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以“美丽邯郸 生态武安”为主题的第四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武安东太行景区盛大开幕。
自2017年至今,我市三年举办四届旅发大会,每一次旅发大会,都凝聚了无数人的辛酸与汗水,又汇结了无数人的期许与幸福。三年来,旅发大会推动邯郸创造了一个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的奇迹,一个由旅游业推动区域全面发展的奇迹。
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前三届邯郸市旅发大会都带来哪些“旅发效应”。
宜游邯郸 壮美涉县
2017年6月3日,第一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旅游推介会在涉县举行。该届旅发大会充分展示了邯郸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助力邯郸经济新发展,同时形成“团结拼搏、担当奉献、创新进取、高标极致、激情满怀、苦干实干”的首届旅发大会精神。
首届旅发大会成为全省市级旅发大会新样板。不仅打造了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区,还在全国叫响了涉县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品牌;不仅成为邯郸旅游的新标杆,更成为各市举办市级旅发大会的新样板。
后旅发效应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涉县呈现出“无处不美景、无处不宜游”的新景象,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2017年“十一”黄金周,涉县接待游客106.51万人次,旅游收入3.95亿元。
旅游扶贫促进当地百姓增收。首届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市旅游发展开启了新时代,以旅游业快速增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及更多相关人员及行业加入为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5000多个劳动力在当地景区就业,使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旅游富民成效日趋显现。
吸引众多考察团前来学习。会后,邢台、保定、天津等地考察团纷至沓来,学习举办旅发大会和发展全域旅游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外地诸多旅行社把中国太行红河谷旅游区作为重点产品推销,并组团前来旅游观光,形成邯郸旅游发展新地标。
美丽邯郸 峰峰无限
2017年9月24日,第二届邯郸市旅发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峰峰矿区举办。本届旅发大会旨在通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总基调,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新方式,培育文化旅游发展新业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新样板,全力构建邯郸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同时,峰峰矿区干部群众也创造了新时期“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协力攻坚”的跃峰渠精神。
大批景区拔地而起。峰峰打造了总投资108亿元的29个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了一条60公里的旅游观光环线,串联起19个景区、景点和10个“美丽乡村+旅游村”。很多景区、景点从零开始,原有景区也从“小、散、弱”升级到“好、大、上”,旅游产业基础更加扎实。
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本届旅发大会主打文化牌,深挖响堂山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古镇村落文化、红色文化等八大文化脉系,打造了南北响堂、磁州窑艺术街区、响堂水镇、滏河源等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景区景点。每个景区景点都为业态发展预留了空间,实施商业化运营,打造出“文化打底、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新模式。当年“十一”期间,峰峰接待游客118.37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大幅提升。
带动短板与基础同步提升。为给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峰峰做了大量补短板、夯基础、优环境的工作。实施“全域拆违、全域修复”,修山、修地、修水、修气四措并举,拆除违建260万平方米,实施绿化5.7万亩,完成28项矿山治理任务,超额削煤104.9万吨。同时实施“九路一桥一园”等基础工程,道路交通更加顺畅,北部新区建设和主城区升级改造全面推进,真正实现“浊水变绿水、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
推动干部和作风全面过硬。为筹办旅发大会,市领导、市直相关部门和峰峰矿区干部群众一起集中力量、全员攻坚。在半年筹备期中,干部群众真刀真枪、拼搏实干,汗水洗澡、泥土擦脸,晒出健康黑,干出真风采,用“健康黑”成就了“峰峰美”,创造了难以想象的“旅发速度”“旅发奇迹”,硬化了作风、提升了能力、锻炼了队伍,为全市上下树立了实干标杆。
古韵邯郸 太极永年
2018年9月26日,第三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在永年区举办。本届旅发大会旨在充分发挥邯郸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创新旅游发展新方式,提升邯郸发展新形象,加快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永年干部群众在旅发大会中凝聚形成“克难制胜、追求卓越”的旅发精神。
形成旅游生态新样板。大会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密度荒山绿化,对裸露山体实施生态修复,一年共植树529.1万株,造林面积达6.9万亩,同时对东三环等9条道路实施绿化景观提升,绿化总长85.4公里,栽植乔木28.5万余株、灌木10.8万余平方米,种植花草86万平方米,形成处处是景观、无处不宜游的生态旅游环境。
旅游设施得到提升和全面完善。完成总投资7.4亿元的“三路一环一网”路网建设,新建改造道路突破136公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座、沿线旅游标示牌35块、景区旅游标示牌50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4个,新建改造10家宾馆酒店,酒店床位突破2000张。旅游环境、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改善。
促成四大旅游项目落地邯郸。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永年区政府与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广府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进行签约;山东鲁地山花极地海洋公园有限公司与邯郸市交建漳河开发有限公司就极地海洋馆项目进行签约;永年区政府与天下为公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易阳城文旅综合开发项目进行签约;大名县政府与首开旅游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就大名县宋府国家遗址公园、明清古城和冀南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项目进行签约。四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04亿元。
新时代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旅发大会期间,在各景点编排展演的《天地大道》《大师归来》《群臣上酬颂》等20多个内涵丰富、观赏性强、体验性强的文化演艺产品得到很好保留,深度融合了古城文化、水城文化、太极文化、赵文化、迁徙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好格局。
旅游业对扶贫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广府景区、洺州新城、西部景区三大片区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景区务工、景区经商、出售土特产、参与旅游项目等方式参与到旅游产业活动中,为脱贫打下良好基础。
“古韵邯郸·太极永年”品牌更加响亮。我市高水平制作邯郸旅游宣传片和永年旅游宣传片,通过传统和现代传媒发布“两大盛会”消息1200余条,播放“两大盛会”新闻800余则;“邯报V视”栏目对大会开幕式盛况进行全程直播报道,累计点击量突破40万人次,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叫响“古韵邯郸·太极永年”旅游品牌。
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大幅增长。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接待游客491.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5亿元,其中永年区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4亿元,较往年同期有了巨大变化,后旅发效应凸显。
来源:邯郸新闻网