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国教育最底层看教育、发声音的一线教师,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真诚与您做朋友!
教师工资高与不高?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问题!
发达地区,工资高点,欠发达地区,工资低点;城市学校,福利好点,偏远乡村,福利差点!与你所处的地区财政有关。
但为什么这些年,很多老师都抱怨教师工资低?
原因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教师工资还未能达到国家所能承诺给予的!要给的没给,自然要让想要的失望了!
工资低不是问题,但要求“甘于清贫”就是大问题!
从90年代的教师法开始,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提教师工资不低于、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但饼很大,很多地方却由于地方财政、领导意愿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老师们心心念念,失望却一波接一波接踵而来,于是也难怪很多老师要抱怨!
本来老师抱怨抱怨出出气也就完了,但是却总有一些专家、领导要跳出来说,“老师要甘于清贫!”这就真相当于打了你一顿,还要逼着你说,“打得好”!这就过分了!
教师跳不跳槽,与工资高不高无关!
更有甚者,甚至跳出来要说,“既然嫌工资低,那可以不干啊!”说这种话的人,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曾很多次解释过这个问题,这里再解释一遍:
1、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种情怀。
每一个人都是从学校里出来,虽然不是每个人对于学校都很有感情,但是也一定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学校生活更加单纯,喜欢校园生活,愿意接触年轻人、接触孩子。
我所认识的很多老师,尤其是师范类毕业后就报考教师,然后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大部分是这样的情况。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从高考后选择报考师范类到毕业后选择报考老师,教育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情怀!关于这一点,其实也能够从很多大学生愿意到大山里支教,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愿意到学校当廉价的代课老师中,都能够感受的到!
2、作为一份工作,不是说放就能放掉的!
年轻的时候,你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任性,可以撂挑子说我要一个更好的工作,享受更好的人生,可以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但是,一旦在一个行业里几十年,青春耗尽、棱角磨光、激情全无,背后又是上有老、下有小,一整个家庭需要你去支撑时,你除了想让家庭生活的更好一点,抱怨抱怨工资低,根本就不可能把赖以生存的“工作”,说丢就丢的!
更况且,要求“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水平”,这不是老师提的,而是国家说的,是最最最合理的诉求而已啊!
网上的一种说法,“教师工资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当老师?”
这话其实不对。东部发达地区,教师工资虽达不到公务员水平,但其实也不低,私立学校一年十几万,公办学校一年八九万也是有的,这些地区,教师温饱没问题,那自然是有很多人当老师的。
以浙江东部城市为例,每年老师报考也是十分热门的事情,考上老师也算家里的光荣。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山区,就完全不一样了,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甚至听说很多乡村的男老师连老婆也讨不上,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当老师呢?所以也才会有网上广西这些地方教师招聘遇冷的情况发生啊!
那么,让老师工资高一点,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个人认为,老师工资高不高,并不是让老师个人爽不爽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中国教育的未来。因为只有教师待遇提高了,教师的门槛才能提高,教师的门槛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也才会有更优秀的人愿意当老师;也从而才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进入到良性循环!
懂教育的人都清楚,教育不仅仅是教一点知识的事情,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如果仅靠老师,那这个人肯定是要落伍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影响,是一棵树去摇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撼动另一个灵魂,优秀的老师给予学生的是比知识更重要的品格!
说更白一点,让更优秀的人教育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肯定才更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