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自古有之,古时在意,而今淡薄。古今之不同,各有特色。先说古吧,三妻四妾,在所难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也是跟着皇上学的,想独善其身也很难,皇上冷不丁的赐一个女人,谁敢拒绝。
后宫有争斗,核心就是皇位,而登皇位者肯定是皇子,绝不会是皇女,这就好比独家秘笈传男不传女一样,没法说理。远的就不扯了,咱还是说说普罗大众,三妻四妾也是会争风吃醋的,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明争暗斗,无非是想得宠而已,青春易逝,母以子贵,生个儿子就可以解决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了。于是乎,女儿成了陪衬,可有可无。就连公主,也无非是定国安邦的一枚棋子。何况平民百姓,没有点利益好处,在上的父母大人是不会白白的把孩子嫁出去的,至于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父母是不愿费心劳神的,只要是个人就行。
《金瓶梅》中西门庆处处风流,各路货色齐聚后宫,不过都是三分钟热情。潘金莲为了得到西门庆的宠爱,可谓费尽心机,在西门庆的后宫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只不过所有的努力也顶不上一个孩子,瓶儿怀孕之后,西门庆果断的冷落了金莲。可见西门庆这般浪荡子弟都如此在意儿子,何况平常人家?
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说的“后”就是儿子,因为儿子是传宗接代的,可这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但这份荣光却没有“女人”的份儿。这是很不公平的,只不过古时有话语权的女人不多,就算有那么两三个,却也是高高在上的,心中所想和凡夫俗子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今,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日薄西山了,男女比例也发生了倾斜,而且倾斜到了女人那一边。所谓物以稀为贵,女人可以坐地起价了,就算是二婚,寡妇也照样是香饽饽。所以,二胎开放了,还有什么资格重男轻女,再者也一夫一妻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嫁出去的姑娘也不一定都是拨出去的水,三天两头还是会回家看看父母的,独生子女还要负担养老责任的。有些思想前卫的压根就不想要孩子,特别想要儿子的,医学也是可以解决的。
听一朋友讲,她家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严重到赤裸裸的偏心。小时候,家里有好比的,首先肯定是先让弟弟吃,比如鸡蛋、肉,弟弟吃完就吃完了,没吃完才会论到自己。生病的时候,弟弟是可以吃药的,而自己就只能用土方子解决一下,有没有效果就不知道了,反正锅灰掺水她是喝过的。干活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姐姐,当然是要做表率的,所以脏活累活都是她,弟弟就算坐享其成,父母也不会责罚。
我听了之后很震惊,在古代的话,尚可理解。而今,就有点过分了,可她就是这么长大的,所以现在过年她基本就不怎么回家了,那个家对于她来说可能是没有一点温暖的,可父母还在。回去,她心有不甘;不回,心有所挂。
我不知道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意味着什么?只是为了养老吗?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如果只是为了这两点的话,那就失去了做父母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就好比生了孩子却不教育他一样,只是生而为人,却不懂做人,那于他而言,还有什么意义?
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大有人在,也是人之常情,但大多数都会给下降的一方些许安慰,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