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这十六个字,炒股一辈子也不会输
无论是庄托放出来的股,还是好朋友介绍的股,亦或是你自己选的,只要坚持"势在股在,势增股增,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就不会被忽悠。
所谓"势",可以是上升通道,也可以是均线系统,也可以是某个指标,因为你的交易不可能是依据感觉而没有实质性的依据吧?当然,这里是指大多数的交易者,因为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追求技术性的投机套利,个别依据基本面估值等交易的同学,大可不必钻牛角尖。
有了"势",何谓"势在"呢?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之上。
有了"势","势在",何谓"势在股在"呢? 举例来说,就是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或均线多头排列的上升趋势时,你就可以持股做多。炒股你不炒上升趋势的,难道要炒下跌趋势的吗?当然这是在一般散户在我们A股市场做空不可盈利的情况下。
那么,何谓势增股增呢?这就简单了,上升势头越来越明显,节奏越来越强,上升通道刚开始得角度缓的像爬,随着运行,角度加大,开始像走,然后跑着进入主升。。。这样就是一个势增的过程。操作者随着最初的势头不明显到越来越明显,当然是做的越来越胆大,下的筹码越来越多,即是势增股增了。
何谓势减股减,势走股走呢? 例如,上升通道的股,从45°运行到了60°,然后到了75°,最后进入了90°的垂直拉升,而后转为75°,60°。,这就是明显的势头减,持股量当然要随着势头的减弱而减了。所谓势走股走,是上升趋势从减弱到跌破上升通趋势时,已不构成持股的最基本条件,即势在股在,所以当然是势走股走了。
带着这十六个字,在势头转多后,果断介入,在势头转空后,果断出场。别明明破位了,还在说加仓补仓,疯狂做多,也别明明确立升势了,还在看空做空。就轻松达到了截断亏算,让利润奔跑的投机高手境界。
散户必备:贪婪是炒股的大敌
众多散户炒股的经历告诉我们:炒股一定不要太贪婪,不要把期望定的太高,要及时止损。大部分亏损严重的散户,都有一些共同的错误和弱点,即总是永远处于满仓状态,不知道空仓休息,总是不切实际地抱有幻想,总是一再抱有侥幸心理,而一旦被套就只会保住股票,死扛到底,期待奇迹的发生,而不是及时止损,减少损失。
股票被套后,不主动的去解套,反而改变了自己的操作模式,从短线变为中线操作,从中线变为长线,从长线变为死扛,当真正的行情来临时,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大赚特赚,自己却还是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岗放哨!
其实,股票被套后,就要降低预期,及时止损。只有及时止损才是便面深度套牢的唯一方法。虽然很多人经过多次的教训后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一旦事到临头却还是因为幻想和侥幸心理而放弃止损,从而再次被套,之后,又后悔不迭。而后悔的同时不去亡羊补牢的积极应对,而是死捂不放,破罐子破摔。
因此,投资者要在每次操作之前就要制定出详细的操作计划,从分析市场走势到选择股票,从买入股票到设置止盈位与止损位,再到卖出股票,空仓等待一系列的步骤,都要做出规划。不要盲目的跟风操作,要有自己的观点。
要长记性,吃一堑长一智。一次失败就要总结经验教训,以防下次栽倒在同样的地方。别人栽倒的地方也可以仔细分析为什么会在这个位置栽倒?自己遇到之后怎么解决?是继续持有还是止损出局?等等。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策略去执行,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将总结的经验教训融入自己的策略中,不断完善操作策略,时间一长,就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的 操作策略。这个时候,炒股就会很轻松,赚钱也相对容易很多。
价托的定义:
a线所指的交叉点是5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1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b线所指的交叉点是5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c线所指的交叉点是10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由这三个结点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称为“价托”!
“价托”的类型:
季托:当1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20日、60日价格平均线,2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60日价格平均线,称“季托”。
半年托:当2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60日、120日价格平均线,6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120日价格平均线,称“半年托”。
年托:当6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120日、240日价格平均线,120日价格平均线上穿240日价格平均线,称“年托”。
“托辐射”形态
图形特征:
(1)价托所示的三角形朝未来水平方向有辐射线,阻碍未来股价下跌。
(2)价托所示的三角形朝未来水平方向有辐射线,表示为一连串箭头向上的宽带,支持未来股价向上运行。
(3)托辐射的时间长度相当于价托前价格盘整时间长度。
(4)托辐射的空间高度相当于价托三角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空间高度。
市场意义:
(1)由三个黄金交叉形成价托三角形时,意味着在三角形的时间和空间内所有买进的人都面临着盈利。
(2)当股价继续上升时,在价托三角形内买进的人已成为实际盈利。
(3)当这种盈利示范效应传播开后,会引起市场追风,从而进一步支持股价向上。
(4)上升一段时间后股价回档,当回档低点进入到托辐射带内时,在价托三角形内未满仓的人可能会继续买进,从而使回档在托辐射带内遇阻而重新回升。
操作方法:
(1)一旦看清楚价托后,应尽快买入。
(2)在托上安心持股或逢低买入,不轻易卖出。
(3)如有踏空者可等待股价回落到托辐射带附近时买入。
月价托的托辐射带状态。见(图1)
图1
季价托的托辐射带状态。见(图2)
图2
下面是短、长结合均线系统价托上的托辐射状态。见(图3)
图3
“价托”形态
图形特征:请看(图1-1)中,(a线)所指的交叉点是5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1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b线)所指的交叉点是5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c线)所指的交叉点是10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由这三个结点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称为“价托“
图1-1
市场意义:
当20日均价线在最上方,10日均价线在中间,5日均价线在最下方时,称为“空头排列”,(图1-1)中(d线段)以前的均线就是空头排列,只要均线是空头排列,那么就没有形成价托的可能,一个没有形成价托的股票,那么它的下跌行情就还没有结束!
