水道,构建城市公共设施,保证水源的清洁,避免与污物处理源进行接触。这张死亡地图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所有后人得益。

周强 | 编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MnFTHAB3uTiws8K3h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