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唐 三剑客
1
10多年前,老张还是小张。
有一天,跑完快乐十公里,感觉脚腕有点儿痛。
怕战友说自己娇气,就没吭声。
谁知道,熄灯后,班长端着个牙缸来到了小张床前。
一股酒香飘了过来。
以为是让自己喝一口的小张,突然看到班长掏出打火机,啪地一声把酒点燃了。
把脚伸出来!班长不由分说。用手蘸着酒,给他揉脚。
看着蓝色的火苗在班长的手上跳跃,脚腕开始发热,疼痛感渐渐消失,小张既失望,又感动。
泪水不禁在眼睛里打起了转。
可感动并不管什么用。第二天一早,小张发现脚腕不仅没有好,相反还肿了起来,连下地走路都困难了。
没办法,连队只好让班长带着他来到50多公里外的卫生队找军医。
军医一看情况,感觉有点严重,可能是韧带出了问题,马上就开了转诊单,让他去500多公里外的医院诊治。
小张又拿着转诊单回到部队向领导请假,开证明,等来到医院时,已经耽误了两天。
当时,小张有点想不通,驻地就有一家专门给军人治病的大型部队医院,为啥要舍近求远跑那么远?
班长解释说:那家医院虽然也是部队医院,但是他不负责给咱看病,咱只能去城省的体系医院。
小张也不知道啥叫体系医院,但记住了一条:看病要去省城!
2
一年又一年,小张变成了老张。
有一天,部队开始办理一种叫作军人保障卡的卡片。
老张听说,这个卡片不仅有银行卡功能,而且还可以持卡到医院挂号看病,就像地方的医保卡一样方便。
当时老张想,这下子,看病终于可以不再到处开证明来回跑了。
可是,保障卡到手之后,老张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怕丢了不好补,工资不敢发保障卡里,看病还得转诊单和各种手续……还得跑老远。
老张心里有一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在家门口看病?什么时候才能不需要层层的转诊单直接挂号看病?
而这一转眼,又是几年。
不过,好消息还是在传来。
2017年9月,解放军军官实现了全军医院门诊一卡通。解放军的军官在全军医院可以凭保障卡实现挂号看病。
敏感的老张知道,按照这个趋势,士兵也快了,武警和解放军互联互通也肯定在路上了。
果不其然,到了2019年,全军和武警部队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军校学员),都全部实现了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挂号就诊“一卡通”。
一张小小的军人保障卡就是军队和武警医院的通行证,哪里都好使。
为此,老张专门来到驻地的一家军队医院,刷了一下“脸卡”,果然认证通过。
而更让老张兴奋的是,这军人保障卡,不仅保障军人,还保障符合条件的军属。
因为按规定,才出生没多久的小小张,也可以办理一张保障卡,并凭此卡到军队医院享受免费医疗。
孩子从一出生便多了一份医疗保障。这样的待遇,只有军人才独有!
老张赶紧打报告给小小张申请了一张。
哦,可能有剑迷朋友已经猜到了,老张是一名武警战士。
3
看到这里,剑迷们可能也就明白了。
正如你们所盼:
第二代保障卡全军通用。包含武警在内的全体军人,不分军种、不分职务、不分地域,无需转诊单、各类证明,都可以享受到军队各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此外,保障卡保障范围还从军人扩大到了军属,尤其是军人子女。
尽管,根据以前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在军队医疗机构合理医疗范围内享受优惠医疗。但这里面也有个“框框”:主要包括双军人,符合随军条件、不符合随军条件但户口与干部同一地等未满18周岁的子女,大约只覆盖了全军未成年子女的三分之一。
而重新申请下发的保障卡包括所有未满18周岁的军人子女,同时还将“优惠医疗”几个字改为了“免费医疗”。
为了确保卡片办理期间军人子女就医不受影响,还作出规定:在军人子女办理保障卡期间,可由团以上单位出具证明和本人身份证,到军队医疗机构就医。
这回,军人保障卡不仅功能多了,而且含金量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