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躲过了心梗,没避开中风!医生:抓紧中风前的6个信号

2019-09-13   心血管罗建方教授

今天要讲一个真实的让人痛心又无奈的案例:“他躲过了心梗,却没避开中风”

X先生,52岁,企业中层管理,应酬多,熬夜加班多,饮食方面经常大鱼大肉,烟酒不离手,缺乏锻炼,有高血压病史,血压高达170/80毫米汞柱,但是由于本人信奉“吃多药物伤肝”,所以并未做任何的降压药物治疗,结果某天这位王先生因为左胸部突然剧烈疼痛,整个左肩伴有“酸胀感”,被家人紧急打120送来了医院,急救医生检查后发现其已经下壁心肌梗死,必须尽快开通梗塞的血管,由于发现的及时,成功的植入支架后,这个王先生被救回来了。

接下来是重点,这位X先生出院之后,依旧我行我素,烟酒不离,大鱼大肉,药物也不按时吃,家人多次规劝也没有用,于是出院后1个月,他发生了中风,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因为发现较晚所以X先生去世了。

撇开X先生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今天老罗来跟大家说说中风的一些科普知识。这个脑中风那么突然,到底有没有什么先兆,可以让我们提高警惕呢?

脑中风发作有先兆,但多数被忽视

天气已经入秋,气温变化大,温度突然下降或者气压明显变低,都容易导致脑中风的发作,虽然脑中风发作一般都是很突然的,但是其实在发病前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身体讯号流露出来,但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容易不重视这些讯息,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1、突然眼前发黑,过几秒之后会恢复正常的一过性黑蒙情况,这很有可能是颅内血流量较少或者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时引发的。这是最容易让人发现的征兆之一,因为眼动脉对颈动脉硬化狭窄以及缺血情况会最敏感,假若有黑蒙的症状出现,可以把这个作为中风的最早的身体给你的信号。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也会黑蒙啊,这个也是中风的信号吗?

这种蹲久了站起来头晕黑蒙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大多是因为你体位改变太快,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引发的不适,建议在改变体位时,比方蹲着然后要站起来的时候可以缓慢一点,动作不要那么急,就可以避免这种体位性低血压引发的不适。

2、眼睛如果除了黑蒙的症状之后,突然出现看东西模糊或者是视野缺损的情况,持续大概1小时左右后又会自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视网膜动脉血流量减少引发闭塞的结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需要警惕了。

3、近段时间频频打哈欠,没有精神,说明你的脑动脉供血不足,引发脑缺血情况加重,才会导致哈欠连天,有数据表明,缺血性脑中风发生前5~10天,8成以上的患者都会频繁的打哈欠。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给自己提个醒,去医院看看。

4、扭颈手麻症:当你将头转向一侧时,发现手指会无力,有的还会说话不清,1-2分钟后又恢复正常,有可能是颈动脉硬化扭曲后,加重了狭窄导致的结果。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一过性的偏瘫或者单瘫,有的人还会说不出话来,但在休息一天后又恢复正常,这其实已经表明有轻度中风了,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6、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按时吃药却发现血压依然波动异常,甚至有头痛、头晕、耳鸣的现象,或者莫名紧张、嗜睡等症状,表示中风正在来临。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中风发生?

想要避免中风的情况发生,主要从控制高危因素、生活、饮食、运动以及体检筛查几个方面来预防:

第一、你要控制那些可能会导致中风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如果你已经有这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了,那就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吃药,控制好这些疾病,医生开药的剂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不要像X先生那样,认为服药就是伤肝,所以就不服药了。到时候就为时晚矣。

其次、生活方面的习惯改变,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尽量不要熬夜,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放轻松一点。

第三、就是注意一下饮食方面的调整,尤其是老年人,最好要限盐,减少食盐、油脂类的摄入,因为本身你的机体代谢就已经弱了很多,所以尽量避免高胆固醇的饮食,尤其是动物内脏、海鲜类的。另外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点粗粮杂粮、水果蔬菜类的。

第四、坚持适量运动,老年人的话尽量不要太早起来运动,建议最好是太阳出来后再锻炼,时间段选在9点到10点左右,这个时间段血压不容易搏动,另外多多晒晒太阳,也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记得尽量不要受凉,活动前应充分热身。

第五、4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就是至少每年都去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毕竟这个群体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