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携好友一起看了期待已久的《银河补习班》,平心而言,电影没有预想的精彩,但也绝非网络上所言及格之作,要我说,8.5分。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邓超饰演的顽强父亲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入狱,让他遗憾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出狱后他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父爱,给予了儿子马飞自由的成长、学习空间,并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先说点不足之处:
1 电影像是一个大杂烩,父子亲情,教育反思,差生逆袭,飞行梦想...内容之多让人有些错乱。但是导演辅之以经典老歌和比如98年洪水中父救子等煽情片段,让这些凌乱的情节勉强可以凑在一起。
2 邓超饰演的工程师马皓文让我想到《当幸福来敲门》中的查尔斯、《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摔跤吧,爸爸》中的父亲辛格,甚至是《天道》中的丁元英。
3 但可惜的是马皓文和他们每一个相比,都有所欠缺,这个角色有些空洞说教的意味。他带领儿子实行所谓素质教育的方式很笼统,包括感受自然真与美,不要重复学习,自主决定学习等等纯理论说教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并无任何独到之处。
4 台词是硬伤,编剧对教学确实不太懂。影片最后“中国加油”十分尴尬,非常不合时宜。俞白眉以“一个馒头不能重复蒸来比喻教学不应该复习”是在是荒谬。那篇后来被老师们评为高分的《不可错过的时光》写的一般,并无多少独辟蹊径之处。
以上属于鸡蛋挑骨头,下面聊几句我感动的地方:
1 全剧有一幕让我泪流满面,马皓文得知了当年被冤枉的真相,满怀激动过来告诉儿子,儿子却为了航天员的前途劝父亲放弃。那一刻,我似乎能体会到马皓文内心的挣扎、痛苦、失望和无奈。因为对于马皓文而言,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两个:一是儿子成才,二是自己沉冤昭雪。
可惜,此时此刻,儿子竟然不能理解父亲,这是多么大的悲哀与绝望!
2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有独立的思想”
这是电影最经典的两句台词,我很喜欢。
3 人有时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好难,有多少人从事的工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有多少人的另一伴不是权衡利弊之后凑合在一起的?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爱情与梦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可望而不可求啊!
4 马皓文婚姻很不幸,第一任妻子显然瞧不上他,那些侮辱的扎心的话语还有小屋里那一巴掌将马皓文的自尊打得七零八落。
作为男人,或者说有独立思想的人,最大的失败之一就是找一个不懂自己的女人,尤其是在落魄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老师好》中苗晚秋的妻子,一心只有分房子和评职称,完全不懂苗的内心世界,最后还是因他辞职而弃他而去。
好在马皓文遇到了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实习老师小高,这也算他的幸运之处。
5 较之《老师好》中的苗宛秋,马皓文幸运之二在于他的衣钵有人继承,儿子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苗晚秋却只能抱憾终生。
6 邓超的演技很不错,我个人觉得这是他演技史上排名第二的一次,第一是《烈日灼心》,那是他演技的巅峰,极难超越。
7 马皓文带领儿子在草地上感受诗词之美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也经常给我读唐诗宋词,让我背诵毛主席诗词,给我讲历史故事,给我读他写的诗词文章。不得不说,我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启蒙者就是父亲。
8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找到小高老师那样的伴侣,但是我一定会努力成为马皓文那样的父亲,给未来的孩子一个自由独立的成长空间。
刚刚看完,趁着热乎劲,在地铁上用手机打出这些啰哩啰嗦的感受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