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本想靠《上气》圈波华裔粉,为何却遭到各种反对?

2019-07-26     手望Sowarm




漫威最近搞了不少事情,他在圣地亚哥漫展上宣布的一系列项目,几乎每个都能成为一个热点,而国人尤其关注《上气》。这部电影还没上映便在中国火了起来,可是大家讨论的不是其中的故事,而是一位叫傅满洲的虚构角色。

傅满洲是谁?乍看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但他在海外绝对比在中国要红。傅满洲是欧美国家家喻户晓的中国人,不要以为他像李小龙或成龙那样为国争光,他在老外眼中其实是“邪恶”的代名词。



傅满洲最早是一个小说角色,他是一位叫萨克斯·罗默的英国作家创作的。这位作家开始可能只是抱着试水的态度去写,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小说竟然影响了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人。


《神秘的傅满洲》,右边为傅满洲


1913年,一本叫《神秘的傅满洲》的侦探小说出版了,这是傅满洲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西方人面前。

按照作者罗默的形容:傅满洲高大、削瘦,长得像猫一样;肩膀很高,眉毛如撒旦,面庞像莎士比亚;额发全部剃掉,双眼泛出绿光……却是一位伟大的天才,通晓从古至今的一切科学。最重要的一点,他非常邪恶!


影视作品里的傅满洲


傅满洲控制着一个名叫 Si-Fan 的中国恐怖组织, 即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试图破坏整个西方世界。在小说设定里,傅满洲对西方人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这些脑洞大开的设定其实相当胡扯。多年以后,作者罗默自豪地向他的传记作者说道:“傅满洲这个人根本就是我编造出来的,其实我对中国人一无所知。”


萨克斯·罗默的传记


没想到这种故事设定非常神奇地红遍欧美世界!顺着这个势头,1913年至1959年,罗默相继出版了13部傅满洲主题侦探小说,让傅满洲逐渐成为了欧美世界的大IP。当傅满洲成了IP后,商人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漫画和电影这类衍生品则相继出现。

从1951年至1999 年,总计出现了四部改编自傅满洲小说的系列漫画;而好莱坞则从1923年开始深耕傅满洲系列,相继推出了14部傅满洲电影,这让好莱坞赚得可谓盆满钵满。


傅满洲系列


虽然每一部故事剧情都不同,但是故事的主要矛盾都是邪恶的傅满洲试图侵略西方,而正义的一方当然还是白人阵营。久而久之,西方人提及傅满洲便会联想到一个邪恶的形象。

鉴于“傅满洲系列”的商业成就,1972年,米高梅决定将1932年的《傅满洲的面具》重新发行,傅满洲这个角色恶意丑化中国人乃至黄种人的形象,被美国多个亚裔组织和人权团体的猛烈抗议,最终惨淡收场。



可能你会说:“这只是小说和电影,既然是虚构的,干嘛这么较真呢?”

没错,对于虚构作品我们当然可以放平心态来观赏,但是如果这些虚构作品影响到了现实呢?傅满洲虽然是个虚构人物,但是他却是现实的产物。

早在傅满洲形象出现之前,西方媒体就有将华人妖魔化的倾向。19世纪中期,有大量中国移民涌入英美国家,在当时的老外看来,这群人一定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他们便开展各种打压华人的行动。1871年,洛杉矶唐人街发生了一启起针对华人的大屠杀,全美范围内出现针对华人的公开杀戮事件200余次。1882年甚至还名正言顺地提出了《排华法案》。这是高举自由民主的美利坚的黑历史!


1882年《排华法案》


从这些事迹便可知道,整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都弥漫着仇视华人的气氛,从而催生出“黄祸论”。(顾名思义,黄种人是一种祸害)

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好几代西方人,甚至还包括一些历史上有名的作家,比如杰克·伦敦。这位曾经出现在我们教科书里的大文豪,在1910年出版了小说《空前绝后的入侵》,其中预言美国将在公元1976年对中国发动一场细菌战,铲除西方心腹大患“黄祸”。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


你想想像杰克·伦敦这种大作家都被这种思想蛊惑,更别说一般老百姓了。而像萨克斯·罗默正是想投机取巧,他利用了这种刻板印象,顺势创作了傅满洲这一人物,迎合且加剧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误解。

所以,傅满洲本身就是一个歧视华人的符号。这个符号是现实的产物,同时也在影响着现实。通过好莱坞电影的传播,傅满洲的形象已经与中国人捆绑在了一起,西方人后续一系列关于中国人的描述,其实都是以傅满洲为原型。他早已成为了西方人的集体无意识。


有人指出周润发在《加勒比海盗3》里的角色原型是傅满洲


梳理完傅满洲的“前世今生”我们便能够明白,《上气》其实是部槽点很多的作品。作品中没有傅满洲,却有一个满大人,而这个满大人的原型正是傅满洲。如果说傅满洲和满大人是不同的人的话,漫威为什么要向萨克斯·罗默买傅满洲的改编权呢?



漫威继续消费这个本有着歧视色彩的符号,进而去赚被歧视者的钱,这是让中国观众不能容忍的事情。

漫威固然是想通过《上气》圈一波华裔粉,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在重复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又一次伤害了中国人。


《最佳损友》的片段


很多人会认为,其实没必要这么敏感,我们应该有大国风度。不过,能够意识到自己被侮辱且勇敢发声,也是一样大国风度。一个大国应该能够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受伤害,让老外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是为了让我们远在海外的国人能平安。


这难道不是一种大国风范吗?


参考文献:

1.梁朝伟饰演“满大人”:傅满洲形象变迁史/李永博

2.从"傅满洲"到"陈查理":20世纪西方流行媒介上的中国与中国人/常江

3.傅满洲:被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恺蒂

4.傅满洲的幽灵:好莱坞电影里中国人形象的百年变迁/常江、石谷岩

5.傅满洲之谜及其他/沈大力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db6M2wB8g2yegNDbO5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