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肃州区概况

2020-02-03     新疆地理百科

肃州区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丝绸之路的通衢重镇,自西汉致郡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是酒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辖15个农村乡镇,21个城市社区,总人口46万,其中城市人口25万,有汉、回、裕固族等15个民族,耕地面积63万亩。周边与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驰名中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中国最早的石油基地玉门油田、西北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鼎足相邻,区位优势独特。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便利,邮电通讯业发达,金融服务机构健全,物流服务业发展迅速,是河西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区内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富集,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近年来,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四大“国”字号平台,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并进,持续推进“三区两城一中心、幸福美丽新肃州”建设,全区经济快速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规划建设十大农业产业园,累计投资3亿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入园企业221家,带动蔬菜、制种、草蓄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占到农业增加值的60%以上。同时,把发展戈壁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全区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2万亩;规划新建3个万亩戈壁农业产业园、一个5000亩戈壁钢架大棚产业园和1个5000亩的戈壁林果产业园;提升3个5000亩以上的戈壁农业产业园和2个3000亩以上的戈壁养殖产业园、 1个集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物流产业园、力争到2022年,全区戈壁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建成全国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戈壁现代农业展示区和戈壁蔬菜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紧盯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和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肃州区东洞滩光伏发电示范基地规划装机容量1000兆瓦,近年来先后投入5.7亿元,配套完善了水、电、路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110KV升压站4座、330KV变电站1座,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5家,累计备案光电项目31个612兆瓦,具备并网发电条件的光伏电站22个408兆瓦(并网发电15个293兆瓦),是全省基础设施配套最完善、电力输出条件最好的光电示范园区之一。 2017年,抢抓省上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全省新能源综合利用试验区,目前成功争取到国家新能源微电网(全国第一批28个、全省2个试点之一)和全国增量配电业务2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为实现发电与消纳一体循环发展、促进电能转化利用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以全国区域性流通节点城市和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依托,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推动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突出湿地保护发展利用,聚力建设特色景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深度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特色城市。目前,全区商业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达200万吨,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亿元;现有星级宾馆10家,旅行社28家,A级景区5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各类文物古迹331处,2016年接待游客74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7.4亿元,分别增长23%和28%,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产业辐射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全区三产服务业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占GDP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70%,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7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13亿元,增长7.6%;财政收入达到22.29亿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2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0元,增长7.6%。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7yoGHABgx9BqZZI1h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