只有当股价长期下跌,跌无可跌后,此时空方抛压减轻,多方开始试探性的进场,从而推动股价缓慢回升,随着股价的回升,5日均价线在下跌以来第一次上穿了10日均价线,这说明5日内买入的人愿意用超过10日内的平均价格去追涨,该股的短期需求大于了供给,在盈利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又有一批股民进场买入,捂住就能多赚又鼓励持股者继续持股,形势朝有利于多方的方向发展!不久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使20日内买进的股票也有盈利,此消息继续鼓动人们买进该股,鼓励持股者继续持股,该股的需求量急增,而供给量却越来越小,终于有一天,10日均线上穿了20日均线,最终三条均线封闭成一个三角形托,这使盈利的人扩展到5日持股者、10日持股者、20日持股者,这种循环继续强化的话,三条均线将向上形成多头排列(图1-1)中(e线段)以后的均线就是多头排列,从而展开一轮多头行情!
三角形“托”在底部形态中是否有普遍性,考证后发现绝大多数个股都有这个规律,而在长期下跌的末端,这种三角形托几乎成了底部的代名词。
价托的分类:价托按照周期长短和不同场合的组合使用等分为以下几种。
1:月价托(由5日、10日、20日均价线组成),该组合较为敏感,对中长期底部的提示作用较弱,对阶段性短期底部的提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见(图1-2)
图1-2
2:季价托(由20日、40日、60日均价线组成),该组合的稳定度较好,对中长期底部的提示作用较好,但对阶段性短期底部的提示作用稍显迟钝;见(图1-3)
图1-3
3:短长结合的价托(由5日、10日、60日均价线组成),该组合既有一定的稳定度,也有一定的灵敏度;见(图1-4)
图1-4
“托压互转”形态
图形特征:
(1)当出现巨量收集筹码将股价推高到一定高度后,会出现一段横向震荡的走势。
(2)横向震荡中会出现三条均线的上下波动,先形成价压压迫股价下行,而后出现股价上穿三条均线形成价托,以后再形成价压,如此循环称为托压互换。
(3)托压互换的股价震荡中轴为三条均线,它的震荡方向分为下倾、水平和上倾三种,其中上倾的走势最强劲,最容易爆发向上突破的行情。
市场意义:
(1)当庄家大量收集筹码后会形成带量的上升浪,当庄家大部建仓后进入到震仓洗筹阶段。
(2)如果该股票的题材特别好或庄家的实力特别强大,震仓洗筹的回档幅度很小。
(3)庄家横向洗筹完毕后,股价进入横向震荡。如果这种震荡是窄幅震荡,则呈现均线麻花形态,托压三角形并不明显。如果这种震荡是宽幅震荡,则呈现明显的托压三角形。
(4)当三条均线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且成交量日趋萎缩时,说明庄家已经全力控盘,并已洗盘完毕。庄家并不是不想迅速拉高,而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指数条件,或者等待某一个股利好。
操作方法:
(1)在托压互转的下边线买进,即跌破三条均线的价格。
(2)当股价盘上突破下降趋势线时买入。
(3)最经济、最大利润的买入点是在股价突破前期头部的一瞬间。
图1
图2
图3
图4
十年万倍操盘法则
第一波赶上的话就做足,没赶上的等回落后还能再做下一波。 支流,各支流循序轮动,涨幅各异,时间上契合主流,直至主流完结,策略上,在主流不倒的情况下,按照以主流为中心的逻辑逐步挖掘。 次主流,涨幅和时间跨度上少于主流,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策略上,以围绕龙头操作为主。 非主流,时间短,但是因为技术面或者消息面等因素短期会有一定的爆发力,策略上,快进快出,隔日超短为主,爆发初期可参与,后市不追高。
.我还有个关于主流,支流,次主流之类的划分,这个应该归于大局观的范畴,近阶段的分的话,科创板为主流,科技为次主流。那么操作上主流以一个较长的阶段反复操作为主,次主流则操作周期更短,不少选择隔日超短。
如果你手上还持有的类似标的,那么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这两个标杆品种的走势做为参考。
1.根据对热点的持续性,主次流等的划分,我把涨停板板分为投资性和投机性两类。
2.投资性的想买就买,不管几个点,要求是往上看有较大空间,往下敢越跌越买,后市可反复操作。
3.投机性的通常要求当天大盘较好的环境,当天是最强或者次强的热点,很大程度上在板上买,持续性不一定好,但是短期有较强的爆发力,通常作为隔日超短操作
1.先判定是否主流热点,如是,不必等涨停也可随时先买入,等确认强度后再行加仓。 如果不是主流热点,等,如果强度够高 ,就排队龙头,大幅度超过预期,就同时排,但同时仍需注意仓位控制。
2.早期作为试错出击,随着整体资金的增大目前基本全部放弃,因为分散精力,同时即使有赚对整体收益率也无大益。
3.强势阶段,一种直接买强势标的,另一种买低位未启动的。
4.小资金仓位变动通常较大,在强势阶段,可不必过于在意资金管理,不过如果有意为未来做准备,也可当做大资金来练习分仓操作。
5.强势阶段,买股得逻辑是因为赚钱效应下的资金不断进入,那么强的标的被后来资金选中的概率大,所以选强。弱势阶段,买股的逻辑是因为市场亏钱效应的扩散导致恐慌盘的不断宣泄,那么宣泄殆尽的,只要少量买盘就可以推动上涨,所以低吸。
1.只要有赢面的股票都可以做,区别只是操作策略上,主流是反复做,非主流的隔日超短为主,不必放弃。
2.一轮主升中,是买还是卖,只能靠自己动态的判断来决定,我也做高抛低吸,虽然经常做不好,但是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3.事事难两全,比如昨天水利 我做了一定的高抛,并打算今天低吸回,但是只是集合竞价买回部分,还是掉了不少筹码,而对于水泥,希望能有回落的机会低吸,但是该弱不弱,也只好盘中找低点先买了,没法做到完美,但是可以做到后市这两个板块无论怎么变化,我都会有相应的策略应变即可。
