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属于硅谷很典型的理工爸+文科妈的组合,憨妈老是自嘲自己数学不好,她们大学的时候连微积分都没有学过。
对于考研数学都是满分的我,看到老婆示弱,不禁大男子气概爆棚,啪啪拍着胸脯保证,“老婆大人放心,儿子和女儿的数学有我呢!”
不过,辅导孩子数学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老婆虽然数学不算好,但是辅导孩子的时候,有时候讲得比我还清晰透彻!
Part.1 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
有一次我给3岁女儿讲大小排序问题,书里面有一道题目,说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我就对憨妹说,“这个排序很简单啊,先找最大的一个,再找第二大的那个,剩下的那个就是最小的了!”
女儿也很灵光,很快找到了最大的那个。可是当开始找我说的“第二大的那个”时,她开始卡壳了,嗯了半天也没给出答案。
我有点急了,“第二大呀第二大……就是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的那个呀……很简单吗!”
尽管我手舞足蹈地比划了半天,回头一看女儿,脸上仍然挂着大写的问号。
正好憨妈过来,我绝望地往椅子上一瘫,“老婆,你说女儿是不是比儿子数学弱一点啊?感觉憨憨讲起来没这么吃力吗?”
憨妈对我的想法很鄙视,“我来试试看!”,接着她坐到了女儿的旁边。
“妈妈教你啊,先找最大的一个放这里……对了,然后在剩下来的两个里面,找最大的一个放这里……对了,剩下来的就是最小的了!”
说来也奇怪,我之前叫嚣了半天、女儿却不理解的“第二大”难题,可憨妹顺着老婆的指引,却很快就把这个大小排列搞定了!
从那天起,我对老婆这种文科妈真是崇拜得不要不要的!我给娃语言描述得真是太硬核了,同样的知识点,我讲得女儿听起来就很晦涩,而老婆讲得虽然轻描淡写,但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就是我从老婆身上学到的第一个心得。给孩子讲题目,一定要学会组织语言,而且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讲解,否则很可能是简单的题目却被家长讲得却很复杂,徒增孩子的学习难度!
Part.2 多使用教具
老婆还有一个绝招,遇到讲不清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她常常在身边拾掇拾掇,找一些趁手的道具来辅助讲解。
上周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等量代换”数学思维的,里面就提到了我以前给一年级儿子做的这道题目。
当时我们解这道题目的时候也有点费劲,结果老婆又不失时机地出现了!
她取出6块乐高积木,按照算式摆出下面的模样,也就是红色和黄色积木价值3块钱,红色和绿色积木价值4块钱,黄色和绿色积木价值5块钱。
接着她把所有积木都聚拢在一起,那么就是总价值12块钱。
然后呢,这里面她再来个分组,那么红黄绿每一组值6块钱。
等这个做出来后就简单了,因为红黄积木是3块钱,那么绿色积木就是6-3=3块钱,相应的红色和黄色积木的价格也能算出来了!
我在纸上给儿子吭哧吭哧讲了半天的方法,结果用乐高积木几秒钟就被憨妈搞定。我当时一脸的崇拜,“老婆,你真是太牛了!”
从那天开始,我又从老婆身上偷师了第二个心得。给孩子讲数学题目,一定要善于使用教具。也不一定买什么专门教具,其实孩子玩的什么乐高啊,纸牌啊,甚至厨房里的米粒、黄豆都能成为好的教具。而一旦使用教具帮助讲解,会让孩子容易理解很多很多!
Part.3 憨爸的话
上面就是我从文科老婆身上的偷师经历。我经常在后台看到妈妈们说,“我数学不好,怎么辅导孩子啊?”
其实真的不用担心,数学不好,并不意味着你讲得不好!
像憨妈也没有学过多么高深的数学,上学时候数学成绩就是中等,高考数学成绩至今对我保密,微积分、傅里叶变换啥的她也不懂。可是在引导孩子数学启蒙的时候,老婆却能发掘出一套行之有效方法。
其实说白了,那种数学天资极高,题目一看就会的人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孩子的数学是需要耐心,一步一步慢慢引导的,这时候拼的不是你数学能力有多牛掰,而是你数学讲解水平的高低。
因此就算数学不是很好的父母,也别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学会正确的讲解方式,一样能够给孩子很好的数学启蒙!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公号ID:hanhanusa
微博:@憨爸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