如果有好的机会,当然也会考虑做,仓位不定,根据风险收益比决定,区别是非主流的操作时间会比较短,很多是隔日,主流的则高抛低吸反复做。
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减少回撤量,十年万倍也是有可能的。
你的技术分析,为什么不赚钱?
自诞生以来,技术分析就一直被投资者不断学习探索。因为技术分析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两条线来发出明确的买卖信号;简单到只用两种指标就可以分析行情;简单到最经典的两种技术指标系统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交易市场......简单到,似乎人人都可以根据技术分析来赚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谓技术分析,一般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金融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
提到技术分析,也必须提到作为技术分析理论基础的三大假设:
市场行为涵盖一切
技术分析者认为,能够影响某只个股股价的任何因素,包括基础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实际上都反映在其价格之中,而所谓的一切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目前还不知道的。
价格沿趋势移动
对于一个既成的趋势来说,下一步常常是沿着现存趋势方向继续演变,而掉头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价格形态,它们通过一些特定的价格图表形状表现出来,这些图形实际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看淡的心理变化。而人类心理从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熟悉过去就可能洞悉未来。
理论说起来如此简单。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依靠技术分析交易的人都不能赚钱呢?
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犯以下错误:
一、喜新厌旧、滥用技术指标
市面上流传的技术分析理论、指标、形态多不胜数。个个觉得新鲜,哪个都想用用,一旦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不灵,就换一种。
二、只用一种分析方法,撞了南墙不回头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投资要注意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研判,切忌片面地使用某一种技术分析结果。投资者必须全面考虑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对未来的预测,综合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最终得出一个合理的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的描述。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如果应用多种方法后得到同一结论,那么依据这一结论出错的可能性就很小。
三、只学不思,不能持续优化分析方法
因为可用的方法太多了,往往会犯贪多嚼不烂的毛病,每个方法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真正吃透任何一种方法,对方法的长处、短处、适用范围缺少深入的研究,或照本宣科的使用,或自以为是的改造,结果往往是方法的可用之处没能发现,不可用、不该用的地方全部用上了。
四、盲从技术信号,不做资金管理
在交易中,盲目的相信技术分析,每次确定交易就全仓杀入,从来不进行资金管理。一旦遭遇重大损失,就难有再次翻盘的机会。
五、频繁交易,试图抓住每一次交易机会获利。实际上,真正给你带来收益的,往往是有限的几次交易。
六、用而不信。
当指标发出止损信号时,不按信号草走;借用一位老交易员的话来说,技术指标的价值不是预判未来,而是多维度的呈现历史。交易这辆车,向左开还是向右开,最终打方向盘、踩刹车的人将是你自己,指标只是告诉你“哥们,挡风玻璃该擦擦了”,“哥们,你快没油了”,“哥们,你这都时速240了喂”……刹不刹车,随你!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却会不由自主的怀疑指标的准确性,最终“车毁人亡”。
正统的技术分析从来都不是去预测行情,最多属于统计学范畴,给出的只是一个概率分析的结果。也就是说技术指标只能给我们提供买卖信号,按照这个信号去操作,赚钱赔钱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相对高概率的方式并加以严格执行。投资者如果能真正理解技术分析的意义,也许大家离成功就能更近一步!
感谢您的阅读,想学习更多选股技巧的朋友,可以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股海睿道(ID:gh600519)每天早9点推送当天早盘信息,选股策略,轻松抓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